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城山匠戶,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新軍士兵效率非常,大火在很短時間就撲滅了。
留了幾個小隊在城裡巡邏。李辰帶著人回到了縣衙。他們把縣衙當成了戰場。屋頂,院牆都安排有人巡邏和放哨。
“你們有沒有匠作區。”
高繼衝很快地翻看敬梁送過來的糧庫以及一些剩餘物資,比如一些草藥等等的賬冊。
他在賬目上發現了一千五百斤镔鐵,以及一批黃檀木,馬鬃等物。所謂镔鐵,實際上就是坩堝鋼。應該還是沒有經過鍛打的坩堝鋼。所以才有此一問。
“有的,在北城。”韓柔好奇地看著並排坐在一起翻看賬冊的高繼衝和王婉容。特彆是王婉容,她嫌棄老賬冊裡麵的紛亂,自己在紙上繪製了表格,把物資分類,按照時間填寫一種奇怪的符號。很顯然,這些符號代表數字。一項物資清點完之後,後麵的彙總數字就出來了。
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而高繼衝他不看數字,而是把這些物資進行分類,詢問儲藏的地方,如何儲存的,從什麼地方運過來的。
縣衙的這些老帳房先生,那是跟著韓知白很長時間的老人,對業務不能說不熟,但是也被問得汗流浹背。
“李將軍,你帶人去匠作區看看,看看情況怎麼樣。這個縣衙不好住,還是留給敬梁先生在這裡受苦,我們要麼去住軍營,要麼去匠作區。”高繼衝吩咐李辰道。
李辰嘿嘿一笑,帶著一隊人就出去了。
敬梁已經在衙門外的征兵處張貼征兵告示,準備征兵。不過這個告示更加像科考的告示,而不是征兵的告示。現在蘇州城裡的人對渤海王還不是那麼信任,所以響應者寥寥無幾。征兵處隻留了一個對官和兩名士兵。
敬梁則在另一側查看縣衙裡麵那些圖畫一般的地圖。
一些小隊在用過飯之後,被派出去了。
蘇州有兩個縣。來蘇縣和懷化縣,隻是懷化縣隻是一個普通的鎮子,老城池給遼軍攻下後。就沒有再修複,所以現在連城池都沒有。哪裡沒有駐紮遼軍。但是懷化縣過去的保州,屬於奉化軍,是遼軍鎮守與高麗邊界的軍事重鎮。而高麗在清川江以北有德川,長青,安朔等城,設立了光軍司,據說有光軍三十萬人。
在這個方向,實際上存在極大的風險。
葉天帶著人打的是複州與歸州。這個方向過去,也是辰州的奉化軍,其中複州有渤海都指揮使司,正規軍就有一千五百人。由於葉天打得太快,複州應該沒有得到消息。吃掉這一千五百人極有可能。
相信義軍在拿下複州之後,會有一個修整。至於葉天會怎麼做,現在很難預料,因為高繼衝已經授予了葉天自由行動的權利。
但是無論怎麼樣,複州方向應該算是安全的,敬梁需要對保州方向進行防禦。好在遼東半島地形特殊。中間是高山森林,極少人會翻越這些山巒,遼軍以騎兵為主。更加不願意,要來也隻是沿著海岸線南下。
現在的問題就是,要多長時間,蘇州被拿下的消息能夠傳到保州。
“保州方向有多少兵力?”
高繼衝問的依然是韓柔。
“就現有的這些人,您肯定打不過,哪裡有兵五萬,要是能反,蘇州早就反了。”韓柔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
敬梁道:“從這裡報保州有五百裡,一路上河流眾多。消息來回恐怕不那麼容易。如果葉將軍拿下歸州,威逼辰州。奉化軍恐怕分不出兵來兩線防禦。光軍司有三十萬人,就算實際隻能出兵十萬。遼軍也不敢掉以輕心。韓姑娘言過其實了。”
韓柔不服氣地道:“哪怕隻派三千兵馬南下,我看你們最多也不過千人,很難阻擋得住。”
高繼衝頭都沒抬:“我為什麼要阻擋,讓他殺到蘇州又如何?”
王婉容噗嗤一聲笑了:“就是,反正我隻有一千人,往山裡一躲,和遼軍軟磨硬泡,三千人經不住我們幾天磨。”
韓柔就咬牙切齒:“你們這是罔顧百姓性命。”
王婉容笑嘻嘻地說:“那你就幫我們咯。我聽說你和懷化縣縣令的公子可是定了親的。”
韓柔的臉一紅:“我又沒見過他,再說懷化縣地廣人稀,也沒有什麼用處。”
敬梁笑道:“怎麼能說沒用處呢。我們雖然封鎖了消息,但是這個消息總還是會透露出去的。如果懷化縣幫助我們再封鎖一段時間,也許我們就有辦法在城外就殲滅來敵。”
韓柔道:“你們派兵去把他殺了我也不管。”
敬梁想了想道:“這也是一個法子。”
韓柔嗆住了,好久才說:“可以讓我們家的老管家去請他,就是父親病重,他回來的。”
說著眼睛就紅了。但是一仰頭就神色如常。
王婉容歎了口氣,沒說話。
韓柔倔強地道:“王妃,我不是不懂是非,我也不會記恨你們。所以王妃也不必惺惺作態。”
王婉容隻是搖搖頭,繼續計算物資。
兩個人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镔鐵產地寫著紅崖子,紅崖子在什麼地方,地圖上沒有。”
“紅崖子緊靠懷化縣,懷化縣也出產銅鐵。紅崖子其實叫做城山縣,不過被廢了。城山城還在,但是沒有什麼人。城山城現在是懷化縣的縣址。隻是因為奉化軍不給,雖然是我們占著,地方還是歸保州。不給的原因就是那裡出產銅鐵。奉化軍在哪裡有兵器司。有匠作三百戶。”
“三百戶?不算多。”
“遼人產銅鐵在遼陽,不在蘇州。不過這上麵的黃檀木出產在蘇州。”韓柔主動解釋賬冊上的物產。
契丹,翻譯成漢語就是镔鐵,遼國的冶煉技術非常不錯。遼國滅渤海國,得渤海國鐵利府,後來改成鐵利州,也就是現在的廣州。而遼陽,也就是以前的襄平,東平。那裡也是產鐵最多的地方。是渤海國冶煉和生產兵器的基地,當時得遼陽匠戶三百戶。由此,契丹軍力大盛。
之後,契丹以鐵器為軍隊的主要兵器,一些農具也采用鐵製。縣衙裡麵,就有鐵剪刀,鐵燙鬥。這可讓高繼衝和王婉容非常好笑。鐵燙鬥啊,這麼早,就有熨燙衣服的工具。古代的工匠技藝真的落後嗎?至於鐵鋤頭,鐵犁是一點都不比楚國差。遼國後來的強盛不是沒有原因的。
“三百匠戶。”高繼衝的眼睛就開始放光。(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