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格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刺客身份,大欽差,夜格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啪”的一聲,從刺客衣服中掉落下來了一塊外觀橢圓形而為金黃色的牌子。劉盛覺得很是好奇,伸手去拿,放在手中,覺得還比較沉,心想:看樣子,這肯定是一個值錢的物件,倒還有幾分黃金質地的意思呢。

看到劉盛手握牌子端詳的三個女人,也激發她們的好奇心,趕緊湊過來看一下這玩意兒到底是個什麼物件。有人說,女人天生就充滿了對事物的好奇心,看到這三個女人難得統一意見,一起走到劉盛跟前觀摩,這是印證此言不假。

“素素,你看這上麵好像寫了幾個字,我認識的字掰著手指頭都可以數過來,你給我說說,上麵寫的是什麼字。”劉盛看到牌子上,隱隱約約寫著幾個字,又有一些符號,他也沒有仔細的觀察牌子上的字體,想都沒想,就把牌子塞到站在他身側的秦素素手裡,滿臉的殷勤,裝模作樣的求教道。

看到劉盛和秦素素又黏糊在一起了,站在一旁的春梅嘟著小嘴,不易被人察覺地白了劉盛一眼,暗自負氣道:平時,這家夥遇到不認識的字兒的時候,都是麻煩我幫他寫或者讀,今個兒,有了秦素素在,他就無視我的存在了。哼,以後,這家夥要是再讓我幫他認字的話,門兒都沒有。

“嗯。”秦素素接過劉盛塞過來的牌子,擱在眼前,仔細一瞧,瞳孔睜得大大的。起初,還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呢,用另一隻手揉哦揉眼睛,看到確實如此,花容失色,有些失聲地從口中一字一頓地吐出四個字道:“大內侍衛。”

“不會吧。”緊緊挨著秦素素站著的春梅,待秦素素脫口而出完這四個字後,還以為她是在逗大家樂呢,趁著她不注意間,一把從她手中奪了過來,端詳了片刻後,滿臉輕鬆自如的笑意立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轉而有些結結巴巴地大驚失色道:“還,還真的如秦老板所說,大,大內侍衛。”

在春梅監定完畢後,恭恭敬敬地遞到了一直都探頭過來觀瞻的劉媽媽手裡。在仔仔細細把玩了一番後,劉媽媽像是個鑒定文物的專家似的,並沒有發話言語,隻是微微頷首,即使強控製著震驚的情緒,卻也難掩驚訝的神色。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對於鑒定這麼一個小牌子的結果,非常難得的形成統一的看法,一下子讓站在一旁的劉盛,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她們一致出奇的判斷。暗自在心中疑惑道:她們三個不會是在故意玩我吧,老話兒說的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至於這塊牌子上到底是寫的什麼字呢,自己親眼看一下,不就一目了然、昭然若揭了。

事實勝於雄辯,雖然就現在的形勢來分析的話,秦素素是站在春梅和劉媽媽的對立麵的,因為秦素素搶走了劉媽媽的兒子和春梅的義兄的愛,而且,秦素素和劉盛今天的架勢大有對劉媽媽形成“逼宮”的意思,即我們已經在一起了,誰也彆想拆散我們,你答應就更好,不答應也得答應。

當然,如果劉盛答應納了春梅為偏房的話,劉媽媽的心裡也就平衡了不少,再怎麼說春梅在眼中,打小就是她未來的兒媳婦,雖然現在沒能修成正果,退而求其次成了偏房,但納總比不納強,關鍵就看劉盛到底是一個什麼態度。

對於春梅來講,無疑是既得利益最大的受益者,因為她自小與劉盛一起長大,可謂是青梅竹馬,雙方卻並沒有兩下裡都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在劉盛的眼裡,她就是自己的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勝似有血緣關係的妹妹,而春梅卻早已經對劉盛芳心暗許。如今劉媽媽發了話兒,讓劉盛收她為偏房,自然也就喜上眉梢。

妻和妾,這兩種不同的概念,在春梅看來並不是特彆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可以一如既往的伺候劉盛的飲食起居,這就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春梅是一個沒有心機而又知足的女子,劉盛自然也是對此心知肚明的。更何況,前幾天,春梅還支支吾吾的勇敢他對劉盛表白過,也不難看出,春梅也是個大大咧咧、敢愛敢恨的主兒。

在劉盛的眼裡,這三個女人達成了一致共識,確實有點兒不太合乎常理。於是,就從劉媽媽手中接過來,一瞧,之間這個橢圓形的牌子上的正麵,上書四個大字——大內侍衛。由於“大內”這兩個字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寫法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而“侍衛”兩個字繁體字寫法雖然與簡體字有不少的出入。已經知道了前兩個子得意思,至於後兩個字,就瞎猜,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來。

