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泡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9、突厥撤兵,大唐改革家,可樂泡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在突厥人的營帳裡麵,突厥人看著遠處駐紮下來的天節軍營帳,然後心裡麵後悔不已。當時自己為什麼不趁早攻城,或者是主動提出要對方用金錢來換取自己退兵,這樣不是很好嗎?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現在人家有了十萬的天節軍作為援兵,這樣人家李世民也都不會願意繼續花錢買和平了。花錢買和平這種事情在曆史書裡多難聽啊,所以如果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這麼做可以,丟臉還沒有那麼大。可是如果在自己實力充足的情況下花錢買和平,那恐怕也真的是要丟臉上千年了。宋朝和清朝在自己占據優勢的情況下花錢買和平,這個也就是被人罵了無數年的朝代。作為李世民這個死要麵子的皇帝,他怎麼可能做出這種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還花錢買和平呢?這個顯然不可能的。
“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麼辦?那個李世民如此不講信用,說好了他們願意用國庫的錢財來換取我們退兵的,可是現在他們援兵來了,居然就不講信用的不認賬了。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頡利怒道。
可是頡利根本沒有聽說過一句經典的話,那也就是協議就是用來撕毀的。在自己實力不足的時候,那被迫簽訂了出賣國家利益的協議,那自然無話可說,誰讓自己實力弱小呢?可是現在大唐的援兵來了,再加上突厥人都是騎兵。不擅長於攻城,李世民的兵力壓力已經降低到了最低點,那李世民憑什麼還要繼續答應用錢財來換取和平?反正這次戰鬥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於大唐這邊了。那李世民自然沒有必要選擇妥協。
雖然之前李世民是答應了突厥人,可是現在李世民實力足夠了,那這個協議馬上也就可以撕毀了。反正這個也就是政治了,政治上的合約那是必須要有自己自身實力作為保障的。如果你弱小了,那你也就不要指望強國會繼續遵守條約。至於什麼信譽什麼玩意,這個東西幾塊錢一斤?李世民一個高級政客,絕對不折不扣的政治家。節操早就喂狗了,所以這種撕毀條約的事情不會在意的。反正如果沒有吧節操喂狗的精神準備。那你也就不要當一個政客,更不要當一個皇帝,不然你是當不久的。
“可汗,我們現在可是真的進不去。退不出了。我們這次出兵,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最後居然落得這一個下場,真是太讓人無話可說了。這個也許是天不佑我們大突厥,所以我們還是儘快退兵把!”趙德言說道。
可是突利馬上說;“趙德言,當初勸說我們出兵的是你,可是現在還是你在這裡勸說我們退兵,你到底是什麼玩意?你這個反複無常的小人,居然這個時候讓我們退兵。我們這次損失了多少人力物力。我們突厥可是被羅藝昂家夥盤剝了很久,我們犧牲了大量小部落的利益換取和羅藝的支持,這才能夠有此機會攻破長安。才能夠把損失的東西賺回來。可是現在你居然勸說我們退兵,你這個到底是何居心?”
可是趙德言苦笑,說:“此一時彼一時,不能夠用過去的方法來衡量了。現在人家有十多萬軍隊,那我們根本不可能能夠攻破他們長安了。”
“那你不是說我們隻要兵圍長安,那大唐各地諸侯不但不會過來支援。反而會靜觀其變嗎?到時候,長安沒有了援兵。那這樣我們也都可以安穩的攻城了嗎?”
