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戰鼓,叩問仙道,雨打青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莫行道取出一枚玉簡,交給秦桑。 看到玉簡中羅列的寶物,秦桑心下微鬆,他隻怕莫行道要求世間極為罕有之物。 搜集這些寶物,在現在的莫行道看來難於登天,對秦桑而言,隻需多往孽原深處一次,剩下的就是散出消息等待回應。 他正準備去白石治拜訪顧大師,通過道庭,應該會快一些。 在莫行道府中僅停留了一個時辰,秦桑離府西行,直至具山治和白石治交界之處的一座山中,找到遷來此地的鏡台寺。 真如尊者本想避入白石治,後思及在道庭轄下多有不便之處,且沒有合適之地,退而求其次,選在此地興建彆院。 鏡台寺高僧和秦桑早已熟稔,略作寒暄,便入禪堂談法。 秦桑將自己的心得毫無保留道出,請教佛法之時對方亦不會藏私。 相當於秦桑與諸僧合力參悟此印。 離開鏡台寺彆院,秦桑繼續西行,入白石治,先拜訪靈虛大師,最後來到顧大師府邸。 自上次一彆,秦桑竟是首次來訪。 “道友好氣量,將至寶放在貧道府中,百年不見一麵,就不怕貧道卷走此寶,道友落得一場空?”顧大師語氣帶有一絲幽怨,此次還是她在書信上嚴詞相召。 秦桑聞言一笑,他當然非常看重顧大師,修複破鼓,能大幅提升他的煉器造詣,以後修複太乙星輿才更有把握。 可多年來他以修行為重,隻能將煉器延後。 畢竟,治壇深處危險異常,即便修好太乙星輿,也要有足夠的實力闖過兩界壁關。 “顧大師信義之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顧大師不能相信,隻怕世間無信人……” 秦桑恭維之語尚未說儘,被顧大師不耐煩的打斷。 “你隨我來!” 顧大師引秦桑入火室。 火室內,炎火熾熱,虛空懸浮著一個赤紅火球,火球內部赫然是那麵破鼓。 火焰將其包裹,但沒有火苗真正接觸到破鼓,此寶的氣息和當年並無差彆。 秦桑看不出所以然,有些疑惑的望向顧大師。 “坐!” 顧大師指向地麵,等秦桑坐下,盤坐在秦桑麵前,道:“自道友走後,貧道和此寶朝夕相處,廢寢忘食……” 隨著顧大師娓娓道來,秦桑了解到她參悟破鼓的整個經過。 之前雖有書信來往,並不詳儘。 因往日有約,顧大師事無巨細,將她參悟此寶的思考也清晰道出,其中蘊含煉器之道的真意,有些內容令秦桑有醍醐灌頂之感,姿態愈恭,聽的越發認真。 看到秦桑認真的神情,顧大師神色緩和,最後問道:“你聽懂多少?” 秦桑思索道:“大師是想告訴我,修複此寶,有兩種選擇?” 顧大師露出滿意,看來此人在煉器之道的悟性不差,“孺子可教也!貧道正是此意,但要你來抉擇。其一,延續此寶本真,完完本本修複,貧道還遠遠無法做到。其二,貧道以自己對煉器之道的理解修複此寶,但會損失威能,甚至可能改變此寶功用,但立刻就能開爐。” 聞言,秦桑遲疑了一會兒,繼續問道:“選第二種,修複之後,可否再複原成現在模樣?” 顧大師微怔,“的意思是……” 秦桑點頭,“大師方才說,此寶器靈泯滅,即便我們做到完美,修複後至多堪比靈寶,很大可能隻相當於偽靈寶,貧道不缺偽靈寶。是以,此寶最大的用處,是印證大師的煉器之道,提高貧道的煉器之術。” 頓了頓,秦桑斷然道:“先行大師之法,修複此寶,再打回原形,想必對下次開爐會有幫助!” “你若舍得,貧道理當奉陪,”顧大師自無不可,這個提議對她最有利,沒想到秦桑有這麼大魄力。 修複後天靈寶,耗費的靈材不可計數,一般人負擔不起。 秦桑素有決斷,從千鈞戒取出之前積攢的獸骨等物,並道:“此次開爐,由大師親自出手吧,貧道做個添火童子。” 自家人知自家事。 讓他現在修複後天靈寶,即便有顧大師相助,成功的幾率不足一成。 顧大師神色微動,看了秦桑一眼,阻止他繼續往外取寶,“這些足夠了,貧道府中還有些底蘊,足以支撐此次開爐用度。至於下一次,貧道隱有所得,有幾種必須之物,道友該設法收集了。” 她說了幾個名字,秦桑一一記下。 接下來,秦桑罕見的在顧大師府邸停留一年之久,學習煉器。 顧大師之前有所準備,僅用一年便購齊靈材,順便將莫行道所需之物湊了個七七八八。 火室內。 火光通明。 秦桑和顧大師都似披上了一層赤紗。 刺目紅光映在秦桑臉上,他目不轉睛,盯著顧大師的動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此刻,顧大師施展的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煉器之術,先是以神通凝結八根靈香,立於八方。 