讓劉盛打破腦袋也想不到的是,自己剛才是踹了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既然身上佩戴了這個腰牌,也就可以斷定這名刺客就是大內侍衛了。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推測的話,這群刺客十有八九是一群大內侍衛。能夠調動大內侍衛的人,當然就是非皇帝莫屬,而刺殺鼇拜幕後的主使者,自然也就是少年康熙皇帝。

想到這裡,讓劉盛不由自主的驚了一身冷汗,不禁為這名未來在曆史上有著濃墨重彩一筆的皇帝捏了一把冷汗。萬一這塊泄露了刺客真實身份的腰牌,落入到鼇拜的手裡的話,無疑是鐵板一塊的確鑿證據,必然會引起鼇拜的警惕,如果他真的有反叛之心,那麼,少年康熙的皇帝寶座也就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了。

對於此時權傾朝野的鼇拜來說,如果能夠豁出去舍得一身剮,極有可能把皇帝拉下馬來的。而讓鼇拜可以下定決心把康熙趕下台的理由,就是他已經拿到確鑿的證據,證明自己已經成為了這位才十五歲年華的少年皇帝的必殺之人。“狗急跳牆”的道理,對於脾氣暴躁的鼇拜來說,是再適合不過。

萬幸的是,隻有這名刺客中的首領掛著大內侍衛的腰牌,其他的刺客雖然同為大內侍衛,卻都沒有掛腰牌。因為,在康熙派遣他們執行這次暗殺鼇拜的任務之時,不止一次的叮囑過,要確保他們首領的安全,不能有生命之虞,他必須要活著去見康熙。既然,要活著去見康熙,沒有大內侍衛的腰牌,當然是進不了戒備森嚴的皇宮。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看似萬無一失的暗殺行動,卻憑借鼇拜的一己之力,讓這群所謂的大內高手們跟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

四個人趕緊手忙腳亂地把刺客抬進了房間,並放置在了劉盛的床榻上,悉心的一番包紮後,百夫長就帶來三十個侍衛急急忙忙地趕到了伊春院的後院,在空曠的院子裡,包括牆角旮旯都搜尋了一番,依然一無所獲,就對後院的房間進行了排查,大有掘地三尺也要把那個漏網之魚的刺客給找不出來,不然就誓不罷休的架勢。

在門外把風的春梅,遠遠地看到一隊鼇拜的侍衛向這麼搜尋過來後,趕緊跑到裡屋向其他三人彙報了外麵的情況。劉盛由此可以斷定,大內侍衛們這次暗殺鼇拜的行動看來是偃旗息鼓了,鼇拜派來的這一小股侍衛,百分之百是衝著這名潛逃於此的刺客來的,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

這讓劉盛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在鼇拜和康熙兩個人中,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就眼下的形勢而言,交出刺客就可以向鼇拜邀功行賞,可劉盛一想到鼇拜沒幾個月活頭的曆史事實後,就打消了這個隻顧眼前利益著想的念頭。

那麼,剩下的選擇也就是站在康熙的一邊了,要是作此選擇的話,那就要保護好這名刺客的安全,不能讓他有生命之虞。隻有這樣,才可以借由這名活下來的刺客,說不定待康熙鏟除掉鼇拜後,可以得到一個大大的獎賞呢。怎麼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胳膊再怎麼著,也是扭不過大腿的。

位極人臣的鼇拜與康熙的較量中,就目前的形勢來講,暫時處於上風,但是不幾個月的時間,就會風雲突變,鼇拜成為了階下囚,他的一眾黨羽和親朋好友也受到了株連,被貶官、被發配、被充軍、被殺頭的大有人在,幾乎無一幸免。

而作為鼇拜名下產業的伊春院和雅安閣的上上下下,到時候,勢必也都會受到牽連。作為兩院重要高層管理者的劉媽媽和秦素素,更是難以逃脫掉乾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輕則挨幾十大板,關進牢房;重則被刺配千裡,披甲人為奴。

作為可以執行暗殺鼇拜任務的刺客,想必一定是康熙皇帝禦前信得過的大內侍衛。如果這次可以保住這名大內侍衛的性命,讓他完好無損的回到皇宮,在康熙皇帝麵前替他們美言幾句的話,說不定可以赦免了他們的罪刑。就“賞罰分明”的原則來講,對於有功之人,在曆史上有著英明賢君之稱的康熙眼中,定會格外開恩。

念及至此,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盛眉頭一皺,計上心頭,與圍攏在他身邊的三個女人,花了一小會兒的時間,言簡意賅的講述了他的計策,如是如是。。。。。。(未完待續)

劉盛到底想出什麼好計策呢?這名身負重傷、奄奄一息的刺客能夠逃過追兵的搜查嗎?預知後事如何,請看明日分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