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亂象生,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高繼衝大婚過後第七天。

鳳翔傳來消息,王景崇讓部下開城投降,而自己和家人縱火**而死。

蜀國不接納他,而且蜀國接納他又怎樣?蜀國也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投降是不可能,如果想投降,當初他就不會反叛。所以他隻能自殺。

“王景崇少年從軍,為人明敏巧辯,為後唐明宗牙將,屢次升遷,拜通事舍人,曆任引進閣門使,每次監軍征伐,必用之。隻是沒有親自帶兵打仗過,深以為恨。我與他同事,常常彈劍歌邊塞曲。後唐亡,李金平勸其奔南唐,王景崇說大丈夫守邊關,去南唐做什麼?於是投降後晉。任左金吾衛大將軍,仍然不能為國出戰。”

葉天聽說後長歎道。

蘇逢吉,高保融與郭榮都趕往了襄州。而蘇逢吉和郭榮要在年前趕回京城。

李穀被任命為江夏刺史,實際上管轄江夏、隨州與蘄州。

他上任後就把事物交給了王延範和趙匡胤。自己跑到了江陵,安排接受後山的工廠的事情。

“後晉滅亡後,遼將蕭翰入據京師,王景崇厚賂其將高牟翰以求大用,得到宣徽使、監左藏庫的職位。先帝稱帝,王景崇歸附,任右衛大將軍。漢新立,鳳翔節度使侯益、永興節度使趙讚皆不從,侯益更召後蜀軍隊為助,先帝深為憂慮,命王景崇率兵以迎回紇為名,將圖之。王景崇行至陝西,後蜀兵進寇南山,王景崇縱兵擊破之,被任命為鳳翔巡檢使。王景崇到了鳳翔,侯益未有行意。先帝崩。侯益趁機逃到京師彈劾他,得授為開封尹。王景崇請授鳳翔節度使。史公因為侯益彈劾,不從。調其為邠州留後,以趙暉為鳳翔節度使。王景崇怒極而反。儘殺侯益家屬。”

葉天冷笑道:“漢立,太過急於求成,該賞賜的忠臣不賞賜。該殺的奸臣不殺。杜重威禍國奸臣,戰事不利而降,為什麼還優待有加。侯益也是如此。而功臣卻不見賞,反而猜疑。如何不反?”

李穀有些尷尬:“所以郭公平李守貞,不等皇命而殺之。戰後分功群臣。”

敬梁歎了口氣:“那是郭公,而不是漢主。”

李穀長歎一口氣。不說話了。

婚後,高繼衝和王婉容去祭祀了龍山的高氏陵墓。李穀、拓跋恒等人都跟隨著。

由於南唐和北漢之間的關係緩和,因為高繼衝和王婉容再次把嫁妝和各國送來的賀禮變賣,換成糧食。前來江陵賀禮的使節回去後,應該說了不少好話,蜀、楚、南唐都對江陵放開了糧食禁令。

不過隻是對江陵放開,其他地方隻能偷偷摸摸地搞一些走私。

李穀到江陵,也偷偷地用石炭換一點糧食,整個襄州的糧食確實非常困難。拓跋恒以用銅綠山的生產的銅鐵錠來換糧食,他成了楚國和江陵的中間商。楚國官吏中部分人對監利的扶持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馬希廣居然聽信讒言,把與拓跋恒有關的一些官吏全部罷官了。如果不是拓跋恒把家人早就轉移到了監利和江陵,馬希廣真有可能下刀子。

隻不過拓跋恒對於北邊的事情。不方便說什麼。

葉天則從來沒有掩飾對北漢的瞧不起。

一行人騎著馬從龍山返回江陵。

江陵城和江陵縣還算穩定。但是江陵城以外的地區卻有些動蕩,因為大量的舊官吏到荊南任職,這些人一到就開始搜刮民財,而沒了荊襄政務官員又不能協調,沒有像施睿靜這樣的強力人物,查處不利。到處亂哄哄的。

蘇逢吉來帶隱患開始顯現。

不僅是葉天對此非常不滿,說這些官員本身就是叛臣和奸臣,做正事不行,禍害老百姓是一把好手。漢主為什麼要任用這些官員?所以才有了剛才半是評論。半是牢騷的話。

施睿靜則一直黑著臉。

一些實在不像話的官員被人暗殺了。很多人都懷疑是施睿靜乾的。但是高保融刻意不認真查,李穀等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你又沒有證據。

所以說人的貪心有時候連死都不怕。施睿靜沒下手那肯定是假的,但是那麼多人。他殺得過來嗎?

沒有用,荊南還是在慢慢地變亂了。

“分功群臣,可是有功的比如李穀先生,王溥等,怎麼不升反降。高公也是最後一個封王。大大小小的舊官員都賞了。功臣呢?大漢亂,隻怕過不了多久。”葉天一點都沒有客氣。

李穀道:“那是因為郭公精力還放不到朝中。現在與南唐議和,鳳翔平,遼國收兵,河北安定後。郭公會逐步整理朝政。江陵新政在荊襄推行,很快就會見到成效。現在的亂象隻是一時而已。也不能說那些前朝臣子沒有好的。隻是這次的人太多,考核和選拔沒有跟上。”

高繼衝在前麵聽到了就笑道:“考核也要看誰考核。郭公恐怕也是孤掌難鳴。侯益逃到京師,賄賂一下還升官了。王守恩被貶,重賂權貴,又不予追究,隻是把王守恩手下用事的幾個人處罰了一下而已。這也就是郭公大度,一個國家的政令不行到了這個地步。不大改是不行的。”

李穀歎了口氣:“現在不是時候,等國家穩定之後才行。此時大改,國家必然大亂。”

敬梁笑了:“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小王爺招收人考核那麼嚴。以小公子的才能,當一州刺史肯定可以,但是現在隻有一縣之地。”

高繼衝笑道:“這是說笑了,誰聽說過一個七歲的小孩能夠當刺史的。”

“甘羅十二歲為一國的相國,七歲當刺史也不無不可。”李穀笑道。

“甘羅那也是到了十二歲,十四歲都成親了,都是大人了,十二歲也不差多少。而且一國的相國和一州的刺史還是不同。甘羅為相,是因為出為使節,有膽氣,有辯才,有忠心即可。刺史為實務,所以當相國不一定當得好刺史。我這個王爺也是皇上賞賜的,真正做事的是吳夏先生、施參事、奚常以及諸位。讓我當縣令恐怕都不行。”

眾人都道:“王爺謙虛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