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泡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字如其人,大唐改革家,可樂泡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長安,秦王府邸,原先曆史上未來的唐太宗李世民坐在主位上麵,正在接受虞世南的彙報。然後看著張超寫給虞世南的那首剽竊與鄭板橋的《竹石》,然後也都有些讚歎。
“好字,果然是好字!這個字體我沒有見過,難道是他自創的嗎?”李世民感覺驚訝道。
李世民在書法上麵也都是非常有研究的,雖然不是什麼知名的名家,可是比起一般人來說好不少了。尤其是李世民非常擅長寫一種叫做飛白體的書法,被後人稱讚。當然,雖然他是皇帝,可是如果本身沒有一些水平,彆人吹噓也都無從吹噓啊!
而虞世南馬上回答:“秦王,這個張超的字體,確實是非常不錯的。我看了,這個字體過去根本沒有,顯然是他自己獨創的。而這種字體,不但比起我們目前所用的字體更加簡化,甚至能夠弄出更加簡單的文字,實乃不可多得的大才。甚至,你看他這個文字,簡直是簡單到了極致,而根據他所說這個是他心裡麵推演出來的一種叫做簡體字的方法,簡單到了極點。而如果能夠推行這種簡體字,那對於文教肯定有非常巨大的幫助。能夠幫助蒙童識字,更加的簡單。”
“不錯,簡體字,果然是一個寶貝啊!”李世民也都稱讚道。
虞世南作為一個書法家,其實他除了看重這個張超的字體之外,更看重的是那種簡體字。張超寫的字體其實並不複雜,也就是後世的仿宋體,仿宋體是宋體的前身,是南宋時期的印書商人發明的字體,後來更是發明了宋體。而張超後世作為官員,已經很少親自用紙筆寫東西了,他主要的都是用電腦來“碼字”,所以他最熟悉的也就是宋體和仿宋體。可是宋體不是用來書寫的字體,他也就用仿宋體來書寫。
至於那個文字,更是後世的簡體字,並不是古代的繁體字。至於簡體字古代人能不能夠看得懂,或者還是有什麼意見,這個張超其實並不擔心。真正了解曆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古代的文人其實並不排斥字體簡化。那些所謂認為古代人無法接受簡體字,其實那是一種胡說八道,其實古代人更能接受簡體字,並不像是後世人那樣認為古代人不能夠接受簡體字。
從當年上古先秦時期的甲骨文,漢字都是在不斷簡化的過程,並非是越來越複雜。曆代名家利用自己的經驗來不斷的簡化字體,用簡化的字體來辦公,然後逐步推廣動了全世界。而書法裡麵也都是由甲骨文到大篆,然後到小篆,最後到隸書、楷書,其實一步步都是在簡化過程當中。所以古代人其實都是在不斷簡化漢字,他們並沒有把漢字當做什麼不可改變的東西。
所以張超寫出了這一首簡體字版本的《竹石》,頓時震驚了虞世南,虞世南也都頓時驚為天人,因為能夠把漢字簡化到了這個程度的,那張超的才華要多麼有根基啊!能夠把這個漢子簡化到了如此地步,那說明張超對於書法這個行當非常了解,甚至已經遠超過了虞世南。而虞世南隻不過是寫字好,而張超才是真正有助於文明傳承啊!能夠把漢字簡化,那帶來的好處肯定是非常巨大的,能夠讓很多人都學會寫字,學習文字的物質成本和時間成本也都隨之而來的大為降低,甚至對於學習文化的人更多,以後能夠有更多的人學習文字。
“秦王,還不隻是如此,這個張超不但是一個才華橫溢之人,他更是一個處理政務的能臣。從他這次能夠弄出了這個考成法以來,足以說明他在處理朝廷政務上麵非常有一套,他能夠想出這個考成法,那代表了他非常善於管理朝廷。彆的人都沒有想到這個考成法,那他想到了,那說明他非常的優秀。”虞世南說道。
虞世南的話,讓李世民也都點點頭。因為這個考成法其實非常不錯,彆看也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考成法,在後世也就是被稱之為績效考核,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非常優秀的方法。很多後世人都明白的東西,可是古代人就是想破了腦袋也都想不到,這個也就是上千百年知識的積累,沒有足夠知識積累是無法想到的。而考成法不但能夠有選拔人才考核人才的重要手段,這個可以說是進一步的把那些已經進入官場的人才進一步的選拔。如果說科舉是選拔人才進入官場的一個敲門磚,而這個考成法也就是考核人才的重要手段,所以說虞世南對於這個考成法非常的讚譽。
