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五十章 缺一位儲君啊,大唐魔術師,冰雨江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就在這時,一向以知書達理、勤奮好學聞名朝野的越王李貞站了起來,說道:“孔師傅,我也認為漢文帝、漢景帝是無德無義之君主。漢文帝逼殺了自己唯一的舅舅薄昭,漢景帝則在平定‘七國之亂’後,殺死了吳王劉濞(bi)等漢室宗親。自古‘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即使那些人有錯,漢文帝、漢景帝也不能如此刻薄寡恩,苛待皇親國戚啊。”

孔穎達高興的連聲誇讚道:“越王殿下思慮深遠,看問題透徹,越王殿下如此見識,足以證明越王殿下天資聰穎,學習勤奮啊。”

而弘文殿偏殿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卻唉聲歎氣道:“孔穎達一代大儒,尊崇儒家,而摒棄、隨意指責其他各家學說。這麼多我隴右李氏皇族子弟向他學習,小小年紀竟然被孔穎達教導的,隻知滿口仁義禮智信,而不考慮現實,不考慮百姓社稷,他們這些子弟,以後可都是我隴右李氏皇族的棟梁、是我大唐的重臣,如此被孔穎達如此教導,以後豈不會誤了大事?”

弘文殿內的其他學子,也紛紛附和孔穎達對越王李貞的評價,表示要向李貞學習,唯有李治麵露微笑,不發一言。

待眾人都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之後,李治方才站起身,對孔穎達說道:“孔師傅,他們這些人所說都是錯誤的,而且是大錯特錯的。漢文帝、漢景帝實則都是一代明主啊。

漢文帝、漢景帝當政的時候,漢朝剛剛經曆過多年的戰亂,民生凋敝,百姓內無餘糧,外有衣食之憂,此時為政者,自當施行道家無為而治之術,行休養生息之舉,我認為他們當時的施政並未不妥,實則十分英明。”

李治的話。讓弘文殿偏殿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頓時眼睛一亮,不由得連連點頭。

李治繼續說道:“孔師傅,儒家學問雖好,可是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必須用儒家理念治國的。而應該因事因地因人,根據情況的變化,而有所選擇。

正如漢文帝、漢景帝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吃飯、穿衣問題。而不是和他們講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理念,而當百姓們生存問題都得以解決的時候,能夠吃得飽,穿得暖的時候,此時再和他們講儒家仁義禮智信這些理念,他們才願意聽,那時候,才是儒家昌盛的正當其時啊,而曆史上一代雄主漢武帝,就是這樣做的。當國富民強之後,漢武帝就采用了一代大儒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理念,推廣至全國,用以約束百姓們的言行。

至於漢文帝逼殺自己唯一的舅舅薄昭,漢景帝誅殺起兵反叛的吳王劉濞(bi)等漢室宗親,則更是功大於過,有利於社稷的。

一個君王,心中裝的應該就是江山社稷,為了江山社稷安穩。老百姓生活安寧,其他的都是可以放棄的。漢文帝的舅舅薄昭,仗著自己的身份,肆行無忌。屢屢違背大唐律令,行違法之舉,漢景帝時的吳王劉濞等漢室宗親,更是起兵反叛朝廷,威脅江山社稷,這些人如果還不除掉。那麼將朝廷律法置於何地?將江山社稷置於何地?將天下蒼生置於何地啊?‘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更是無稽之談,朝廷律法麵前,人人平等,豈能分什麼大夫、庶民呢?

更遑論,漢文帝、漢景帝的功績,他們施行休養生息之策,十餘年,整個漢朝國富民強,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戰事。文帝繼位之時,民生凋敝,老百姓流離失所,經常要為穿衣、吃飯而發愁,而國庫卻拿不出錢和糧食來救濟百姓。正是由於漢文帝、漢景帝一貫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到漢武帝繼位時,天下富有,老百姓衣食無憂,糧庫內的糧食也都堆滿了,錢庫內的銅錢也因為存放太久而導致串銅錢用的繩子都腐爛了。正是有了漢文帝、漢景帝多年積攢的這些錢糧,才成為漢武帝征討匈奴、平定四方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正是漢文帝、漢景帝的苦心竭力,慢慢積攢,才成就了漢武帝在曆史上的赫赫威名、赫赫武功。

因此,我認為漢文帝、漢景帝都是有大功於社稷,有大功於天下百姓的,是明君,是好皇帝。”

弘文殿旁邊偏殿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聽的連連點頭,他的內心裡十分認可李治對於漢文帝、漢景帝的評價,但是他的內心裡,卻有一些兒疑惑,李治一開始隱忍不發,讓其他人暢所欲言,之後以靜製動,後發製人的處事方法,卻讓李世民感到異常的熟悉。

弘文殿內,孔穎達則連連點頭後,卻搖頭生氣的對李治說道:“晉王你所說有些道理,但是卻有些狂悖啊。言論、理念、見識大膽、新穎,卻有悖(bi)於孔聖人的教誨啊。”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返回了太極宮,並單獨召見了孔穎達。

李世民對孔穎達說道:“以後,對於晉王李治,你不要總拿那套儒家理念來約束他。晉王李治的見識、理念、言論,朕還是十分讚同的,朕會持續關注他的學業的。”

孔穎達痛心疾首道:“陛下不可如此啊。晉王殿下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如果經常有我儒家理念約束,耳濡(ru)目染,那麼晉王殿下是完全有可能成為一位品行兼優的大儒的啊,接受萬人崇拜的啊。陛下,禁止臣用儒家理念對晉王殿下進行約束,那位害了晉王殿下,讓晉王殿下誤入歧途的啊。”

李世民嗤(i)之以鼻道:“孔學士,我大唐人才濟濟,還卻一位大儒嗎?你知道我大唐如今最缺的是什麼嗎?”

孔穎達不解的問道:“不缺大儒,缺什麼啊?”

李世民朗聲說道:“缺一位儲君啊,缺一位德才兼備,能夠在以後挑起我大唐江山社稷這副千斤重擔的大唐儲君啊。”

孔穎達頓時目瞪口呆,怔怔不敢再發一言。(未完待續。)

PS:一天兩更,從不間斷,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