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巧辯,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氣氛怪異。

因為沒有想象的那種晉見一個藩王應有的利益。即便是高繼衝說是戰時的情況,這也是難以想象的。

桌子和椅子都是固定在甲板上的,兩者靠得非常近,基本上你坐下去後,桌子已經擋住了你下麵所有的視線。椅子非常緊。坐在上麵後,活動的空間非常小,非常擠。就好像上了刑具一樣。

這讓敬梁和何溥都非常不習慣。這間會議室也很小。也許是在船上的緣故,也許是故意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彆說行刺,就是想動彈一下後會讓對麵所有的人看著你,因為太近了。

與之相反,高繼衝和王婉容那一側卻非常寬敞,特彆是李辰與一個斷了半條腿的人站的地方。除了這兩個人,負責倒茶水的女兵也是可以自由走動。敬梁對自己的武藝非常自信,但是在這種環境下,他沒有把握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彆說是刺殺了。

這種安排,你連表演作態的機會都沒有。

何溥竟然一時之間語塞了。

敬梁往後靠了靠,想看看椅子是否能夠有活動的機會,但是椅子非常堅固。

“在下是為了獻策而來。”敬梁在對麵十幾雙眼睛靜距離的注視下,沒有辦法做出故作高深的樣子。,沒了想法,隻好坦然麵對了。

“我知道你,敬梁。你曾經有兩次暗殺。你殺掉我沒有關係,但是你想殺的卻是我的心愛的人。你現在跑來說向我獻策,你說我會信你嗎?”

敬梁看不清高繼衝和王婉容的臉,就因為他們在靠近窗戶最亮的地方。天氣陰沉沒錯,可是外麵已經堆起了雪,到處都是白色的反光。敬梁走進來的時候還能看清楚窗下的李辰。但是坐在這個位置卻什麼也看不清。

可以說這是最不利的一個位置。不過想想也釋然,畢竟渤海王手下的人要為他的安全考慮。

“信不信我,不在於我這個人如何。而在於計策如何。難道不是這樣嗎?”敬梁保持著臉上的微笑。

高繼衝笑了,轉頭對最靠近他的吳夏道:“吳先生。我大軍開拔,他卻來獻策。還是以大唐特使的名義,您覺得這件事會是真的?”

這時何溥已經反應過來了,拱手道:“敬梁曾經是大唐兵部員外郎,但是現在不是,所以特使是我,而不是敬梁。敬梁現在沒有官職。隻是宋齊丘大人的門客。”

“喔,也就說說。你們兩人不是一路人?”高繼衝笑了。

何溥道:“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敬梁兄向這次大唐與大漢和談的主官李建勳大人說王爺所為,不過是要北上抗遼,大唐與王爺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在下雖然為特使,但是有些事情,敬梁要比我清楚。”

何溥不卑不亢,算是勉強穩定住了局麵。

這到讓眾人對他刮目相看。連敬梁也暗自送了一口氣。談判最怕的是什麼?就是節奏的控製。兩個人一開始就被環境給弄得沒了頭緒,節奏自然亂了。好在敬梁一衝,何溥一挽。才把局麵挽回。

“且不談計策如何,敬梁隻是宋齊丘的門客,為什麼要獻上什麼計策。以什麼樣的身份?而李建勳就還真的聽了。就算是李建勳聽了,我為什麼要聽?”高繼衝可不想按照彆人的套路走。

敬梁正色道:“以什麼樣的身份?王爺。如果我說我以曾經萬國來朝的大唐的子民的身份獻策,不知道可不可以。”

眾人都愣了一下。因為他說的大唐,與何溥說的大唐就不是一個。敬梁說的是盛世大唐,而這也是高繼衝北上打的一個旗號。

高繼衝沒有說話。吳夏嗬嗬一笑:“那自無不可,隻是兩位來的不是時候。我軍要北上,自然要打通江水航線。江州島和八寶洲水寨毀滅在即。要談,也要我們把這一仗打完再說。”

這就是*裸地打臉了。

何溥冷冷地道:“你們隻有十五艘艦船,而我兩個水寨有樓船數百。你們有把握能夠摧毀我軍而不受損失?”

吳夏下手的閔平江笑道:“如果是其它時候。我沒有把握,但是這個天氣。我有把握。因為我有把握悄無聲息地直抵水寨營門。”

何溥笑道:“自從貴軍兩次燒毀我軍水寨。現在江州島和八寶洲水寨已經並不是死守水寨,不知道貴軍真有把握摧毀我軍?”

吳夏道:“我們不是要摧毀貴軍的戰艦。如果能遇到當然最好。不知道貴軍的糧草和軍械全毀,還能有多少力量與我軍對抗?”

何溥臉色大變。

敬梁卻一笑:“在下相信貴軍能夠做得到。德化一戰,在下親眼目睹。不過不知道渤海王北上後是要歸屬偏居北方的大漢,還是中土大唐。”

高繼衝笑了:“看來不愧為統領過密探的兵部員外郎。我確實說過忠於大唐,但是不是南唐。我忠於一統的華夏,誰能夠一統華夏我就忠於誰。而你認為李璟能夠一統華夏嗎?”

敬梁道:“唐主能否一統華夏都不重要,而是王爺北上後是作為北漢的一個刺史,還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藩王。是要為國祛除外患,還是要舉兵南下,逐鹿中原。”

“我已經說過了,我忠於一統的華夏,在華夏還沒有統一之前,我要為國抵禦外患。”

“這不過是您一廂情願而已。如果有南唐,您可以保持獨立。而如果沒有南唐,不管願不願意,您都隻是北漢的一個刺史而已。您也無法專心抵禦外患。而您的兵力越強越是遭人猜忌。”敬梁笑道。

高繼衝一笑:“這就是你要獻的計策?”

“是的,所謂合則兩利,就是王爺可以與我朝達成協議,我朝保證王爺水路安全,可以與王爺進行正常通商,以支持王爺北地戰事。而我朝則不用拿水軍和王爺的艦隊硬拚。這就是合則兩利。而王爺即使打敗了我朝水軍,自身受損不說,恐怕已經是萬人矚目。北漢,並沒有水軍。水軍是用來南下,而不是北上。王爺有把握到那時還能保持獨立性?”

敬梁點頭道。(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