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丸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天降孤星,爆笑穿之偷心妖妃,迷你丸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幸的是,湊得太近,以至於我要抬著頭才能看到朱棣的臉。

雖說還沒有到抬頭隻見下巴的地步,但是也吊的我夠嗆。

我學著他的樣子瞪著他:“你該不會是想要把我交出去吧!你可彆忘了我們的約定,無論如何你都要保我周全的,現在竟然相信一些江湖妖道的話...”我趕緊自保,這時候真是怕朱棣翻臉不認人,我雖然對他的為人不了解,但是看他平日裡黑著一張臉鐵麵無私的樣子,我還真有隨時被他大義滅親的危險。

而且我跟他非親非故,現在是他老子朱元璋要怪罪到他的頭上來了,我還不乖乖地成了替罪羔羊。

“等等!”我突然想到,這件事情有些複雜,為什麼是黃子澄來稟報朱棣這件事情?黃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讀,將來他會提議允炆削藩,將朱棣趕儘殺絕。後來在朱棣稱帝之後,黃子澄也落了個肢解而死的下場。這怎麼看來黃子澄也不會是朱棣這一掛的啊?為什麼朱棣有難,黃子澄會立刻派人來通報,並提醒他做好應對之策。

“你還有什麼好說的?”朱棣鳳眼看著我:“如今也不是本王不護你,我雖知你不是徐淩兒,但是府裡的人都不知。眾人隻知你死而複生,還有傳聞你妖邪附身。現又有道士指出有孤星在本王府中,眾口難掩。”

“為什麼王爺覺得那個妖道是衝著我來的啊,他隻說孤星在燕王府,又沒說孤星是我。也有可能是有人看燕王殿下你不順眼,買通了妖道借瘟疫之說要將你處之後快啊。於其現在討論怎麼把我交出去,倒不如想想萬一那臭道士指著王爺你說你就是那個天煞孤星的話要怎麼辦吧?”

“本王怎麼可能會是什麼天煞孤星!”他聽了,一皺眉,一股怒火不由得從兩肋一下竄了上來了。

“好好好,你不是。可是我也不是啊!”我也很莫名其妙地就被叫做孤星了,我也很冤枉的好吧。

徐妃姐姐匆匆趕來:“王爺!皇上的聖旨到門口了,王爺快去接旨。”

朱棣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黑著臉不說話的樣子很恐怖,快步走向王府大門。

當我被姐姐一同帶到門口後,才看到了傳說中的“太監”!

對,是真的太監!

首先我絕對沒有那什麼歧視,我隻是好奇,就像第一次見到朱棣的時候一樣好奇。

一個年紀稍微大點的公公,擺著高姿態等在了門口,四周還圍著三個年輕點的小公公。

“皇上有旨,請燕王殿下跪下接旨。”那公公的聲音果然如電視劇中的一樣,尖細地有些刺耳。

我見朱棣恭敬地跪在了門口,眾人也迅速地下跪,我在徐妃姐姐的拉扯下也極不情願地隨著眾人跪在了門口。

門口生硬的時候跪的我膝蓋跟小腿麵生疼!自從來了這大明之後,還是第一次給人下跪,準確地說,這是我自出生以來,第一次給人下跪。就連當初要磕頭拜師的時候,我也抱著師傅的大腿不肯跪,揚言跪了會折壽。

公公低頭看著眾人道:“傳皇上口諭:燕王帶家眷速速入宮,不得有誤,欽此。”

朱棣劍眉含怒,對著我冷笑道:“你害怕了嗎?”

“我害怕什麼?”是帶所有家眷,又不是帶我一個人,我有什麼好害怕的。

“記得在皇上麵前要謹言慎行,要是出了什麼差錯本王也保不了你。”

你是怕我拖累你吧?哼。

說真的沒在怕是假的,我也不是白癡,剛才黃子澄才剛剛差人來通傳過,如今朱元璋就下口諭要朱棣攜帶家眷入宮,難道真的是要讓妖道看看誰才是天降孤星嗎?

“...”難道我真的是天煞孤星?我已經開始自我懷疑了。

“速速隨本王一同入宮麵聖。”今天朱棣已經是第二次進宮。

燕王府門外等了一排的轎子,朱棣,徐妃,榮妃,錦妃,璃妃,還有朱高熾、朱高煦,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朱高煦,他才六歲,看上去已經很機靈了,跟在他的哥哥朱高熾胖胖的身子後麵,上了最後麵的一輛大馬車。

徐妃姐姐喚我過去同她一起坐,我跳上了馬車小胖子朱高熾就一臉興奮地看著我,喚我小姨。

我也露出慈愛的表情看著這還算可愛的小胖子。

“哥哥,小姨真的像哥哥說的那麼有趣嗎?”天真的朱高煦一臉好奇地望著我。

調皮的朱高熾一下子蒙住了弟弟的嘴巴:“不準胡說。”

轉而對我說道:“小姨,弟弟胡說的。”

哼哼,小胖子背後沒少說我壞話吧。

我也不去責怪他,笑眯眯地看著他,一副偽善大姐姐的樣子。

很快,我們的轎子從東華門進了皇宮。

以前我也來過這“明故宮”的遺址,但是就現在這樣一看,差彆真的很大,600年前的明朝皇宮更加富麗堂皇。

相比之下,這裡比北京的紫禁城要小得多,不過紫禁城是仿著南京明故宮而擴建的。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稱帝,以應天府為南京,開封為北京,設了午門左右兩闕,在奉天門左右增加了東西角門,並增建文華殿,武英殿等建築。

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奉天殿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師,朱棣即位後仍居於南京皇宮中,但同時下令以北平為行在,準備遷都。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建成,次年朱棣遷都北京,此後南京宮殿不再使用,但仍作為留都宮殿,委派皇族和內臣管理。

這座大明王朝的國都,僅曆洪武、建文、永樂三朝50餘年。

我探出頭去,看到坐落在樹叢中的宮殿,露出一個個琉璃瓦頂,恰似一座金色的島嶼。

華麗的樓閣被華清池池水環繞,浮萍滿地,碧綠而明淨。

那飛簷上的兩條龍,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

這座碩大的建築,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簷殿頂,顯得格外輝煌。

這樣一座富麗堂皇的明故宮,將在幾年後被遺棄。

因為南京故宮修建時注意了風水的問題,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但是由於選址的局限,內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雖然采用了打入木樁,巨石鋪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後仍然出現北部地基下沉的問題,宮殿地勢前高後低,風水不吉。

此外內宮在下雨時容易形成內澇,排水不易。同時宮城離外城過近,戰時不易防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類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