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封王,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陵城一片祥和。但是卻因為楚國馬希萼戰敗而變得波濤暗湧。
亂世,百姓希望有一個強人,馬希萼其實符合人們的希望值,馬希廣雖然性格溫和,但是卻太過迂腐。這就是為什麼楚國官員和民心兩極分裂的原因。支持馬希廣的人多,但是支持馬希萼的人也多。大多數人對這場兄弟之戰抱著觀望的態度,現在馬希萼戰敗,引起了支持馬希萼的這幫人的反彈。
李穀此時增兵襄州,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支持馬希廣的人認為如果不儘快平定內亂,北漢就有借口派兵入境。而支持馬希萼的人認為,北漢狼子野心,吞並楚國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此時不取得王位,把馬希廣趕下台,楚國已經名存實亡了。
相對於荊南,楚國是大國,他們很多人還有稱霸中原的野心。
荊南被曆次的失敗已經打擊的早就沒有了稱霸之心,大小官員隻是想著怎麼樣把荊南賣個好價錢而已。
高保融雖然挽回了一個民心,卻往與北漢合並的事情上往前推了一步。他不推也不行,因為與其彆人把他的人頭和荊南一起賣,還不如他自己主動去投靠。
江陵東城的封鎖更加嚴密。東門碼頭禁止商船進入。東門大街除了官辦的商鋪,一些小商販再往後海大街和公園廣場搬遷。因為那裡人流比東門多太多了,多以商戶們不但沒有拒絕,反而想著趁中秋人多的時候賺一筆。
東門大街就封閉了,新軍征兵站和舍人院在街道的門口設了卡子。與舍人院有聯係,需要一些貴重貨品的人,必須拿著舍人院發的條子才能由官員帶著進入裡麵的商鋪取貨。
而想要進入新軍的人就在兵站報名,不過因為考核十分嚴格,簡直比科考還要難。所以報名的人多,但是真正通過的人每天也不過三五個人而已。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前往兵站報名的人,竟然慢慢地多了一些文士和遊俠兒,甚至還俗的僧侶道士都有。因為隻有這些人的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才勉強符合,而這些人一個個都是極為自信的人,有著笑傲群雄的架勢。
由於後山擴建了作坊,所以匠作區的匠戶們開始往東門大街搬遷。街道和碼頭都有了新軍士兵在巡邏。
新軍的衣服,鞋子,腰帶,帽子,都是前所未見。全都是綠色的,有些還有用來偽裝的黃綠花紋。
所以也有人把新軍叫做綠衣軍。
但是各國的細作不約而同地把這隻軍隊叫做了綠妖軍。其來源在荊南新軍第一次出現比較妖異的事情就是夷陵渡口之戰。
原本施州兵對渡口之戰諱忌莫深,但是隨著時間一長。荊南兵身穿綠色草衣,在施州兵的眼皮子底下突然出現,能夠施展天雷法術,有些施州兵被炸的肢體橫飛,有的被雷火燒的焦黑的事情還是流傳了出來。
最關鍵的是就是這隻妖軍用天雷毀了施州半數的水軍,這才是導致施州慘敗的根本原因。
這隻軍隊人數很少,但是卻是第一次在戰場上出現。所以人們印象深刻。
但是這些妖兵隻出現了那一次,後來就再沒出現過。
現在,東城出現的這隻新軍穿的衣服正好是綠色,而且偽裝的顏色和當初也非常相似。隻是當時是以樹枝和草進行偽裝,現在直接變成了奇怪的衣服。
“這些士兵不帶鎧甲,我沒有見過他們穿著鎧甲訓練。以前王府的女衛是穿著鎧甲訓練的,但是現在女衛全部到了東城,出來時,也穿著這樣的衣服。也沒有鎧甲。從施州作戰來看,他們是為了追求在草地和樹叢中隱匿的效果。”
聽著探子的報告。李穀皺著眉頭。
“你說這些新軍隻有高繼衝有,而荊南其他軍隊都是正常的軍隊?”
