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文老,智相,彆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高氣爽,金桂飄香,漫山黃葉,秀美多彩。

柳明一行車馬,有說有笑,優哉遊哉地在官道上馳騁。

這嶽州,風光秀麗,位於江南洞庭湖之濱,依長江、納三湘四水,江湖交彙。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有幕阜山山脈蜿蜒其間,自東南向西北雁行排列,奇山異水頗多。

看著這名山大川,秀麗壯闊的風景,車轎簾中時不時顯出杏兒嬌美的麵容,柳明心情舒暢無比。

這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路貪看山明水秀,時而高歌,時而大笑,好不痛快。

一行人行至嶽州一個小鎮上,稍作休息——那王素,大約要兩日後到達,行程上寬裕得很。

柳明安置好家眷,見天色還亮,便趁機到附近的街市上閒逛。

這客棧旁,正好是一個菜市,人來人往,熱鬨非凡,兜售鮮魚蔬菜之聲不絕於耳。

“老人家,這魚挺大啊,怎麼賣?”柳明挑了家隨口問道,他見這家魚簍裡的魚個頭普遍比其他魚販要大得多,琢磨著準備帶兩條回去客棧做一鍋魚湯。

那老人嘿嘿一笑:“您看著給吧。”

看著給?柳明感到意外,他又多看了那賣魚老人一眼,雖然對方穿得青衣布鞋,可是麵相清矍,白發蒼顏,倒也顯得氣質不凡。

“老人家……什麼叫看著給?”柳明問道。

那老者坐在竹凳之上,淡淡道:“老朽酷愛釣魚,也沒想過賣。這位公子看著樣子,是個讀書人吧。”

柳明拱了拱手:“老人家好眼光。”

那老者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柳明:“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讀書人不容易啊。今年秋闈,可有斬獲?”

柳明心想直接說自己是解元郎,似乎顯得太過於倨傲,隨口說道,“上天眷顧,解試取了。”

“不錯……不錯。”

“解元郎!解元郎!”身後一聲高喊。

李元寶興衝衝地跑過來:“解元郎,走,大家都等你喝茶呢。”

那老者聽到解元郎三個字,雙目冒出欣賞之光,問道:“年輕人,你可是取得的解元?”

柳明隻得答道:“在下青州解元柳明,在這裡見過老人家。”

李元寶看了一眼那賣魚的老者,又看了看柳明,叉腰說道,“我說公子,您這麼恭敬的姿態,我還以為是見嶽父泰山呢。您說您,對一個賣魚的,有必要這麼尊敬嗎?”

聽了這話,那老者倒是不惱,哈哈笑道:“這位公子說得是啊。我一個賣魚的糟老頭,解元郎不必多禮啊。”

柳明見這位老者說話氣度大方,心中對其印象還不錯。他教訓起李元寶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做人三分謙遜,自然是應該的。”

李元寶誕笑了下,扭頭看著那位老者,說道:“老頭兒……不是老人家,你這魚怎麼賣?我跟你說,雖然你這鯉魚個頭比彆家大,但也不能因為我們是外鄉人就宰我們。你們這些魚販子,我都見多了。見到外鄉人,能宰就宰。”

李元寶自然對價格十分敏感,他先聲奪人,意在壓住那魚販的心思。

那老者不動聲色道:“那……這位公子,您看該給多少呢?”

李元寶小眼珠滴溜溜地轉著,看了看彆家又看了彆家,斟酌道:“人家鯉魚三枚錢一斤,你這大是大了些,但是我感覺五個銅板最多了……”

那老者聽了這番壓價之言,根本不去理睬李元寶,而是微笑地看著柳明,說道:“解元郎,你看著我魚簍裡哪條魚大,就拿走吧。”

“可是……不要錢嗎?”柳明奇怪道,心想這老人家倒是有些與眾不同。

老者搖搖頭道:“讀書取士,辛苦異常。三更燈火五更雞,你既為解元郎,想必也是讀書人的佼佼者,老朽喜歡,曲曲兩條鮮魚,你就拿去吧。”

柳明用草繩提溜著兩條鮮魚,和氣道:“老先生,若不嫌棄,隨我們回客棧一起用個晚飯吧。”

客棧內,落日的餘暉還未散去。客棧內的小院中,杏兒正與小柔互相捉著迷藏,蕩著秋千。而柳永與柳遠誌,也坐在庭院一角,對弈著圍棋。

柳明悠然靠在牆邊,與那老者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心中卻對這嫻靜時光十分滿意。他記得前一世,自己也曾經因為工作壓力,到麗江靜心休息。那時的客棧,也做得古色古香,有點跟這庭院相同。不過,有一個顯著不同便是,那時的自己,孤身一人。而現在,卻有著這和美的一家人。

天色向晚,明月東升。一桌子菜肴也做好,被擺在了院中的涼亭下。

家人就座,都被那擺在中心的香氣四溢的魚湯所吸引。那魚湯,呈奶白色,漂浮著些許蔥花,入口鮮而清淡,令人讚歎不已。

柳明自然又舉起酒杯,朝那魚販老者敬了一杯。

席間,眾人談笑歡愉,氣氛熱鬨無比。

直至夜宴結束,那位魚販老者吃得滿麵紅光,慢慢站起身來笑道:“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過如此開心。小官人,咱們有緣再見。”

