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一份大禮,智相,彆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驛丞沒想到,這一頓飯的功夫,柳明便解決了這修路的最大難題,而且是一箭雙雕。他越發覺得,這位柳家的小公子心思縝密,膽大心細,非常之不簡單。
他甚至開始考慮,將在這條通往吳縣的驛路上,給予柳家更多的傾斜政策。王驛丞覺得,自己年近不惑,既沒考中貢士,這驛丞恐怕也是要做到終老了。眼下,還不如攀著柳家這棵大樹,賺些銀兩才是實際。
當夜,柳明等人留宿山上,與山民同住。
黑夜中,放目四野,一片皆黑。
山上火把連成一線,山民們圍著篝火跳起了特色的舞蹈。
因為大事談定,柳明心裡也很放鬆,與山民一同跳舞,跳得大汗淋漓。
那米酒後勁十足,柳明倒是越跳越開心,到了最後,直到幾個山裡的窈窕姑娘向他投去含情脈脈之目光,這才意識到,再跳下去,估計要跳到洞房裡了,才匆匆回到房中休息。
這一夜,柳明睡得很沉。
第二日,他便隨王驛丞等繼續下山,丈量計劃修繕道路的方案。這泥土路不但要拓寬,而且為了避免雨後泥濘,全都要改成石板路。山路總計約十五裡,計二千四百一十六丈。
這是一個浩大工程,定下修繕方案後,柳明與王驛丞兵分兩路,一邊去采購鋪路石板石磚,另外一邊統計山民勞力數量。
柳明知道,離楊典史的婚期隻剩下兩個半月時間,這就意味著他必須要賺出一筆令人驚歎的財富,才能讓老爹在爭奪大掌櫃的幾率增高。否則,恐怕隻能從私奔與砍翻楊典史兩個方案中,選出一個了。
本來需要兩周的籌備時間,在柳明的緊催緊趕下,硬是縮短成了五日。
在一個清晨,吳縣大山腳下,聚集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王驛丞抽調了驛站大部分驛卒,來進行修路的協調與維護。
柳明自然被推薦成為修路的總指揮。所有人都認為,隻有他,能夠協調這麼多彪悍的山民。
柳明自然也不廢話。他站在大岩石上,手擴成喇叭狀——幾句簡潔的開場白,幾句美好的願景,便宣布這修路工程開始。
在柳明的一聲令下,鐵牛帶著那些山民,拎著鐵鎬,背著竹簍,喊著號子,開始挖石鋪路。
雲霧漸開,陽穀直射山林,映得到處金光一片。
山民們,個個赤著上半身,露出結實的肌肉,揮灑著汗水,賣力地揮舞著鐵鎬。
柳明站在山腳下,看著這開山修路的人龍,心中生出一種自豪感。前一世,他隻不過是一個高級白領,做得不過是為產品設計一些廣告標語而已。無論領導如何表揚自己,他也知道,自己不過是做了些彆人都能做的事情。
而如今,他能切實到,這山路修繕完畢後,對於這山上幾千山民的巨大影響,甚至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而那些驛卒,在王驛丞的授意下,也對自己尊敬無比。柳明雖然還未參加科舉,未有功名,卻感覺那些驛卒對自己,比對那些舉人還要尊敬。
至於規模數量,現如今,指揮幾百人修路,更與前世帶領一個小組做項目是天差地壤之彆。
柳明心中感到一種滿足。
開山修路的工程,比預想的要順利許多。本來預計一個月的工程,結果大半個月就完成了十之八九。讓柳明沒有想到的是,那連接吳縣的一段路,許多吳縣的縣民們等帶著工具趕來幫忙。
這些吳縣的縣民,受困於山路幾十年,聽到官府終於開始修路了,自然欣喜萬分,都恨不得路能夠早些修好。
柳明這支修路隊伍,在吳縣遇到了空前的禮遇,家家戶戶都帶著乾糧與酒水,跑到路邊慰問修路隊。
吳縣的民眾,年輕力壯的,幫著挑石鋪路,垂髫小兒,在旁邊鼓勁加油。連那大姑娘小媳婦,也都擔著避暑的涼茶和西瓜,送給三伏天修路的民壯。
“草民,叩見大人。”
撲通一聲,幾個老兒在柳明麵前跪了下來。
柳明嚇了一跳,他連忙扶起幾位老兒道:“老人家,何出此言啊?我哪裡是大人?”