“不行了,現在長安有了十多萬大軍了。傻子也都知道大唐不會亡國。那些各路諸侯也都會死了這條心,不敢會有膽子有野心了。各路諸侯這個時候都知道大唐滅不了,然後他們都會趁著這個機會馬上派兵過來,希望能夠獲得一個救駕之功,這樣為自己將來獲得好處。哪怕他們自己不想來也都不行了,到時候大家都來救駕了,你卻不去救駕,那皇帝雖然未必會記得誰去救駕了,可是那些誰沒有去救駕的人,那一定一眼就看得出來。”趙德言說道。
趙德言說這話果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場現實,領導病了你不去探望,那領導雖然未必記得起誰去看望了,可是誰沒有去那一定是一眼也就看得出來。如果說過去大唐長安被圍攻,兵力不足,再加上大家對於大唐的歸屬感並不強烈,這樣他們也都未必會去救駕。這樣大家也都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可是現在大唐首都長安穩如泰山,那這樣各地諸侯肯定會希望能夠趁早過來救駕,然後獲得一個救駕之功,然後獲得以後的皇帝重視。哪怕皇帝不認識他,可是也都必須要去救駕,不然到時候你讓新皇帝怎麼看你?你沒有去救駕,人家到時候一眼也就看得出來,所以那個時候才是最悲劇的了。
而中央實力強大,然後這樣必然會帶來很大的虹吸效應,然後讓更多彆的地方實力派派出軍隊去救駕,這樣長安的軍隊會越來越多。
“可汗,我們還是趕緊撤兵吧!我們如果不撤兵,那可能接下來長安的部隊越來越多,這樣對於我們非常不利啊!何況我們也都不擅長攻城,如果攻城必然會損失巨大,這樣我們根本可能有效的攻城。而他們都是步兵,擅長於守城,這樣我們兵力不占優勢啊!”趙德言說道。
可是頡利還是說:“我們能不能夠想辦法殲滅他們天節軍?如果他們天節軍想要進入長安城裡麵,那我們可以趁機偷襲。隻要我們偷襲,那他們十萬大軍都會徹底混亂,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趁機大局殺戮天節軍?如果能夠如此,那我們這次還是有機會翻盤的。”
頡利還是不甘心。不甘心這次自己什麼也都得不到也就要撤退,這個不是一個可汗應該做的事情。哪怕隻是獲得財富,那也都是可以了。可是一旦二十萬大軍出動,什麼戰果也都沒有獲得也就要被灰溜溜的離開,這個羅藝怎麼可能受得了?所以他必須要想把那法打敗李世民,這樣才能夠逼迫李世民簽訂城下之盟,然後拿出大量財富回去跟突厥人的部落交差。
不然如果什麼都沒有獲得,那非常有損於可汗的威望。而在草原上,不像是中原有那麼一套倫理道德。在草原上都是靠著威望取勝的。一旦一個領袖沒有了威望,按誰都可以來挑戰他。奪取領袖的位置。這個也就是草原的殘酷,一旦一個失去了威望的領袖,那結果也是非常淒慘的。所以頡利必須要維護自己的威望,這樣才算是維護自己的權力地位。
“命令士兵。用螞蟻搬家的方法來進行讓外麵的士兵入城,不能著急,必須慢慢來!”張超喊道。
張超在長安城裡麵指揮天節軍進入長安城裡麵,而每次進城不過是一千人左右,並且幾乎半個小時才會有一批人進城。天節軍一共七萬多人,大概要分成七十多個批次才能夠逐步安排進城,這樣讓他們能夠保證不會出現意外。不然如果十萬多人一起擁擠在城門外麵,然後到時候隊形全部散亂完了,那個時候突厥人趁機進攻。那可真的是悲劇無比了。雖然張超沒有係統的學習過什麼軍事學,可是半渡而擊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
一旦十萬大軍擁擠在城門,那隊形必然會混亂。古代的通信調度指揮能力很差。根本不可能能夠有效的安排十萬人在一起進城。一旦幾乎十萬人擁擠在城門外麵,然後指揮不暢通,那這樣必然會帶來混亂。可是突厥人必然會趁著這個機會趁機二十萬大軍突然衝鋒掩殺,這樣差不多十萬的天節軍恐怕都要麵臨全軍覆沒的結果。所以為了避免這個結局,自然要避免這個惡劣的風險。
與其冒險進程,不如在原地進行防守。結成一個堅固的營寨。就在昨天晚上,因為趁著夜色趕工。然後終於把防禦工事修好了。這樣白天隻是留下少部分部隊也就足以能夠安排休息人,大部分軍隊都在休息。經過了十多天的急行軍,其實已經非常疲憊了,士兵需要休息。
不過,城裡麵的兩萬多唐軍也都不著急,因為他們有了幾乎十萬人的援軍。這天節軍的支援不但是有生力量的資源,更是一種士氣和信心的支援。如果沒有援兵,他們必然不敢直接和突厥二十萬大軍作對。可是現在有了足夠的援兵,他們也都敢主動的和突厥人作戰了。畢竟十多萬援兵是他們的後盾,他們不會輸的。而這樣天節軍的士兵可以安穩的休息,隻要休息幾天之後那完全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有生力量加入戰場。隻要有了這幾乎十萬天節軍,那長安守住已經不成問題了。甚至目前長安和天節軍的營寨,完全可以互為犄角,如果突厥人想要進攻一方,那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到時候另一方可以偷襲突厥人,這樣互相掩護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戰術常規的。