而李世民對於這個考成法,其實也都是非常讚同的。這個也就是屁股決定腦袋,李世民作為皇子,未來他想要競爭皇位,那他的屁股也就是坐在了皇帝的椅子,那他的腦子自然也就是以皇帝的思維來考量。如果是一個皇帝,最希望的也就是手下臣子沒有朋黨,沒有團團夥夥帶來和自己作對,能夠維護皇帝的集權。並且,皇帝最希望的也就是人才能夠主動“告訴”自己他是一個人才,讓自己不用費心費力去挑選人才。
而這種用製度來選人的方法,讓李世民感覺比起過去那種讓臣子團結成為朋黨的方法要好很多。如果都是靠著臣子朋黨來作為人才的選拔,那這樣肯定是非常讓皇帝沒有安全感的。李世民目前是皇子,未來他想要當皇帝,自然選擇一個優秀的考核人才的方法,這樣才是最好的了。
“可惜,他不是那種願意改變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人。”虞世南說道。
“哦?怎麼講?”李世民問道。
虞世南說:“秦王,你看看這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足以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堅定的人,他的意誌非常的堅定,不是那種因為風險或者是威脅而能夠改變自己的立場的人。他是一個堅強的人,再加上你看他發明這個字體,這個是方方正正,足以說明他是一個立場堅定,不是那種膽小怕事的人。”
“嗯,有道理。字如其人啊!”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和虞世南都是書法非常好的人,他們都一定程度信奉一個說法,那也就是字如其人。張超的仿宋體字,方方正正,其實在虞世南和李世民的推論來說,那也就是張超也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人,不是那種奸詐小人。而再加上張超的這首《竹石》,那更是讓他們堅定了這個想法,讓虞世南和李世民都認為張超的品德非常不錯,是一個為人正直,並且意誌力很強大的人。
“可惜,這種人居然不能夠為我所用!”李世民歎了口氣說道。
而虞世南隻能夠回答:“秦王,想要讓他為你所用,這個恐怕必須要秦王當了皇帝,這樣才能夠讓他真正的為你所用了。而他說過,他隻是儘忠於自己的職位,他隻要努力做好自己的職責,而不是想著什麼靠著討好上司,或者是做一些歪門邪道升遷。而他的主要想法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每一個職責,這樣他也就能夠儘忠職守了。他不會投靠秦王您的,因為他眼裡麵隻有自己的值守,而沒有什麼太子,也沒有什麼秦王。”
“他的操守,非常不錯!”李世民卻也都不得不承認的說道。
儘忠職守,雖然不是忠誠於皇帝或者主公,可是卻某種程度來說也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人。張超這話,其實更是讓李世民感覺一陣心動,因為那些口口聲聲說忠誠於主公,願意為主公不惜一切的人,可是實際上有多少人背叛了呢?而張超雖然沒有說什麼會絕對忠誠於某一個人,可是卻說出了儘忠職守的話,這話雖然沒有那些忠誠於皇帝或者主公那麼好聽,可是卻反而更真實,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忠誠。至於說什麼忠誠於皇帝和主公的人,那些其實沒有多少個可信的,反而張超這個儘忠職守,讓李世民卻認為他比起那些彆的“忠臣”來說更忠誠,因為他說話不浮誇,不說什麼忠誠於主公,反而說儘忠職守,這個更能夠能讓人感覺真實。
“好了,既然他是一個人才,那孤王以後能夠成為皇帝之後,他一定會為我所用的。現在我們也就不考慮拉攏他了,不過卻必須要維護好他的關係。他當初能夠留在吏部任職,不就是封倫(字德彝,以字行)的建議嗎?而封倫是我的天策府司馬,我們天策府也算是對他有恩情了,所以應該能夠維護好這條線。這種不論是治國才華,還是文學才華都非常優秀的人,千古少有啊!”李世民說道。
“好的,臣一定努力,讓封倫去幫助臣維護好他的關係!”虞世南說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