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製衡,大唐魔術師,冰雨江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後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召回了深得民心的、大唐正三品山東道宣撫大使魏征,並提拔魏征為大唐從二品禦史大夫,負責監督、彈劾百官,參與朝政,又提拔長安被圍時,堅持原則,拒不按照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意思修改史書的大唐從三品起居舍人劉洎(ji)為大唐正三品侍中,頂替了已經致仕的封德彝的官職,統領門下省,負責審核、駁回大唐皇帝發出的詔令。
大唐帝都長安,皇宮弘文殿。
大唐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尚書右仆射、刑部尚書杜如晦和剛剛上任的侍中劉洎相對而坐。
房玄齡對劉洎說道:“自古君臣都是相互扶持、相互製衡的。因為有了製衡,朝堂才能穩定,整個天下才能安定啊。可是帝王莫不想大權在握,乾剛獨斷?臣子做大就會欺君,枉法,亂了社稷,帝王獨大,有何嘗不是會禍害百姓,危害社稷呢?之前,吏部考功司郎中、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上了一封奏折,進言取消了左仆射、右仆射的設置,拆分尚書令為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這無疑就消弱了相權,強化了的權利。這份奏折老夫是支持的,左仆射、右仆射、尚書令的職位確實是太招搖了,權力也太大了,之前數朝這些職位更多都是由皇室子弟,完全屈從於皇帝意誌的心腹擔任的,可是仍然經常有大臣弑君的事情發生,那種製度是不合理的。如今岑文本的一封奏書改變了君權弱,相權強的局麵,形成了君權稍強,相權稍弱的局麵。從長遠看,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但是咱們現在這位,卻是馬背上的,性格剛烈,血性十足。他還不能十分理智的控製好自己的情緒。腦子一熱,什麼事兒都敢做,做完之後,則會十分後悔。”
聽到此處。杜如晦和劉洎都是連連點頭。他們也都是十分了解這位隻有二十八歲的大唐的,他容易暴怒,血性十足,最能得到同樣熱血的軍隊、士卒們的擁護,是最好的大唐統帥。可是治國如烹小鮮,必須小心謹慎,一個一拍腦子就能做下的決定,那可是都會牽扯到天下萬民的福祉的,那會危害社稷,禍害蒼生的。
房玄齡頓了頓,繼續說道:“製度已經十分的合理,但是因為陛下的性格,我們就必須要對陛下形成製衡,不能讓陛下一拍腦子就做下的決定。走出大唐內廷會議。如此,負責審核、駁回大唐皇帝陛下的詔令的侍中之位,就顯得尤其的重要。”
說著房玄齡看了看尚書右仆射、刑部尚書杜如晦,然後又看向負責審核、駁斥大唐皇帝詔令的侍中劉洎說道:“我和如晦都知道你是一位十分有原則的大臣,我們希望你能擔起將大唐皇帝陛下一拍腦子做下的決定駁回的重任,我和如晦將統領所有大臣都會做你堅強的後盾的。如今唯有君臣相互製衡、君臣相互扶持,方能有利於我大唐社稷,有利於我大唐天下百姓啊。”
劉洎閉目沉思,片刻後,他睜開了眼睛。站起來,緩緩的說道:“劉洎願意依照大唐律法,堅持原則,忠於職守。按照房大人和杜大人兩位大人的安排,絕不讓陛下暴怒下發出的錯誤詔令,通過門下省。”
房玄齡、杜如晦都站了起來,對著劉洎拱手表示感謝。
夜晚,在房玄齡的陪同下,帶著禮部尚書崔乾、兵部尚書盧承慶兩位山東豪族新一任的主事登門拜訪剛剛上任的禦史大夫魏征。
分賓主落座後。鄭仁基向魏征說道:“魏大人娶的是我山東豪族的女子,我山東豪族不敢要求魏大人支持我山東豪族,隻求魏大人能夠適當的時候照拂崔乾、盧承慶這兩位出自我山東豪族的年輕後生。”
魏征麵露思慮,按照他的脾氣,他是最反感朝堂之上結黨營私的,可是如今的大唐朝局,關隴貴族、山東豪族、南方士族天下三大政治勢力,都有自己的政治需求,而朝堂則成為他們角逐的地方。關隴貴族主事長孫無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都是這天下不世出的絕世天才,山東豪族的崔乾、盧承慶雖然也是人間翹楚,但是比起長孫無忌和岑文本則相差甚遠。如果不幫山東豪族,朝堂上獲得不了的利益,他們肯定會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得他們的利益,例如戰爭、例如兵變或者是擁兵自立。如果不是通過大唐朝堂,而是通過了其他途徑求取他們的利益,這對山東豪族不利,對於大唐社稷來說,也是十分的有害的。
魏征抬頭看了看陪同鄭仁基他們一同前來的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
房玄齡笑容滿麵的說道:“玄成(魏征的字)啊,我們不管怎麼說,可都是人家山東豪族的女婿啊。適當幫襯崔乾、盧承慶他們,雖然有結黨營私之嫌,可是並沒有讓你選擇站隊啊,你和山東豪族之間,也沒有利益交換。再說了適當照拂崔乾、盧承慶他們也是有利於我大唐朝局穩定,社稷安穩的好事嘛。難道你為了沒有結黨營私之嫌的些許虛名,就不顧大唐的社稷嗎?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為了大唐的社稷,些許虛名損傷,還要在乎嗎?”
魏征麵露沉思,片刻後,答應道:“好,我可以照拂崔乾、盧承慶,但是我有我的原則,隻要他們做的事,對大唐社稷有利,我就會全力支持他們。”
鄭仁基連忙帶著崔乾、盧承慶向魏征躬身行禮表示感謝。
太極宮,當玄甲軍統領翟長孫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稟報了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在弘文殿內向侍中劉洎所說的那番要求製衡大唐的話,還有夜間房玄齡陪同鄭仁基、崔乾、盧承慶拜訪魏征時,所說的那番請魏征和他一起照拂崔乾、盧承慶的話。
大唐皇帝李世民聽後,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和忌憚,而是歎了口氣道:“玄齡做得沒錯,他是一心為我大唐社稷的。滿朝文武,最了解我缺點的人,還是玄齡啊。穩定朝局,維護朝綱、顧及社稷的大臣還是房玄齡最合適,他無愧於百官之首,國家棟梁,中流砥柱的稱號啊。”(未完待續。)
ps:一天兩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