“是的,梁延嗣、鮑唐、高保勖所掌管的軍隊與我軍無差異,但是訓練時間要比我們長,夥食很好。”
“你估計兩隻軍隊有多少人。”
“荊南兵經過的異常戰鬥後,減員很厲害,雖然補充了一些,要求也沒有綠妖兵嚴格。但是實際馬步兵不超過八千人,都是精兵。荊南水軍比較多,大約有一萬人左右,但是現在全部編為了水軍團練,士兵們可以回家種地乾活,隻是每天上午堅持訓練而已。從施州繳獲的樓船半數進了荊南東城碼頭和造船廠,裡麵的情形現在無法探知。l綠妖兵人數在一千人左右,但是高繼衝有十二艘樓船,不說全部裝上士兵,要想把船全部開走,應該需要四千人左右,隻是按照現在綠妖兵招兵的招法,兩年也招不滿這麼多人。水軍和綠妖兵防守十分嚴密,還有一些高手在暗中巡視。一旦過了界限,會一直追殺出來,好幾個兄弟因此沒了。”
“定遠縣和歸州一代的水軍都變成團練了?”
“都變成團練了。”
“也就是說水軍現在隻有高繼衝掌管的這支水軍了?”
“是的,據說一共十二艘樓船和海船,隻是要全部改成海船。有段時間傳說造的是銀色的仙船。不過這段時間沒有什麼說法。有人在雨霧中朦朦朧朧看到過一艘這樣的船,但是很快就消失了。”
“具體是什麼樣子。”
“可以肯定是海船,沒有桅杆,也沒有船帆。可以肯定沒有船槳。不過現在沒有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王傅道:“看來,荊南是真準備北上,不然他不會造海船。隻是這高繼衝太過怪異。”
“舍中原而北上,北地苦寒,契丹強盛,這是取死之道,但不能如此。但是出海是一定的,難道他真的是神仙,要回蓬萊仙島?”李穀也迷惑了。
“不管如何,荊南會納入我主囊中。高保融兵少,兵精。也很忠誠。奪去高保融的兵權,恐怕會讓事情有所反複。”王傅有些擔心。
李穀也皺著眉頭。
“大公子什麼時候到。”李穀說的是郭榮。史弘肇已經采納了李穀的建議,隻是知會了劉承祐一下,直接任命郭榮為荊襄節度副使。不過因為高保融要封王爵,這就是不是他能做主的了。倒是高繼衝的渤海王,王婉容分為蓬萊縣君,這是把兩個人當成皇室成員一樣的看待。因為龍鳳水晶尺被認為是罕見的瑰寶,而《痘症正義》太醫院認為是治療痘症決定性的典籍。
這一點,連最看不起讀書人的史弘肇,與史弘肇鬨彆扭的蘇逢吉,頗為高傲的楊玢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這也算是劉承祐作出決定,唯一沒有被反對的一個。
為此,劉承祐頗為得意。
不過他一時興起,居然要賜予高繼衝劉姓,好在被李太後阻止了。李太後認為這種神仙人物,隻能賜予虛爵。要是賜姓,反而是把他趕走了。當年唐明皇要嫁張果公主,張果都不辭而彆,跑了。何況這個高繼衝和王婉容是傳說中的仙童仙女。
李太後信奉佛道,但是這話說的卻有道理。
劉承祐隻好作罷。
“大公子已經動身了,還帶了皇上的聖旨,高繼衝和王婉容的金印、玉劍和玉佩。沒有賜冠冕,因為兩位年紀尚小,且聽說兩位的服飾為仙服,與我朝不同。腰劍也以玉劍替代。”
“皇上為什麼這次這麼重視。”李穀奇怪了。
“也不是重視,皇上十事九不準,這是唯一準的一次,朝中眾臣也儘皆頌皇上聖明。所以才這麼隆重。”王傅麵帶譏笑。
李穀愣了一下,搖頭道:“此非幸事也。長此以往,大禍將至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