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 大漢危局,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把李氏送走後。
高繼衝說的第一句話是:“晉王身體恐怕撐不了多久了。老太太可能有預感,隻是大家現在都瞞著她。”
符彥卿歎了口氣,沒說話。
“晉王還有一個女兒活著,在大同府,我們正在想辦法把她弄出來,這很難,不過如果晉王不是因為這個女兒,恐怕很快就不行了。原本身體就垮了,連續兩次重傷,根基壞了。”
“需要某幫什麼忙?”符彥卿直接問。
“晉王一心作戰,內政不修。投奔遼陽的文臣不少,可是晉王不聞不問,一旦晉王出事,結果很難預料。而我主要的力量在水軍,現在隻保有一個蘇州。遼陽一旦崩解,聚集在哪裡的漢民就將再次遭到塗炭。”
“小王爺為什麼不去接下?”符彥卿奇怪了。
“張昭先生,吳夏先生都說我還小,還需要學習,所以難以擔當大任。蘇州也都是以學校為主,蒙學,醫學,農學等等,目前我隻能做到自保。遼陽需要有一位能夠協領文武官員的人。想要讓皇上放心,就隻能從京師派人過來。晉王那裡,我想他會聽老太太的。”
符彥卿暗暗吸了一口冷氣。這個人可不好找,一個閃失就會死無葬生之地。聚集在遼陽的人一定是視大漢為仇敵,不然他們早就投奔大漢了。
“小王爺可有人選?”
“遼陽,守成即可,畢竟兵力太弱。如果不是您和王峻大人守在河北,郭公居中協調。還有高行周大人,折老大人兵威赫赫。遼陽恐怕轉瞬既成齏粉。就算是這樣,如果不聯合高麗。分化女真。遼陽也是保不住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不多。郭公是一個。”
符彥卿心裡有些不舒服,因為自己好歹也是一方諸侯,自信是有的。他以為高繼衝就算是客氣一下。也會提到自己。沒想到直接跑到郭威那裡去了。
不過想想確實是這樣,打仗自己在行。但是合縱連橫,他怎麼會有這個耐心。
“郭公離開中原,恐怕遼軍馬上就要攻打遼陽。”
“另一個人就是馮道馮太師。其它人聲望不夠,鎮不住那些人。”
符彥卿歎了口氣:“如果晉王活著,無論是誰,恐怕都是不行。”
登州,郭允明登上的傳說中的仙舟。他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但是現在不得不收起驕傲之心。安守忠丁憂。劉承祐已經任慕容彥超的泰寧節度使,接替安守忠。
同時任命了一批節度使。其中比較特彆的是舉族入京的折從阮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
河中李守貞叛亂,有人告開國侯王饒暗中與他勾結,李守貞叛亂被平息,眾人都以為王饒必定要被貶為冗散閒官;但待到進京入朝,在郭威的支持下,竟升任為護國節度使。眾人驚駭,但是這也表達了郭威既往不咎的意思。
再說了節度使的權利現在正在受到限製,慢慢想以前太守的職權靠近,郭威能夠在此時收買人心。何樂而不為?
而郭允明等人就愈加憂懼。
因為契丹幾次入侵,橫行河北,各藩鎮都是自守。沒有進行阻擊作戰的,所以朝中達成建議以郭威鎮守鄴都,統領諸將以防禦契丹。一般的情況,在外統軍的大將是不能再擔任朝中職務的,但是史弘肇認為郭威的樞密使職位不能撤,應該兼任。蘇逢吉認為過去沒有先例。
幾番爭論,劉承祐還是聽從了史弘肇的建議。史弘肇埋怨蘇逢吉太迂腐,蘇逢吉說:“從來都是朝中大臣管理外麵的大將,這是正確的。現在在外的大將反過來管理朝廷。這可以嗎?”
於是以郭威為鄴都留守、天雄節度使,樞密使如故。下詔河北。兵甲錢穀,但見郭威文書都必須執行。
完了朝中權貴都到竇貞固家裡飲酒。史弘肇舉大觴給郭威敬酒說:“昨日廷議,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異議!今日為弟飲之。”
蘇逢吉、楊邠也舉觴說:“都是為了國家的事,何足介意!”。
弘肇就開了地圖炮說:‘安定國家,不在長槍大劍,難道是在你們這些拿毛筆的?”
王章反駁道:“沒有我們這些拿毛筆的,國家的財賦是從哪裡來的?”
席間因為有郭威調解,所以隻是爭執一下而已。但是郭威是要到鄴都去的。現在劉承祐十分尷尬,沒有郭威,這些文武官員不知道怎麼來讓他們做事。而依靠郭威,郭威的權勢和威望越來越大。
高保融與郭榮又是最後封的。高保融為荊襄留守,武衛軍節度使,郭榮為武衛軍都指揮使。
五月初三,郭威辭彆出行,他還是想調解劉承祐和太後以及群臣的關係,他向隱帝進言說:“太後隨從先帝很久了,經曆許多天下大事,陛下年紀還輕,有大事應當接受太後教導再行動。陛下應該親近忠誠正直的君子,遠離諂諛邪惡的小人,善惡的界線,應當仔細分清楚。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都是先帝的元老舊臣,儘忠報國,希望陛下放心任用他們,必定不會壞事失誤。至於邊疆征戰之事,臣下願竭儘綿薄之力,或許可以不辜負陛下的委托。”
劉承祐不知道是不是為郭威的忠誠感動了,居然答應了下來。遠離小人,難道不是說的李業和自己。郭威利用權利把自己放在登州,說是處理安審琦善後事宜,其實就是不讓自己向皇帝進言啊。
李業是什麼人,是太後的弟弟。郭威把李業沒辦法,殺郭允明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郭允明不怕嗎,怕得要死。
當然現在郭允明說話沒有什麼分量,他帶了劉承祐派來的內官。
“謝皇上對小王爺的信任。但是小王爺畢竟還不到八歲,遼陽事大,小王爺承擔不起。也因為小王爺需要教導,吳某總理事務,有輔佐和教導的職責。所以不能進京。還請見諒。”
吳夏拒絕了郭允明的交好。
“不過遼陽情況複雜,還請郭使能夠奏明皇上,早作打算。”(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