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眾臣之首,大唐魔術師,冰雨江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久,侯君集就來到了立政殿。頂點小說,
太子承乾對侯君集說道:“潞國公,父皇被圍困在馬邑。孤準備親率駐守大唐帝都長安城的十衛大軍和輔國大將軍李靖統領的四衛大軍合兵一處,一舉救回父皇。潞國公,您覺得如何呢?”
侯君集麵露沉吟道:“太子殿下此舉確實是仁孝之舉。隻是如此一來,我大唐就要提前和突厥頡利可汗決戰了,如今北伐各項準備尚沒有完成,以舉國之兵倉促與突厥人決戰,萬一失利,則有亡國之虞(yu)啊!”
太子承乾毅然決然的說道:“潞國公,就算是冒亡國的危險,孤也要去救父皇!”
侯君集思索一番後,躬身對長孫皇後說道:“皇後娘娘,這打仗就如同打拳,首先自己得根基穩固,隻有自己的根基穩了,打出來的拳才有力道。如果自己根基都不穩,打出來的拳必然軟綿綿的,不會有任何的威力和效果。”
太子承乾懵懵懂懂。
長孫皇後卻明白了,她向侯君集問道:“潞國公,你的意思是說承乾根基不穩?”
侯君集回答道:“太子殿下畢竟年紀還小,不能服眾。如果太子殿下親率大軍前去馳援營救陛下,固然太子殿下是一片赤子之心,一片赤誠。可是萬一太子殿下離開帝都長安之後,這長安亂了呢?有些膽大妄為的人,趁機自立呢?到時候,我大唐皇帝陛下還沒有從馬邑城中救出,長安城內又有人自立,太子殿下又該如何自處啊?”
侯君集一番話,讓長孫皇後和太子承乾都是一驚。他們都知道侯君集說的膽大妄為,趁機自立的人是誰?
一位是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太子承乾的親弟弟,皇四子魏王李泰;另一位則是西宮楊妃的長子。大唐皇帝陛下的庶長子,皇三子蜀王李恪。
魏王李泰小名青雀,自幼聰穎,讀書甚好,文采飛揚,深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喜愛。而魏王李泰的背後,則是有整個山東豪族支持。無論是太上皇建國,還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上位,關隴貴族集團都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貢獻頗多。功勞甚大,因此獲得的政治回報、政治收益也是最大。現在關隴貴族集團又在關隴貴族主事長孫無忌的統領下支持太子承乾,又一次占得了先機。眼看著原本和關隴貴族集團並駕齊驅的山東豪族,由於先是支持瓦崗山魏國公李密、洛陽鄭王王世充、河北夏王竇建德,後又支持息王建成,連番選人失利,逐漸的被關隴貴族集團拉開了差距,實力損失頗大。眼看著關隴貴族集團即將獨占大唐朝堂,力壓山東豪族、南方士族集團。山東豪族決定不能再跟在關隴貴族集團後麵支持太子承乾了,而且他們覺得太子承乾性格過於仁弱,擔不起大唐的萬裡江山;太子承乾又過於依賴長孫無忌,過於依賴關隴貴族集團。因此他們轉而支持大唐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嫡次子,敏而好學,又深得大唐皇帝陛下寵溺,禮賢下士的魏王李泰。以求輔佐魏王李泰上位,在政治上翻身,得到巨大的政治回報。縮小與關隴貴族集團的差距。
而蜀王李恪的背後則是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統領的南方士族。整個大唐朝廷,誰都想不明白,一向足智多謀的岑文本怎麼會選擇支持大唐皇帝陛下的庶長子、蜀王李恪?李恪畢竟是庶子啊,在長幼有序、嫡庶有彆的大唐社會,庶子是沒有資格繼承整個國家、整個家族的基業的。蜀王李恪有什麼值得南方士族去投資的呢?莫非岑文本還真的以為蜀王李恪還有希望坐上大唐皇帝的禦座?還是因為岑文本看好蜀王李恪性格中又和大唐皇帝陛下一樣的英明果敢的性格?可是即使是蜀王李恪有英明果敢的性格又如何?庶子畢竟是庶子啊,即使是庶長子也不行啊。所有人都看不明白,也想不明白,但是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依然統領著南方士族,實實在在的在支持著蜀王李恪。
沉默良久後,長孫皇後向侯君集問道:“潞國公,你可有計策穩定承乾的根基?”
侯君集回答道:“回稟皇後娘娘,如今能夠穩定長安局勢的隻有一個人。那個人是我大唐社稷的頂梁柱,也是我大唐這艘巨船的壓艙石。隻有他在,我大唐才會安穩,太子殿下的根基才會穩固。”
太子承乾急忙問道:“潞國公,那個人是誰?”
侯君集緩緩的說道:“回稟太子殿下,那個人就是我大唐的百官之首,大唐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
“房玄齡?那個軟弱無能的房玄齡?”太子承乾疑問道。
自從大唐皇帝李世民接受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的建議後,將尚書令設為虛職,分設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統領六部之後。房玄齡、杜如晦就成為了第一任的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兩人配合,世人皆稱為“房謀杜斷,一代良相”。原本大唐皇帝大可放心,卻無奈杜如晦身體一直不好,時常臥病在床,大唐六部實則是由房玄齡一人統領,雖然大唐皇帝李世民十分信任房玄齡,但是經常借故,挑揀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敲打房玄齡,讓房玄齡時刻牢記自己臣子的本分,莫要有其他異想天開的想法。而房玄齡也是十分的配合,每次大唐皇帝李世民借故敲打他的時候,他就誠惶誠恐、渾身顫抖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認錯,並絲毫不敢逾越自己的職責。
因此朝堂之上,隻有像太子承乾一樣的愣頭青,才會認為大唐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在大唐皇帝李世民麵前,十分的窩囊,而一些知道其中玄妙的重臣,都明白房玄齡就是大唐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唐宰輔。大唐皇帝李世民經常敲打房玄齡,並不是大唐皇帝不信任房玄齡,而是出於對房玄齡的忌憚,而房玄齡的窩囊,也不是他真的窩囊,而是他對大唐皇帝陛下的一種示弱,一種證明,證明自己絕對不會統領百官和大唐皇帝作對,架空大唐皇帝陛下。(未完待續。。)
ps:一天兩更,從不間斷,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