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雄主郭榮,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高保融沒有彆的要求,一個是峽州刺史必須高保勖來擔任,高氏族人都在峽州。一個就是江陵縣以及江陵城歸高繼衝,裡麵的官員有高繼衝來提任。江陵水軍不在此次整編的範圍。

最後就是讓高保融安心把荊襄的直道修完。

現在荊南各地的水泥窯和石灰窯都建起來了,其目的就是修直道,讓各地的商品能夠流通起來。

基於這一條,各地的團練兵要歸高保融管。不過工部和禁軍要派員協助。

“繼衝的攻擊方向會選在高麗或者遼東,畢竟那是過去渤海國的領地。但是那在遼國的腹心,四麵受敵,極為凶險。我這個做父親的攔不住他,也不能看著他死,能夠給他多少支持就給他多少支持。”

高保融說得很誠懇。

已經熟悉了他的郭榮道:“繼衝不需要太過於急迫,隻需要對遼東形成一定威脅,迫使遼軍不能全力南下,留給我們評定南方,就是大功一件。”

高保融道:“這個尚需時日,江陵水軍已經耗儘了荊南全部的積蓄,勉強形成了一定的海上優勢。除非皇上下決心先解決遼國,再進行南征。否則單憑繼衝,能夠自保就不錯了。”

蘇逢吉歎了口氣道:“我大漢雖然擁有中原之地,但是這些年,中原已經殘破不堪。郭公之所以不願意強攻河中,就是怕損失太大,對於恢複元氣不利。今年都是大災之年,先帝多年的積累,也快要耗費一空了。皇上也非常著急,希望能夠儘快穩定地方,鼓勵農桑。這樣國家才能夠將河北穩定住。郭公帶的大軍,在河北非常困難。我到荊襄來,除了為渤海王主持婚禮。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明年開春,荊襄能夠支持一下河中、京兆和鳳翔。這樣淮北才有能力支援河北。燕雲已經丟了。河北不能再丟。至於淮南,明年最好不要動。鳳翔河中需要修生養息的時間。”

蘇逢吉的意思其實就是沒有能力支持高繼衝收複渤海和燕雲。

高保融隻是笑了一下,沒說話。

郭榮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蘇逢吉一看,話似乎還不能說絕,笑道:“魏王現在青州,皇上的意思是請魯王安審琦之子安守忠到萊州和登州。魏王一心為國,安守忠與渤海王親近,隻要海上擊敗遼國水軍。山東不可能會對渤海方向置之不理。如果可以,我看能不能把寶正老弟調往登州輔助安守忠。”

見高保融與郭榮都沒有喜悅的樣子。

蘇逢吉也表示這已經是到了底線了:“渤海王有這麼多仙人相助,定會逢凶化吉。”

從刺史府出來,郭榮怒道:“高兄不用太擔心,這邊事了,我會回京一趟,我去找太後求情。遼國不滅,是我心腹大患。而南唐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這幫豎子眼光短淺,不與為謀。”

高保融搖搖頭道:“算了,朝中文武對立。郭公也很為難,老弟這麼做,恐怕適得其反。萬一朝中有變。老弟該如何自處?繼衝所以在江水與東布洲左右逢源。就是因為有一個穩定的大漢。如果大漢亂了,繼衝所做的努力都會白費。”

郭榮歎了口氣,不說話了。

——————————

郭榮回到了將軍府,王溥,慕容延釗都等在府中。

“公子,高保融真的肯讓出軍權?”王溥問。

“高兄就沒有提到軍權的事情。你們不要猜忌,高兄是個老實人。”

慕容延釗道:“將軍,高公是老實人,是因為荊南的精華都集中在了江陵。集中在了渤海王手裡。”

郭榮不滿地看了慕容延釗一眼:“荊南的精華是什麼?是那幾十艘戰船?荊襄國土在我們手中,如果我們還比不過那幾十艘船。那是我們沒本事。渤海王有勇氣帶著這幾十艘船不遠萬裡北上。你們誰能夠做到這一點。”

慕容延釗硬著脖子道:“反正我認為這是放虎歸山。”

郭榮又好笑又好氣:“有這麼放虎歸山的嗎。到了明年,哪裡的煉鐵爐。鑄造廠,造船廠,工部都可以去接收。渤海王貢獻了火藥配方,貢獻了火炮圖,這遠比獻給皇上的一本書和一對水晶尺子要貴重得多。高兄要修直道,新式水泥窯隻要能夠用得得當。我們從荊襄向河北運糧,就會事半功倍。你想過這些沒有。如果這些在我們手裡,還用不好,不能用來強壯國力,一統華夏。等十幾年後,渤海王長大了才來做這些事。那你還怪誰?”

郭榮瞪著慕容延釗道:“那是你無能。”

慕容延釗愣了半天,才頹然而退。

低聲嘀咕:“我不信他沒有留一手。”

郭榮道:“我相信他留了好幾手,而不是一手,他要北上,不有所保留肯定不行。比如火藥,我們有了,南唐也就有了。可能過不了多久遼國也會有,不留一手那他就是傻子。但是他讓出來的是什麼?是國土。還有什麼比這一手更加重要?大丈夫不要小雞肚腸。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完全隱瞞的,因為你總要用出來。得到哪些東西隻是早晚問題。現在要做的,是做好如何接收那些場子,以及將來如何策應渤海王的問題。”

“啊?我們還要策應他?”王溥與慕容延釗同時叫道。

“為什麼不?渤海王北上,哪怕隻是打下一個縣。都會引起遼國的動亂。如果遼國很快就平息了這種動亂,整件事情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至少要讓渤海王能夠生存下來,不倒下。把遼軍死死地定在北方。哪怕我隻是拿下淮南,我就有足夠的實力把遼國從燕雲十六州驅除出去。”

郭榮非常自信。

“高兄今天說的一句話非常正確。渤海王之所以在江水左右逢源,就是因為有大漢在。沒有了大漢,渤海王現在做的一切都會消失,因為沒了仰仗,誰都不是傻瓜。反過來,如果大漢能夠一統華夏,渤海王就算是長大了,他有什麼理由脫離華夏?有怎麼敢脫離華夏?”

王溥愣了好久才拜服道:“公子真是雄主也。”(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