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二章 誰為晉王師,大唐魔術師,冰雨江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蕭禹歎了口氣,對岑文本說道:“岑大人,蜀王殿下內心可還是恨著我們的啊。這麼多年了,他還一直恨著我們背叛了他,雖然有楊妃娘娘一再告誡他,讓他原諒我們,相信我們,可是蜀王殿下卻根本就聽不進去,心中對咱們背叛他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這次蜀王殿下能夠返京,岑大人和我們南方士族都是費儘氣力的,可是蜀王殿下至今都還在怨恨著大人和我們南方士族。如今岑大人的謀劃,已經初見效果,岑大人您看,咱們要不要把咱們的謀劃告訴給蜀王殿下?蜀王殿下一直仇恨咱們,這也不是個辦法啊。”

岑文本滿懷感慨的擺了擺手說道:“行百裡者半九十,如今還不是將咱們的謀劃,告訴給蜀王殿下的最好時機啊。等太子承乾、魏王李泰都廢了之後,蜀王殿下成功繼任儲君之後,咱們再把咱們這麼多年的謀劃告訴他吧。當年,咱們離他而去,轉而支持魏王李泰的時候,他還是個孩子啊,這恐怕是他一生之中,經曆的最大的一次挫折,最大的一次背叛了,他對我們心中有怨恨,心裡苦,我們也應該理解啊。真相總有大白於天下的一天的,等他繼承了儲位,承繼了大統,我相信他會理解我們的背叛,理解我們的苦心的。”

蕭禹陷入了沉默,良久後,方才繼續開口說道:“岑大人,蜀王殿下的學業,十分的優秀,岑大人為蜀王殿下暗中精心挑選的幾位師傅,都是以經世學問聞名天下的,雖然各自所學繁雜,但是卻對治國,十分有益。這張玄素,由於楊妃娘娘的親自去請和我南方士族的暗中扶持,張玄素也決定出任蜀王殿下的師傅了。隻是,對於張玄素這個人。我這心中卻尚有疑問啊。張玄素是前隋廢太子楊勇的師傅,也是我大唐息王建成的師傅,他已經教壞了兩個太子了,岑大人。我們再讓他做蜀王殿下的師傅,會不會他再把蜀王殿下教壞了啊?”

岑文本緩緩的開口說道:“蕭大人過慮了。這張玄素學問還是不差的,不然也不會被前隋文帝、我大唐太上皇都看中,出任前隋廢太子楊勇、息王建成的師傅。張玄素所學、所教都是‘內王外霸’的治國學問,在內施行仁政。滿足國內百姓的需求,對外施行霸術,打壓分化拉攏諸國,可謂是最好的帝王之學,也最適合聰穎果敢的蜀王殿下學習,至於前隋太子楊勇被廢,那是因為楊勇的對手是有才無德,心思狡詐的前隋煬帝楊廣,前隋文帝又偏信自己的皇後——孤獨皇後;息王建成被殺,更是因為息王建成碰到了英明神武的我大唐皇帝陛下。這都是他們的命數,與張玄素無關;再說了一個良醫,哪一個手底下沒有治死過幾個人呢?依我看呐,這張玄素已經教過兩個廢太子了,他教授儲君的經驗,應該是如今整個天下最獨一無二、最豐富的了,他作為蜀王殿下的師傅,我覺得是最合適不過的啊。我相信,他一定會用心教出一個最出色的、最成功的大唐儲君,大唐皇帝的。蜀王殿下也必將成為讓他張玄素一生引以為傲的的最優秀的學子。成為我大唐最優秀的帝王的。”

蕭禹沉思後,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太極宮,大唐皇帝李世民對太監總管王富貴說道:“去替朕查一下。晉王李治除了他自己的宮殿,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裡?接觸的最多的人是誰?”

“是,陛下”。王富貴躬身領命,離去。

晉王李治在弘文殿的舉動,太出彩,太另類了。當弘文殿的所有學子都深受孔穎達、於世寧這些當世大儒尊崇儒學理念,深深影響的時候,隻有晉王李治一個人懷有治國安民之理念、見識,這太令人懷疑了。如果晉王李治不是天縱奇才的話,那麼就隻有一個解釋,有人在暗中教授李治治國安民的知識,在暗中培養李治,在教導李治,李世民想知道這個教導李治的人,是誰?

弘文殿內,李治先是隱忍不發,之後以靜製動,後發製人的處事方式,讓李世民感到異常的熟悉,他內心裡猜到了一個人,但是他卻不敢確定,他讓太監總管王富貴去查晉王李治接觸最多的那個人,查暗中教授晉王李治知識的那位師傅,也是想印證自己的想法,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判斷。

半個時辰後,太監總管王富貴返回了太極宮,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稟報道:“回稟陛下,據老奴查證,晉王殿下除了回自己的宮殿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大安宮,每天下學後,都去大安宮,而接觸最多的人是.......”

李世民開口道:“是太上皇對嗎?是太上皇一直在暗中傳授李治治國安民的知識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對嗎?”

王富貴吃驚的看著大唐皇帝李世民,點頭說道:“回稟陛下,正是太上皇每日在詢問晉王殿下的學業,傳授晉王殿下知識。”

李世民緩了口氣,激動的說道:“是太上皇,確實是太上皇啊。朕的判斷,沒有錯。隱忍不發,以靜製動,後發製人,心有大局,心有戰略,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不在乎一兩場戰爭的失敗,隻關心戰略的布局,關鍵點的落子成敗,這是天下最高明的戰略大家、權謀大家,太上皇的慣有的為人之道,處事方式啊。如此熟悉,如此明顯,朕怎麼會看不出來?會認錯呢?”

之後,李世民就陷入了沉默。良久的沉默之後,李世民滿懷感慨的說道:“太上皇為何會暗中傳授雉奴知識呢?是太上皇也看出太子承乾、魏王李泰都挑不起我大唐江山社稷這千斤重擔嗎?太上皇認為,雉奴可以挑起大唐江山社稷這副重擔嗎?是啊,雖然雉奴尚且年幼,比蜀王李恪年齡上,要小很多,但是雉奴畢竟是朕的嫡子啊,德行才學也是十分出眾啊。”(未完待續。)

PS:一天兩更,從不間斷,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