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痛醒了的遼國,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漢人中出了一個渤海王,能夠用妖法在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
這句傳言讓回到中京的耶律阮眉頭緊皺。
遼陽沒了,耶律安端退守沈州,因為廣州守不住,也沒法守。很快乾州和顯州也沒了。最關鍵的是,除了自己一堆將領的死亡。退回來的士兵們除了傳說,竟然提供不了戰報。
不知道敵軍偷襲的主將是誰,不知道敵軍的戰損是多少。連打得不錯的耶律安端也說不清楚。耶律安端隻說,隻要踏入陣前五百步的將官,沒有一個活的。敵人用一種銅丸能夠輕易殺死大將,鐵甲都擋不住,直接一個洞。那是妖法,絕對不是弓箭一樣的東西,因為最好的弓箭手也不能做到百發百中。也沒有人知道這個銅丸是怎麼來的,很多將官拖回來的時候都是頭部和胸部出現了一個大洞,死得非常慘烈。
而這也反映出了為什麼蘇州節度,複州節度,奉義軍一點反應都沒有就陷入敵手。乾州和顯州,增援大軍剛剛離開,裡麵的大小官員一夜之間全部完蛋。這不是妖法是什麼?
“室昉求見。”
耶律阮大喜,連忙道:“快請,快請。”
室昉進來就請罪,說:“我已經儘快趕回來,但是還是晚了。渤海王,不可力敵,隻能智取。”
“這個渤海王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快快講來。”
室昉就將在南唐獲得的對高繼衝的情報講了一遍。
“這渤海王真是那個什麼耿先生玉南唐主李璟生的天神之子?”
“這也許是傳言不可信,但是渤海王大敗南唐雷池水軍,用雷法轟滅了德化城城樓。渤海王的水軍不叫水軍,而叫海軍,是大海的主宰。據說能夠呼風喚雨,在雷雨中直接收走了南漢建造的龐大的神舟。大軍遇到的恐怕隻是渤海王很少的兵將。所以他殺我官員卻鼓動漢人造反。渤海王是海上之王,而不是陸地之王。”
“你是說石重貴是得到了渤海王的幫助,叛出建州。”
“是的。石重貴不算什麼,厲害的是渤海王。可是渤海王擅長的水戰。人也不多,他再厲害也有一個極限。臣認為隻在歸州以南。沒有渤海王的幫助,石重貴不足為慮。”室昉道。
耶律阮道:“如你所說,渤海王要建立陸地兵馬也不是難事,如果我們置之不理,必將養虎為患。”
室昉道:“渤海王沒有多少兵力,而且他招收士兵非常嚴格。士兵也不可能多。兵精但是太少,隻要處置得當。不足為患。我軍戰敗,都是因為漢軍反叛。陛下雖然設立了南北兩府,但是南北兩府地位懸殊,對漢民盤剝太甚,漢民不得聊生,所以才造成現在這個局麵。陛下,除非我們要退回草原,不然重用漢臣,改善契丹與漢人不平等的地位勢在必行。渤海王這是小鬨。如果北漢大舉進攻,恐怕大多數州縣都會反叛。”
耶律阮皺著眉頭:“這需要從長計議。你說你得到了渤海王的雷火法?”
“我以為得到了渤海王的雷火法。但是下載看來不是。不過這種雷火法應該算是渤海王的雷火法差上一等的法術。雷火法得於道家煉丹術,唐時藥王孫思邈以伏火煉丹,後來得道士從伏火改進成了雷火。毒火等等。渤海王用的就是雷火,隻是更加高級。道家除了雷火,還有雷電法。隻是更加隱秘,臣一時無法探知。渤海王離開荊南時,將雷火銅炮之法傳給了北漢。據說北漢武衛大將軍郭榮造了一尊一千五百斤的銅炮,能夠將偌大的銅丸射出數百米,所向披靡。南唐大驚,也在建造類似的銅炮。”
耶律阮大吃一驚:“你說北漢也得到了這種雷火法?”
“是的,北漢雷火法分為道家郭氏雷火法和渤海雷火法。我隻拿到了南唐譚氏雷火法。據說與郭氏雷火法不相上下。渤海王所傳雷火法為北漢秘藏,不得而知。渤海王和渤海王妃除了雷火法。還送給了漢主劉承祐一本仙書,名字叫做“痘疹正義”。也是仙家醫術。北漢太醫院密而不傳。荊襄隻傳了一些小道。”
室昉將譚氏雷火法的房子低了上來。
耶律阮看了一眼道:“這個法子不難啊。”
室昉道:“看起來不難,這是低等的。北漢在用渤海雷火法炒製火藥的人,據說都受到了天譴,死傷眾多。南唐也有人被迫采用高等雷火法,據說好幾個道士被天雷轟滅,屍骨無存。”
耶律阮把方子扔在地上:”這等惡毒之物,你獻上來做什麼?”
室昉道:“雷火法非常人所製,可是道家和有福緣的人就可以。它認人。我在北漢時聽說惡人被雷火法所擊,必死無疑。可是有福之人,卻能擊而不死。隻是......”
“隻是什麼?”耶律阮緊張地問。
“我曾經問過一位叫做劉海蟾的道長。他說用雷火法,會有損修行,折壽。渤海王不怕折壽,是因為他年紀小,福緣深厚。”室昉道。“陛下,我認為我們還是要召集異人來做這件事。北漢和南唐也都是這麼做的。”
——————————
遼陽,勝利是勝利了,石重貴卻因為身先士卒而被受傷,三萬精兵銳減到了一萬,雖然有拿下了乾州和顯州,但是隻是把哪裡的漢人帶回了遼陽,畢竟耶律安端就在沈州虎視眈眈。
而渤海師撤回了千山的叢林之中。
複州,廉洪如接收了渤海王的任命,為複州縣令。從節度使變為縣令,廉洪如也沒有拒絕。縣址選在歸州,那裡聚集了從紅崖子和遼陽來的一千多戶工匠。
渤海王的屬下,工匠,商人已經不再是賤戶。這被辰州的的文官們若詬病。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被輕視了。渤海王寧可要工匠和商戶也不要士子。這對於儒生來說是極大的侮辱。
好在渤海王並沒有大肆擴張。原本複州也是不要的,他隻要蘇州,渤海和黃海。大量的工匠都往蘇州跑,可是都跑了,武器盔甲怎麼辦?於是渤海王與石重貴達成了協議。複州交給渤海王,渤海王為晉軍提供武器裝備。當然,遼陽得為複州一共銅鐵。為此,石重貴設立了兩個軍營,一個在遼陽,一個在歸州。而在保州的衛建,現在也向石重貴稱臣。
最關鍵的是,高麗。高麗王王昭認為石重貴是皇上。渤海王隻是一個王。隻要石重貴擋住遼軍,高麗才能緩緩圖之。所以也派人向石重貴進貢稱臣。並派了一隻五千人精兵到遼陽協助作戰。(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