突厥人隻要不自己腦抽了,那也都不會選擇這個時候來進攻其中一方,不然他們很容易陷入兩線作戰,這樣更是不利。目前這個局勢的情況下,唐軍作為步兵隻要負責堅守也就行了,千萬不要試圖出擊,不然必然會被突厥人的騎兵弄死。不過李世民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步兵隻能夠依靠城牆來掩護。而張超也都不是什麼絲毫不懂軍事的人,他在後世昂信息爆炸的時代也都知道了在沒有火器的情況下,那步兵對抗騎兵是幾乎是作死的行為。在古代步兵對抗騎兵,那也就是結成陣型或者是依靠地形倆防守,絕對不能夠主動出擊。
“突厥人撤了!”突然有斥候大喊道。
“突厥人撤了!”“突厥人撤了!”……
很快,長安城和天節軍的軍營也都知道了突厥人撤退了的消息,這個讓大家也都感覺非常的激動。因為他們終於不用遭到突厥人洗劫,而這樣也都避免了很大的損失。
“這個頡利。倒也是果決,居然說走就走,沒有太多留戀啊!”張超說道。
這個頡利能夠在那麼快的時間之內做了決定。選擇了撤退,那也都足以說明頡利已經看清楚現在的局勢。如果是一些猶豫的首領,也許會遲遲無法下決心,或者是這個時候拚命進攻,那說不定也都可以攻克長安。可是頡利沒有,他沒有選擇放手一搏,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如果選擇全力進攻。那不知道會喲毿結果,也許會能攻克長安。可是這個概率太低了,還不到一成。而另一方麵是撤退,撤退能夠保證全部突厥士兵的安全,這樣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了。既然前進風險重重。撤退損失很小,那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也都是選擇撤退了。
而李世民這個新的皇帝,首先也都要來慰問一下天節軍。
“見過皇上!”天節軍主要將領一起說道。
“各位愛卿免禮,不用多禮。這次多虧了各位愛卿來支援,不然真的長安可真的是危機重重,不知道能不能夠守住啊!”李世民說道。
可是趙慈皓馬上主動說:“皇上,這次臣有罪啊!臣沒有發現羅藝意圖勾結突厥謀反,結果造成了突厥人越過我們天節軍的防線,結果圍攻了長安。這個是臣的罪過。還請皇上恕罪。這次臣不敢請功,隻求皇上能夠犯過臣的家人。”
“哈哈,你們何罪之有呢?你們不過也都是被羅藝蒙蔽了。何況你們能夠及時的幫助傳旨禦史張超拿下了羅藝,並且及時的過來支援,那就是大功一件啊!”李世民說道。
而趙慈皓這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先請罪的方法是張超告訴他的,這次來到了長安先不要請功,而是要請罪。因為他們天節軍現在其實都是“戴罪之身”。都是被羅藝連累了。雖然這次是救了皇帝,可是卻也都是有背叛了的嫌疑。如果不能夠請罪。那到時候李世民怪罪下來那可真的是麻煩了。雖然李世民未必會怪罪,可是伴君如伴虎,不能不防啊!所以先請罪,這樣堵住李世民的嘴,這樣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伴君如伴虎,誰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有的時候你主動請罪比你請功要好很多。作為皇帝,其實都是希望臣子在立功的同時也都犯錯。如果你隻有功勞沒有錯誤,那你快最後恐怕也就要麻煩了。皇帝最喜歡什麼臣子,無外乎每次完成一次大功之後馬上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這樣人家皇帝也都可以順勢給你來給功過相抵,或者是削掉了大部分的功勞,然後隻給你一部分的獎勵而已。
這樣能夠限製他的升遷速度,避免他們過早的達到位極人臣的地步,然後成為權臣。所以很多皇帝都會希望能夠立功之後馬上犯錯,這樣才能夠有最好的機會能夠把對方的官職削弱了。
“張超,這次能夠守住長安,你居功至偉啊!如果沒有你能夠及時的帶領天節軍過來支援,那恐怕長安也都要危險了!”李世民說道。
而張超馬上說:“皇上,哪怕沒有微臣,微臣相信皇上您也都會有辦法讓突厥人退兵的。到時候,長安還是安定和諧!”