“敢問老人家尊姓大名?”柳明扶著對方。

“阡陌一野夫,不提也罷。若要稱呼,老朽姓文。”那老人應道。

“文老,失敬,失敬。”柳明躬身道。

談話間隙,他覺得這位老者談吐閱曆,很是不俗。其胸懷,鯤鵬遠望,吞吐八方。這嶽州人傑地靈,說不定就是隱居的某位名士,因此柳明不敢怠慢,對對方格外尊敬。

兩人就此彆過,柳明又回到院中,與那李元寶柳永又是把酒賞月,喝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日上杆頭而起。

起床時,已經晌午,杏兒和小柔去了街市買胭脂,自己老爹和小叔也不知去向。柳明一人又覺得有些無趣,回想起昨夜交談的歡愉,不知道那位文老今日是否還在,腳步不由自主地走向附近的菜市邁去。

平日裡便有許多商販彙聚於菜市,販賣東西,糊口營生。今日又恰逢大集,市場上更是比肩接踵,揮汗如雨,叫賣聲和吆喝聲嗡嗡不絕於耳。

柳明一邊走一邊觀望,一邊搜尋,果然在菜場一角,見到了文老。

所謂一回生,二回熟,這一老一少見了麵,互相點頭微笑。

柳明自然地蹲在文老旁邊,看著魚簍裡的魚,說道,“文老,這每天都能看到您在這裡賣魚啊。”

文老笑道:“一把老骨頭了,除了釣魚,也不知道能乾些什麼。”

柳明感覺,自己與文老交談時,旁邊的那個切豬肉的膀大腰圓的屠夫,一直在盯著自己。他也不以為意,想想自己一個錦衣華服的青年,蹲在賣魚老頭的周圍,確實比較唐突奇怪。

“您的家用補貼,都靠這釣魚嗎?”柳明看著文老一身略舊的青布服,問道。

“這個嘛……”文老眯著眼睛,低頭看著魚簍裡的鮮魚,“倘若都能賣出去,日子確實會好過一點。”

話說到這裡,柳明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邊傳來抽泣聲,那位屠夫表情傷心道:“您這樣,何苦呢?”

這句話,顯得有些極其的突兀和奇怪,柳明見文老輕咳了一聲嗓子,那屠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也就沒有繼續哭下去。

柳明還來不及細想其中原委,遠處一個破鑼嗓子便咋呼道:

“讓開,讓開,收錢了,收錢了!”

遠處,一位刺蝟眼的小吏,歪戴著衙門的巾帽,有些熟練地走到各個菜販麵,將掛在腰間的錢囊打開。

“叮鈴咣啷”,小販們不得不將銅錢一個個投到他的錢袋中,看上去似乎早就習慣了這般。

“張爺……”一位年輕的賣豆腐的少婦哀求道,“我剛剛出來擺了兩天攤,這一文錢都還沒賺到,實在是家裡都揭不開鍋了。”

“是啊,張爺。”少婦旁邊一位賣青菜的阿婆求情道,“您老一天到晚吃香的喝辣的,就發發慈悲心,讓這位小娘子多賺幾天錢吧。”

那刺蝟眼小吏看著那求情的阿婆,臉色一變,啪啪,上前就是兩個耳光,打得那位阿婆眼冒金星。

見此,旁邊幾個菜販子看得怒火心中起,有人將扁擔拿在手中,猶豫了半天,又始終不敢動手,放了回去。

“乾什麼,乾什麼?你們賣你們的菜!”那刺蝟眼擼起袖子,指著那些菜農罵道。

他身子慢慢貼近那位賣豆腐的少婦,嬉笑道,“我說,吳娘,聽說你家男人出意外身亡了啊。”

那賣豆腐的吳娘,眼眶打著淚水應道:“是的。”

“這個,不收你錢也行啊。”那刺蝟眼色眯眯地打量著吳娘,並用手撥弄著對方的頭發,“你有什麼回報呢?”

那吳娘畏縮地不停向一邊退去,而那刺蝟眼小吏卻越貼越緊。

“住手!”

菜市內響起一聲清亮的吼聲。

柳明隻見那文老站了起來,氣得渾身顫抖,雙眼瞪如銅鈴,指責道:“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身為公門中人,卻這般欺辱百姓?”

“哦?”那小吏沒料到有人敢反抗。他轉過身來,看著那文老,昂脖道:“我他娘當是嶽州知州大人來了,原來是他娘一個賣魚的老東西……呸!”那小吏望地上吐了口口水,“老東西!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敢管到你爺爺頭上了?”

那文老氣得臉色發青,咬牙道:“一個不入流的小吏,敢公然霸市,欺男霸女,這嶽州的官吏還講不講王法了?”

那刺蝟眼小吏大笑道:“還嶽州的官吏?你這個老東西,管得還真寬啊。你怎麼不先管管你今天還能活著回家嗎?”

話還沒說完,那刺蝟眼小吏就從腰中摸出截短的水火棍。說是遲那是快,柳明欺身向前,抬起小腿,用足力氣,使勁朝那刺蝟眼小吏小腹處踢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