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緣千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旭答應了,反賊平天下,情緣千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站了出來,拱手道:“如今戰事平息,登基稱帝,正好可以增強將士們的士氣,大力發展內政,以備以後接下來的大戰。再者,胡靈已經稱帝了,主公不可落後,否則,天下間的人才都要奔赴南都了。”

“請主公登基!”

賈恢撲通一聲跪在地,以頭磕地,大聲疾呼。

“請主公登基!”

其餘的人聞言,全都跪在地,異口同聲的高聲呼喊。

雖說隻有十幾個人,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羸弱的老人,但十幾個人齊聲呐喊的聲音整齊劃一,洪亮渾厚,在禦書房中不停的回蕩著。

聲音傳出,大殿外的侍衛、羽林軍和宦官聽見後,神情激動,眼中也流露出興奮的神色。這些侍衛、羽林軍和宦官一方麵是為王旭即將登基稱帝而高興,另一方麵也為他們自己高興。一旦王旭登基稱帝後,宦官和侍衛還有羽林軍們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身份也會提升的。

王旭看著跪在下方的人,眼中閃爍著思索之色。眾人擁戴他稱帝,王旭說不高興肯定是假的,不是王旭的內心寫照。但王旭願意,心中卻有顧慮。

沉吟一番,王旭心中有了決定。

“呼!!”

大袖一拂,王旭竟然直接離開了禦書房,留下一眾大臣麵麵相覷。

等王旭離開後,跪在地等眾人才站起來。

孫鈺撓撓頭,一頭霧水,看向韓書畫,低聲問道:“書畫先生,我等請主公登基稱帝,這是大好事,主公為什麼拂袖而去呢?難道主公不願意?”

對朝中大臣而言,他們希望王旭稱帝。

因為對大臣自己的身份,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有好處。

韓書畫泰然自若,笑說道:“諸位。你們就不懂了。登基稱帝是不能馬虎的,主公拂袖而去隻表明了一個態度,我等還得繼續奏請主公,請主公稱帝。主公推辭。我們繼續進言勸諫。往複三次,主公才會答應下來。這樣做,是要給天下作出一個謙讓的表率。”

若是王旭聽見,肯定搖頭否定,他想的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眾人聞言。這才鬆了口氣,放心離開。

王旭離開禦書房後,直奔昭陽宮而去。

昭陽宮。

昭陽手裡正拿著撲克玩耍,見王旭神情嚴肅的到來,她問道:“夫君,你是有什麼事嗎?”

王旭沉吟一番,如實說道:“昭陽,今日賈恢和韓書畫等人進言,請我稱帝。”

昭陽聞言,心中一蹬。不過她臉上卻似若無其事般。

“夫君,您答應了嗎?”

王旭道:“沒有,我就是怕你不高興,所以,來找你商量來了。”

“我們什麼不高興的啊,我替夫君高興。”

“真的?”

昭陽道:“當然是真的了,朝廷已經,退往了東郡,已經名存實亡,天下百姓需要明君出現。而夫君,最為合適。”

王旭深吸了一口氣,他就怕昭陽想不開呢,看來是他多想了。其實昭陽還是很開明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答應他們了,即日登基。”

聞言,昭陽突道:“夫君,新皇登基是要遵從三辭禮法的。你不可一口氣答應我,否則會讓天下百姓笑話的。”

三辭?

王旭想了想,在中國古代也有這種說法,沒想到這裡也流行這個。

所謂的三辭,就是說群臣奏請,皇帝前兩次要委婉推辭,不能接受,到群臣第三次勸諫的時候再接受。如此能表現出皇帝的胸懷,以及謙讓之風。

“好,你真是我的好昭陽,那我就去準備了。”

王旭笑了笑,起身離開。

他心中的一顆大石也落地了,昭陽能接受,也算解決了一樁大事。

其實像這種事情,王旭根本就沒有必要告訴昭陽的,不過王旭是一個現代人,他不想搞獨裁,昭陽好歹是她的妻子,像登基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不和他說呢,再則,昭陽的父親是當今的朝廷皇帝,自己這樣盲目的登基,真的好麼。

在王旭走後,昭陽確實有短暫的失神,他心中也很亂。

不過當他看到小王卓放學回來後,她又笑了起來,並且下定決心,以往的過去種種,都過去了,沒有必要再去想,現在他是王旭的妻子,還有個這麼可愛的兒子,應該開啟新的生活。

............

次日,金殿朝議。

賈恢牽頭,請王旭登基。

朝中的很多小官吏都不知道情況,驟然聽到賈恢的建議,都傻了眼,瞬間又興奮激動。尤其是剛被調回帝都的廖雲等人,更是驚訝,但驚訝過後卻無比欣喜,都跪在金殿中請王旭登基。擁戴的功勞很大,眾人非常積極。

王旭得到昭陽的指點,知道不能亂了禮數,自然不會答應。

客客氣氣的說了一番話,然後拒絕了。

第三日,金殿朝議。

這次又是賈恢牽頭勸諫,殿中的文臣武將山呼海嘯般請王旭登基。如此經過三辭,王旭才同意了登基稱帝。

朝中大臣聞言,頓時沸騰了。

王旭登基稱帝,大臣的官職又要跟著水漲船高。

事情敲定,但還有國號、年號的問題。王旭把賈恢、艾嵩、林陽浩、韓書畫、慕容元等文臣召集到房中,又把孫鈺和廖雲等人找到一起,商議各項事情。

禦書房中,王旭高坐在王座,下方是站著賈恢、韓書畫、孫鈺等文武大臣。王旭見眾人站著,擺手說道:“站著不累嗎?都坐下。把你們留下來,是為了商議國號和年號的問題,至於登基可以另擇良日,暫時不考慮。諸位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眾人拜謝,依照次序坐下。

禦書房中鴉雀無聲,似乎誰都不願做出頭鳥。

最後,孫鈺抱拳說道:“主公,艾嵩掌管禮部,國號和年號的事情由他拿主意最好不過。”

一腳猛踢,孫鈺把皮球踢給了艾嵩。

艾嵩此刻已經是一個六旬的老人,他顫顫巍巍的拱手行禮:“主公,您自西都,號稱文王,如今登基,國號自然以‘文’自稱了,至於年號,主公自定即可。”(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