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路援軍,大唐魔術師,冰雨江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兵部尚書盧承慶更是吃驚的向李玄問道:“為什麼?永安王為什麼不讓李靖統領大軍返回帝都長安,協同守衛呢?”
李玄緩緩的說道:“經過今日早朝陛下和眾位的精彩表演,我相信頡利現在他的內心裡,肯定在犯嘀咕。如今他也猜不透,我大唐帝都長安的真實情形如何。如果,我們現在急召李靖統領的九衛大軍返回,隻要李靖統領著九衛三十萬大軍進入關中附近,那麼必然會被頡利發現,到那時,頡利必然會明白,我大唐帝都兵力空虛的真實情況,他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強攻帝都長安的。我長安城如今隻有不到三萬軍隊,又怎麼能夠抵擋突厥四十萬大軍的強攻呢?再者,李靖的大軍被星夜召回,一旦突厥在某一險要處,設下埋伏,李靖統領的大軍必然會遭受重大的損失,甚至會陷入全軍覆沒的險境啊。李靖統領的九衛大軍,那可是我大唐幾乎全部的主力。沒有了軍隊,一個國家就沒有了脊梁,就沒有最起碼的安全保障,整個大唐就猶如無人之境,隻能任由突厥人肆意妄為了。”
大殿內,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圍魏救趙,圍點打援,這可是一代兵法大家孫臏的最擅長的兵法謀略啊。戰國初期,魏國勢力最大,軍事實力最強,就是當時的大國齊國也莫敢於之對敵,可是魏國的廟堂卻犯了糊塗,不合時宜的妄圖通過滅國戰爭,統一天下。齊國被迫卷入戰爭,孫臏成為了齊軍的軍師,他沒有和魏國硬碰硬,也不敢和魏國硬碰硬,而是兩次選擇了圍魏救趙的謀略,攻敵所必救的魏國國都大梁,引敵來援,然後於險要處設下埋伏,一舉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兩次大戰,魏國六十萬大軍死傷殆儘,統帥龐涓自殺,魏國也由戰國第一強國,淪為了二流國家,從此一蹶不振,被齊國超越,最終被秦國滅亡。
如今大唐的形勢與戰國初年魏國的形勢何其的相似,一旦李靖統帥的三十萬大軍有失,突厥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恐怕整個大唐也會徹底沒有翻身的機會了,隻能任由突厥肆意掠奪,隨意攻取,直至滅亡了吧。
所有人都是眉頭緊皺,似乎都看不到一丁點兒的希望。
兵部尚書盧承慶無奈的說道:“難道我大唐就真的隻能靠這三萬大軍死守長安孤城了嗎?我大唐朝廷隻能束手待斃,毫無辦法了嗎?我大唐天下,隻能讓突厥人肆意奔馳,胡作非為了嗎?我大唐的子民就隻能飽受突厥人的蹂躪和殺戮了嗎?”
大殿內所有人都神情沮喪,一股悲觀的情緒在大殿內蔓延。
李玄看了看眾人,對著表情嚴峻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說道:“陛下,其實我大唐帝都長安根本就不需要救兵,我們的人數要比頡利多得多,軍隊也比頡利多得多。”
李世民詫異的看向了李玄,確認他沒有說胡話之後,急忙問道:“我大唐軍隊從何處而來?”
李玄回答道:“在我大唐帝都長安附近,我們至少有兩路援軍。”
“兩路援軍?”所有人都麵帶驚喜的看向了李玄。
李玄繼續說道:“第一路援軍,就是我關隴地區的數百萬大唐百姓。自古關隴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百姓尤耐苦戰,隻要我大唐朝廷派出得力之人,進行組織,數日之間,我大唐就可增加兵員數百萬之眾;第二路援軍?”
李玄環視了在場眾人,眾人都看向了李玄,期待著李玄的分析。“第二路援軍,則是突厥的突利、契必何力統領的十七萬大軍?”
所有人都驚訝道:“突厥人?突利、契必何力統領的大軍是我們的第二路援兵?”
李玄肯定的回答道:“對,就是突利、契必何力他們統帥的大軍。眾位請想一想,為什麼頡利通過隴右密道用了十天,他的心腹雅爾斤則更快,隻用了八點,而和他們一起出發的突利、契必何力他們卻用了二十天的時間都沒有通過?我認為,這是因為頡利可汗剛剛統一了**各部,突利、契必何力的人心並沒有歸附,再者頡利為人多疑殘暴,突利、契必何力如果早早到來,必然會被頡利派遣而出,和我大唐火拚,他頡利則可坐收漁翁之利。我大唐如今和突利、契必何力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大唐帝都被頡利攻破,頡利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除掉突利和契必何力。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我覺得隻要陛下派遣一心腹之人前去聯係突利、契必何力,兩人必定願意和我大唐合作,支持我大唐共同對抗頡利這頭餓狼。”
李世民用手撫了撫胡須,眼睛裡精光閃現。沉思良久後,他說道:“按照永安王所說,我大唐有突利、契必何力的十七萬大軍支持,又有數百萬大唐百姓擁護,既如此,我大唐又何必懼他頡利的二十萬人馬呢?隻是李靖統領的九衛三十萬大軍,一動不動,也太可惜了。”
李玄笑著說道:“陛下,是不想讓李靖他們閒著。我倒有有個好去處,既能不讓他們閒著,又能解我帝都長安的壓力。”
李世民驚喜道:“哦,有這樣的好去處嗎?永安王,快說。”
李玄緩緩的走到了一幅軍事地圖之前,把手指向了和幽州接壤的突厥國的廣大草原。
“草原?突厥境內?”李世民頓時眼睛一亮。
李玄朗聲說道:“這次,頡利是起傾國之兵南下的。他的四十萬大軍被牢牢的吸在了我大唐帝都長安附近。既然他敢威脅我大唐帝都,那好吧,我們就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他們打我們的關隴之地,我們就打他們的草原,打頡利位於定襄的汗帳,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打法,也是一種不要命的打法,狹路相逢勇者勝,就看誰先撐不住,誰先膽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