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商人的地位,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看《狩宋》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匠作坊的水泥窯很小,破碎研磨等等都是人工加上一些簡單的工具,最先進的就是燒製水泥的窯、鼓風箱以及一個鐵磨盤。
燒窯使用的是木炭。不過王婉容說如果大規模燒製水泥,用木炭肯定不行,必須用石炭。
煉鐵也是一樣。所以匠作坊需要派人出去找石炭礦。
而如果找到了石炭礦,荊南的一些以前被礦師們認為沒有用的鐵礦,也是能夠煉鐵的。
“不能再砍伐樹木燒製木炭用來燒水泥了,這是很大的浪費。前期的水泥,隻能用來修橋,水泥窯規模不能太大。我聽說現在所有的土地都收歸了衙門所有,這有了尋找石炭礦的條件,等有了石炭,其它的都好說。”
王婉容微笑道:“荊南並不是沒有石炭,我見到藥鋪裡的石炭很多都是荊南出產,所以多訪多問,總是會問到的。”
來的這些人很多都是大財主,土地以前就是他們的,出產什麼其實他們還是很清楚。隻是沒想到石炭,這種極其便宜的藥材,現在可能會有大用處。雖然價格可能會更加便宜,但是有用就意味著再多的石炭也會銷得出去。就算是土地是國家的,但是自己住的近,又不是沒有銀錢,官營礦場也能多占一點份子錢,所以算起來還是很劃算的。
所以已經有好幾個人臉上有竊喜的笑容。
“所以現在討論修建用水泥鋪設路麵的直道為時過早。但是我想可以請輿圖師對地形進行勘測,最好能夠算出到底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石子,多少河砂。各位大人再進行水泥窯、碎石場合河砂場的時候,就不會多,也不會不夠。”
“可是這個從來沒有做過啊。”輿圖師隸屬於戶房,因為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是丈量土地。但是丈量土地用的是簡單的算術,可是王婉容提到的堪輿顯然不是那麼簡單。
“沒做過,多請幾個輿圖師,大家想辦法,總會弄出來的。我的意思是先不要著急。現在隻有三件事要做,一個是找石炭礦,一個是找水泥石礦,一個是堪輿。做好這些事,怕是還要一段時間。石炭礦優先,因為石炭礦可以先用來煉鐵,堪輿其次,我雖然不懂堪輿,但是卻知道堪輿是一個大學問,最好能夠成立一個司來做這件事情。”
王貞範點頭道:“戶房會專門成立一個堪輿司。”
自己的小妹怎麼也要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的水泥窯雖然小,但是這粉碎,研磨,這窯口都太大太笨重,現在就這麼麻煩,以後的大窯口必然會更加麻煩。所以還需要進行改進。能用鐵構件的就用鐵構件。這種往複風箱風力小,應該重新設計一種帶旋葉的風扇,用此輪帶動,這樣用人像推磨一樣推就行了。各位師傅做過那種大水車,就會發現,大輪子轉一圈,那小輪子就要轉十圈甚至更加多。把這個大輪子放倒。稍微改進一下,就可以做成轉速非常高的風扇。這個各位匠師要比我明白。目的就是省力,省人,大家很多都燒過石灰窯,一定知道越是大窯口,出產的石灰本錢越少。各位都參與了官辦窯口,所以還是需要多用一點心。王府匠作坊這邊也會想一些辦法,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大家想辦法。”
“先生說的是。”
因為王婉容在觀海閣打出來的名聲,所以大部分都叫她做先生。
王婉容一笑:“所有的這些都要用到鐵。現在煉鐵的爐子不大,就是和風箱以及木炭有關係,因為再大,鐵水就化不了。可是用石炭和改進風箱,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都是用火,燒石灰,燒水泥,燒陶瓷,煉銅鐵,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有相通之處。所以石炭、銅鐵是基,匠法是本。以前對工匠重視不夠,工匠是一個國家強盛的之本。”
王婉容說這個話的時候,一些讀書人就皺起了眉頭,但是新任的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是世家中負責家族產業的人,他們還是認可這個說法。
所以現場的氣氛就變得詭異。
王婉容也知道自己又捅了這世道的婁子,也就停下不說話了。
高繼衝就接口道:“這石炭比木炭好燒,耐燒,火力猛。它們埋藏在地下,和銅鐵礦一樣挖出用就可以了。隻是再不能砍樹了,這百姓生火做飯,冬天取暖用樹木,燒石灰用樹木,煉鐵也用樹木,造船業用樹木。所以先王造了樓船,到現在想給樓船換一根龍骨都不行。樹木會帶來萬物生機,還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搞吃的,還能治病。比如柿子糖就好吃,還有栗子等等各式水果。莊稼不僅是五穀,吃的東西多,自然身體就好。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砍樹木。萬物皆有靈啊。”
“小公子,這要是挖斷了地下龍脈,該如何是好。”一個堪輿師道。
“這個我們都不是太熟悉,所以需要堪輿,耿先生回來,可以問她。但是大體上,影響萬物生長的主要是水脈,大規模開挖礦產,會影響地下的水脈。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地下水脈的盈虧自有規律,可謂此消彼長,是可以轉移和再造的。當然這需要堪輿地脈和水脈走向。這也是為什麼礦場需要官營的緣故,商人之所以被人詬病就是因為唯利是圖,無所不為。所以商司在要多加管理,不然那就不是造福而是為禍了。”
王婉容笑道。
同時賤業,王婉容和高繼衝對於工匠的評價要高出很多。
一個新任商司的監事是一個略微有些肥胖的奚常,商家子弟,詩書也不錯。他低聲對王貞範說:“小公子和令妹對商人評價不佳。”
王貞範笑著說:“小公子從小就和農人和匠人在一起,王府也開了商鋪,但是並非唯利是圖,驅蟲糖讓江陵的孩童避免了蟲害,給了山民一條生路。大豆花生與核桃汁,將無用之物做成孩童口食,各種糕點也儘量把普通之物做得可口,便宜。都是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不過有些商販將這些本來不貴之物販賣到異地,價格就翻倍了。雖然說商人也需要謀生,但是奚少監難道不知道這中間未免沒有暴利。”
奚常點頭。
“商人所慮著,路途艱難,僅靠肩挑馱運,費工費時,所以要以水泥修直道,避免濕滑泥濘。才有了直道修建。將山野之物集中,製作成有用之物而用於民,以往不能,路途耗費太多,實在是不合算的事情。隻有減少路途耗費,物價才可以低廉,百姓才用得起。所以並不是小公子和舍妹對商人評價不高,而是望之深,責之切也。”
奚常有些羞愧。
“商,使物貨交通,互通有無,利於民者就在這個地方。而商人往往非利於民而是利於己。商人曆代為人詬病,皆在於此。所以要想為人尊重,還是要多到觀海閣和匠作坊聽課,多和小公子接近,自然就會有好的評價。”王貞範笑道。
王家現在都在為保住王婉容的地位而做一些事情。但是很顯然,地位被提高的小民、工匠可能是未來支撐王婉容和小公子最強的力量。而商人卻處於非常危險的搖擺之中。因為利之所在,往往官商勾結。文人不喜歡商人,是因為商人讓官場固化,寒門士子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官場。呂不韋之奇貨可居的投機行為,曆來受到文人的批評。這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導致商人的經濟地位處於社會的最上層,社會地位一直處於社會的最底層。
老百姓對商人敬而遠之,官員們對商人則隻是利用,利用完了,棄之如敝履。
“商司之立,如果不能立信於民,就不可能持久。恐怕書院裡,會把這個當成亂政而記在史書上。所以奚少監責任之重,還請斟酌。”(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