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詫異的廉秋,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北城,渤海王和渤海王妃在哪裡施粥和施藥。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小城。

不過實際上隻給小孩子施粥和施藥,大人沒有。大人要想有,去當民夫。或者去征兵處征兵,如果選上了,那就吃喝不用愁,還能讀書識字。就算是不選上,如果被上官看中,在衙門當差,也是有一份薪水。

這讓很多人猶豫不決,因為富人家想當官,但是不想當兵啊。所以前去報名當民夫的人很多,征兵那邊依然人數極少。

敬梁是把征兵條件壓低了在壓低,仍然是十個,九個不合格。敬梁要收下屬,對身體要求不高,但是對才能卻看得很重,符合條件的幾乎沒有。

敬梁可不想收亂七八糟的人,讓自己手下整體不如吳夏他們。

吳夏手裡的小吏,也是南平國的精英啊。

敬梁倒是看中了韓柔,可是韓柔是女的,他就盼著懷遠縣那個縣太爺的公子能夠來,為了韓柔,搭一個才乾平庸的公子,似乎也是劃算的事情。

廉秋,我父親廉洪如曾經是東丹國主耶律安端的家奴,當年耶律安端為先鋒攻打渤海國,廉洪如被俘,被耶律安端將妻子兒女全部殺絕,強征為奴。實踐長了,有配了契丹女為妻。但是廉洪如始終不獻一策。生下廉秋之後才發配到了懷遠縣,因為其妻子的緣故當了一個縣令,並掌管煉鐵匠戶。

廉秋其實很矛盾,其母親耶律氏其實是耶律安端的遠方的親戚,因為喜歡漢人文化,看中了廉洪如而下嫁。廉洪如已經快六十歲了,母親才四十多歲。不過看得出來這種喜歡是單方麵的,廉洪如視契丹如仇敵。對妻子當然不是這個態度,可以說是敬重有加,但是沉默寡言。每次都是母親逗他。才會說幾句話。

廉秋因為是獨子,廉洪如還是喜歡的。但是廉洪如每次都提起廉秋的幾個哥哥和姐姐是怎麼死的。

這些話廉洪如隻對廉秋說。從來不對妻子說。而耶律氏是一個樂觀。就是年紀大了也有點沒心沒肺的女子。在家裡有些霸道,大小事情實際上是耶律氏說了算。

正因為這樣的性格,耶律氏看中了節度使韓知白的女兒韓柔。

韓柔是有了名的能乾,十一二歲跟著父親處理政事,十七八歲就眼高過頂,幾乎找不到婆家。蘇州,雖然韓知白是節度使,但是漢人的節度使那都是虛的。所以還不如廉家,有皇族的貴女撐著呢。

韓柔與廉秋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大了才見麵少了。但是兩個人都是要強的人,相互不對味。見麵就吵架。原本去年就要成親。結果因為一點小事大吵一架。韓柔就不嫁了。關鍵是韓知白誰都怕,就怕這閨女。還真就不談這婚事了。

韓家的管家是在一隊很奇怪的軍人陪同下到的土城。然後這群軍人就朝保州方向去了。

然後管家時候,這是大漢的渤海王的一隻軍隊。非常凶悍,能夠飛簷走壁,殺人於無形,蘇州的宮帳軍已經一千多輔兵在一個時辰內全部死光了。現在複州和歸州不保,北上的這批人是去保州的。

韓知白和三百多衙役完全沒有反抗能力。就被殺光了。不過家眷卻沒有被害,渤海王和王妃年紀很小,韓柔用言語相激。保住了一命。土城沒有軍隊,韓柔怕土城被屠。向王爺和王妃求情才免了一場災禍。

這隻軍隊送老管家道土城,完全沒有詢問,也沒有防備。但是他們見到契丹人就殺。這幫人極擅長隱蔽,一路上應該有上千人,但是看在眼裡的不過十多個人。所以他們不是不防備土城,而是不怕土城裡的人有什麼舉動。

韓柔的意思是如果能夠求救,那就求救。如果不能,就到蘇州去見她。是戰是投降,讓廉秋看看再說。

廉家。廉洪如很明顯是要投靠大漢。沒有漢軍,廉洪如還恨不得找條船跑掉呢。現在漢軍來了。不投靠更待何時?耶律氏不高興,但是照顧廉洪如的情緒,不說話。

應該說韓柔對廉家太了解了。指出的路,幾乎是唯一一條路。

廉秋於是騎著馬跟著老管家到了蘇州城。

剛進城門,就看到了一幫女衛在城門口收購貨物。這些女兵穿著很奇怪的綠色短裝,沒有鎧甲,身上背著弓弩箭囊,還有一隻長長的奇怪的武器,皮質的武裝帶,斜掛著子彈帶,腿上有綁腿,穿著小皮鞋,腰上和腿上有匕首和短劍。頭發很短,或者挽起來,帶著綠色的帽子。衣服鞋都是綠色的,上麵有些深淺的花紋,但是看不出來是什麼花紋。

這些女兵都很乾練。會寫字,登記賬冊,給老百姓算錢糧非常快。這讓自負的廉秋也有些吃驚。

廉秋家裡老父親不管事,母親負責在父親麵前賣萌,家裡的事情都是廉秋管,要說算賬,一般的賬房先生都比不上廉秋。但是現在這幾個女兵明顯要比廉秋強。

見到廉秋騎著馬進城,這些女兵隻是看了他一眼,沒有攔住檢查。就這麼讓他進城了。

但是廉秋發現在城牆上,屋頂上,都有一些人埋伏著。

外鬆內緊,這是廉秋的感覺。因為這些人躲得很巧妙。要不是廉秋機警,肯定難以發現。

遠遠地,就看見了匠戶裡施粥的韓柔。

因為韓柔一直朝城門口望著呢。見到廉秋出現,還假裝不在乎地去一個冒著熱氣的大木桶那邊去做事了。

來打粥的都是孩子。*歲到三四歲,也有十二三歲背著弟弟妹妹來的。

又是幾個女兵在施粥和維持秩序。大木桶的迎風麵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搬來了一扇大屏風。

幾個女兵把小孩子三下五除二就扒了衣服,直接往大木桶裡扔。另一側有三個大鍋正在燒熱水,十多個女兵在挑水。

韓柔和兩個女兵的袖子挽起來,拿著皂角在給這些孩子洗澡,一個女兵用剪刀三兩下就把孩子們的頭發剪得近乎禿瓢。這些頭發扔進熊熊燃燒的火堆裡麵,劈啪作響。

因為有屏風,又有一個大火堆,所以還算溫暖。

洗好澡的小孩子,就交給屏風那邊等著的匠戶。這些匠戶大概把過年的衣服都拿出來了。有沒有補丁不怕,隻要乾淨能夠。幾十個匠戶的女子把這些孩子的臟衣服放在水井邊清洗。

在大木桶和施粥的攤子中間,有一張桌子。

一對穿著淺黃色,帶有龍鳳紋服飾的男孩和女孩正坐在那裡給小孩子把脈。兩個人脖子上圍著白色的圍巾,男孩子頭上有一個小冠,而女孩子頭發挽了一個發髻,多餘的頭發散披在肩上,應該也是穿著衣褲,隻是多了一個披風而已。(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