可是李世民馬上苦笑,顯然他知道如果沒有張超,這次李世民還真的還是要花錢買和平了。到時候,李世民的一世英名都要徹底毀了。所以李世民現在也都是感覺張超是來得非常是時候,如果張超沒有能及時到來,那接下來李世民必然會拿出國庫裡麵所有財富來換取和平。而沒有了那些財富,那大唐接下來的發展肯定要推遲很久,那個時候大唐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夠獲得恢複生產。所以李世民心裡麵也都感覺張超不但是救了他的命,更是救了他的顏麵,並且挽救了大唐的前途。
而李世民其實也都不敢確定,自己用國庫裡麵的錢財到底能不能夠讓突厥人退兵。這個世界上隻有張超能夠肯定哪怕沒有自己,突厥人也都會退兵的,不過代價也就是李世民拿出了國庫的財富來換取和平,然後突厥人退兵了。可是李世民並不知道突厥人的胃口居然如此的“小”,隻要錢也就行了。李世民最擔心的也就是突厥人提出什麼政治方麵的條件,那才是最可怕的。要錢的敵人不可怕,可是要政治條件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萬一到時候突厥人提出什麼喪權辱國的條件,那李世民答不答應呢?到時候,如果答應了,那他就是被打了一巴掌,李世民剛上任第一件事情也就是割地賠款之類的,那你以後做多少好事也都無法挽回了。到時候,天下百姓怎麼看你,你給人家的第一印象都不行了。商鞅都知道徙木為信,你如果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你接下來做事可就難做了。到時候李世民剛剛上任,那你也就被迫簽了一個城下之盟,那你讓天下人怎麼看你?那個時候你手下的人心都不好了,一旦人心散了,那隊伍可就不好帶了。
所以張超帶來了這將近十萬大軍,那可以說是挽回了長安的命運。不但可以確保長安不會丟失,並且還可以保證可以自己不用擔心什麼因為出賣國家而損失民望了。李世民畢竟是一個愛麵子的人,他是一個將領出身,自然不會能夠像是那種宋朝的毫無骨氣的文官,還有那些清朝的腐儒毫無原則的妥協。唐朝初期,李世民這個皇帝的骨氣和臉麵也都強大很多。至少他還是有羞恥心的,而他不像是宋朝和清朝,賣國賣著也都習慣了,也都好像無所謂破罐子破摔了。這個也就是李世民和那些宋朝清朝皇帝的不同,李世民比起他們更有決心和膽魄。
可是,有膽魄並不意味著願意接受花錢買和平和各種的喪權辱國的條約。一旦突厥逼迫李世民簽訂什麼過分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那李世民是否答應呢?也許會答應,以為他肯定要以李唐江山的家族利益為主,而不是以國家利益為主。李世民必然要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麵前做一個抉擇,可是這個選擇哪個都是有問題的,都是要被人罵的。
可是張超卻幫他解決了這個那問題,有了張超這次的幫助,他不用擔心什麼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當中猶豫矛盾了。因為李世民手裡麵的牌多了,完全可以和突厥人打一次,這樣也都不用答應什麼突厥人的訛詐了。這樣也都不用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當中麵臨抉擇,這樣也都不會被百姓罵了。這樣家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完全可以完美的兩全,這樣可以說是幫了李世民的大忙了。
“走,跟朕一起進城,朕要讓大家看看,你是我大唐的功臣!”李世民說道。
張超馬上謙虛的說;“臣不敢!”
“沒有什麼不敢的,走吧!”李世民輕輕拉了拉張超的衣服,然後一起走了。
張超終於放心了,因為這次自己的危機算是度過了。李世民沒有順帶著收拾自己的想法,或者說他沒有機會了。不論李世民之前有沒有收拾自己的想法,那現在李世民也都無法能收拾自己了,因為自己是功臣,莫大的功臣。
很快,李世民和張超並肩進入了長安城,然後大家也都開始準備宴會,算是慶祝這次打敗了突厥人,成功的打敗了突厥人的進攻,維護了大唐江山的穩定。而誰也都知道,這次主要功臣是張超,如果沒有張超及時的接管了天節軍的兵權,那恐怕這次長安也就危險了。一旦長安危險,那接下來大唐都要危險了,在座各位打拚了數十年的富貴,那恐怕也都要一朝喪。
所以說張超是大家的恩人也都不為過,這樣誰也都知道張超必然會成為一個非常的重要的功臣,大加封賞也都是必然的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