“大人,小老二剛剛聽說,您是這修路的總指揮,一定是官府裡的大人。我們吳縣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修路,多謝大人!”幾個老兒激動得涕淚縱橫。
“王叔,您給說說……”柳明真覺得自己消受不起了。
王驛丞在旁邊,笑眯眯地捋著胡須,對柳明調侃道:“大人果然是吳縣百姓的福音啊。”
柳明苦著臉,連王驛丞你也調笑我。
王驛丞這麼一說,那幾個老兒更是長跪不起,咣咣磕了幾個響頭。
修路完成那天,柳明幾乎是在簇擁和夾道歡呼之下,進入吳縣的。
看著這麼多人夾道擁簇歡呼,連王驛丞都慨歎:“怕是知州大人來了,也沒有這般禮遇。”
吳縣知縣常德貴,站在破敗的縣城門口,笑眯眯地迎接著柳明等人。
“卑職恭迎州府各位大人。”瘦瘦黑黑,看上去有些營養不良的知縣常德貴,恭敬作揖道。
柳明之前已經被當做過大人了,這次反應還算正常,他看了一眼王驛丞。
王驛丞哈哈大笑:“常大人,這次的確是有州府的同僚,協助修路,不過呢,這真正出錢的金主,可是這一位……”他指向柳明。
“哦?”常德貴眉頭一抬,撫須笑道:“不管是誰,都是我們吳縣的恩人。請各位隨我進城。”
前麵差役鳴鑼開道,柳明等人慢慢進了城。
進了城,柳明這才發覺,這吳縣果然是深受山路險阻之害,簡直沒有一個縣城的樣子。一路觀看,隻見屋宇殘毀,人民稀少,街市冷落,縣民多衣衫襤褸,麵有菜色。
常德貴一邊走,一邊介紹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怕丟這老臉。青州乃是貧瘠之州,州府官銀常有不足。這吳縣更是貧困之至。我這知縣當得也是無奈。”
柳明邊走邊看,見大半房屋破舊無人,心想,這哪個是縣啊,頂多是個鎮啊。
“可是……知縣大人,這物價倒是奇高啊。”柳明看著路邊的飯鋪街市。
那常德貴無奈說道:“沒辦法,吳縣交通不便,山路險峻,凡是能夠運到這裡的貨,都是商戶爬山涉險,不避猛獸,拿命換運抵的。這自然要加上不少價。可是,咱縣裡又窮,隻能變成惡性循環。物價奇高,可是縣民又窮。賺來這點錢,怕是連飯都吃不飽。”
柳明心想,怪不得這縣裡人口稀疏。物價奇高,交通又不便,若是但凡有些出路,誰願意住在這裡?
傍晚,知縣府內,晚宴上。
常德貴一身閒服,舉起酒杯,對著柳明笑道:“原來,這解決了我吳縣多年以來的通行問題的,是費縣的柳家。好!柳公子,我敬你一杯!”
柳明接過酒杯,說道:“常大人,我也問一聲,這通往吳縣的通行如此重要,為何縣裡連三千兩都拿不出?”
“彆說縣裡……你去看看州府的驛路……”常德貴無奈地搖頭道,“這事情,王驛丞比我更清楚。”
王驛丞歎了口氣,看著柳明:“柳賢侄,你彆覺得官府多有錢,能把官員的俸祿發下來就不錯了。那州府的驛路,也是磕磕絆絆的。青州既不是邊陲重鎮,良田畝產也排在末位,真是爺爺不疼,姥姥不愛。除此之外,還要均攤那澶淵之盟獻給遼國的歲幣,任務重的很呢。”
“是啊,而且就修路而言,就算我從府庫擠出些銀兩,願意牽頭修路。”常德貴接口道,“那山民也不答應啊。跟咱們鬨,說是咱們斷了人家的財路。你也知道,我們吳縣的公差衙役,入編沒入編的,加在一起就一百多人,那山民可是幾千人呢,誰願意得罪他嗎?這一鬨,這修路的事情,又泡湯了。我是沒想到啊,柳公子,你把那些山民收拾得如此服帖。人家反過來幫你修路……”
“柳公子……的確是有些手段。”王驛丞笑道。
“有什麼手段?”柳明謙虛直言道,“柳某也隻不過是想賺些錢而已。”
“不,不。”常德貴喝得麵色發紅,神情有些激動道,“柳公子,你們柳家,跟那些隻知道蠅頭小利的黑心商販不一樣。那些商販,隻知道賺我們吳縣百姓的錢。可是你們不一樣,你們舍得花本錢,沒賺錢,先墊錢,為我們吳縣百姓造福造利。我常某人,在此十分感謝諸位。”
柳明看著常德貴感激的樣子,心想這交通不便的問題,估計早就成為了這位知縣大人的心頭大患。
“這是柳某分內之責。柳明身為青州人士,若是能為吳縣百姓做些貢獻,也是樂意。”柳明客氣道。
“好!”常德貴一拍桌子,點頭道:“我常德貴要重謝於你。你是做藥材生意的,是嗎?”
“正是。”
常德貴頭一偏,說道:“來啊,傳我命令。”
兩位官差立即伏地於前。
“這今後,吳縣內的藥材醫鋪,隻許柳家經營。其他諸家,若要販賣,皆需要衙門報備。”常德貴大聲說道。
柳明一聽,心裡掩飾不住的激動,立即起身作揖道:“柳明多謝大人。”
實在是不能怪柳明激動沒有城府,隻是常知縣這份大禮,送得實在是慷慨。自己原先這柳家,在那費縣,也絕對不能夠壟斷,還要跟諸多中小藥鋪醫堂競爭,頂多是多擁有些市場份額而已。
而自己,眼下,卻擁有了整個吳縣的藥材市場,還有知縣大人替自己把門。
相比之下,自己之前用的三千兩銀子,可是花得太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