靈香點燃,嫋嫋香氣向顧大師雙手聚攏。 香氣融入靈火,引發奇異變化,似有雲龍環繞著破鼓遨遊。 隨著一道道印訣打出,鼓麵上的破洞漸漸合攏。 顧大師好似精於女工一般,精心在破洞上編織,逐漸將破洞修複。 說來容易,僅這一步便用去十天。 直至最後,鼓麵徹底修複。 顧大師倏然睜目,目露精芒,伸手一招,靈鼓破火而出,煥然一新! ‘唰!’ 火焰衰落。 秦桑飛到顧大師身旁,打量靈鼓,鼓麵幾乎看不出修複的痕跡,散發出瑩白如玉的光澤。鼓身是紅色的,描摹著意義不明的紋飾。 顧大師抬起右手,將靈鼓托在掌心,神識緩緩探入其中,沒有發現通寶訣,但能夠正常禦使。 據她了解,真寶器靈已泯,沒有通寶訣之說。後天靈寶是否保留通寶訣,要看主人和器靈之間的關係,彼此能否信任。 秦桑在一旁靜等。 不一會兒,靈鼓自行飛起,化作一道紅芒飛到半空,竟變成一麵直徑數十丈的大鼓。 鼓身震動。 無人敲動,卻從鼓身中傳出驚雷般的鼓聲。 ‘咚!’ 鼓聲響起的刹那。 秦桑心神重重跳動了一下,心誌堅定如他,這一刻竟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似有磅礴戰意自心底升騰而起。 心誌稍差之人,被鼓聲鼓動,恐怕當場便要忘卻自家性命,不顧一切攻殺上去。 接著,顧大師又嘗試了靈鼓其他神通,均和戰陣有關。 此寶的作用不言而喻。 “可惜了……” 顧大師歎息。 她出身道門,本能為道庭考慮,這麵靈鼓出現在戰場上,無疑會給己方帶來強大助力。 若是完好的後天靈寶,僅憑此寶,道庭便能平添一成勝算! 如果能恢複靈寶威能,也是難得一見的至寶,顧大師想儘一切辦法,也要將此寶交換過來。 很可惜,顧大師確認了,此寶是某位前輩的本命靈寶,完全修複也隻能發揮相當於極品法寶的力量。 無論功用多麼特殊,極品法寶不可能改變戰局。 當然,靈鼓並非毫無價值,有朝一日,她徹底參透此寶,有機會仿製出類似的寶物。 顧大師微微搖頭,將靈鼓遞給秦桑,“此是一麵戰鼓……” 秦桑接住,稍加體悟,明白了靈鼓的功用,心緒倒也沒有太大波動。 靈鼓是本命靈寶,自己留著提升煉器之術。不是本命靈寶,於自己用處不大,通過顧大師獻於道庭,想來不會虧待自己。 不管如何,對秦桑都不是壞事。 秦桑感興趣的是顧大師煉器的過程,他有很多問題,迫不及待開口詢問。 顧大師也急於參悟之前所得,簡明扼要為秦桑解釋了一番,遂帶著靈鼓閉關去了,獨留秦桑待在火室。 等顧大師走後,秦桑在火室多日未出,一直在不斷祭煉著什麼。 最終,兩個拳頭大小的骨球懸浮在秦桑麵前。 骨球一黑一白,正是夏侯的鹿角所化,經他多日祭煉,煉製而成的靈胚。 他決定將骨球融入拳套,重煉此寶,不過不是在這。 顧大師正在閉關,不便打擾,秦桑留下一封書信,離開白石治。 臨行前,秦桑有些遲疑,卻是想到了千鈞戒的另外兩件物品。 得自無相仙門的拙玉和在闌鬥門得到的白棋。 秦桑拿出三件殘寶請人掌眼,獨獨留下它們,想著自行參悟。 百年來,他在煉器之道進步明顯,仍參不透它們的來曆。 至於《陰陽天鬥秘術》,短時間內,他肯定不可能再分心了。 “要不要再向彆人請教?” 秦桑猶豫,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 拙玉和白棋皆與《陰陽天鬥秘術》有關,關乎一門道統,萬一那道統和此界格格不入,被有心人認出,又要引來麻煩。 秦桑從白石治回來,方去拜訪齊大師。 齊大師本就不修邊幅,現在可以用蓬頭垢麵來形容,他自知時日無多,時刻不敢浪費。 他弟子知曉師父的良苦用心,臉上也都有悲戚之色。 感受到府中壓抑的氣氛,秦桑暗歎,不經通報,直接推門而入。 齊大師被驚醒,抬起充滿血絲的雙眼,神情中有些恍惚。 “大師瘋魔耶?”秦桑連連搖頭,強行將齊大師拉到門前。 被烈陽一照,漸漸恢複清明。 齊大師沉默良久,用沙啞的聲音喃喃道:“貧道隻剩十年壽命!” 秦桑知他誌向,不知該如何相勸,歎道:“貧道此來,便是想儘我所能,幫助大師。” 說著,他袖袍一揮,掃去火室裡的雜物,並將真寶殘片收入千鈞戒。 看著真寶殘片被收走,齊大師險些要和他拚了。 “莫憂!且看此物!” 秦桑又一揮手。 兩個拳套,黑白骨球,以及幾個大小不一的光團,浮在虛空。 齊大師掃了一眼,立刻被黑白骨球深深吸引,以他的眼力,雖不明來曆,也能感覺到其不凡。 “貧道重煉此寶,欲請大師相助,不知大師意下如何?”秦桑問。 話音未落,齊大師便忙不迭點頭。 見他直勾勾盯著骨球,秦桑笑了笑,直接送入其手中。 齊大師愛不釋手,就地坐下,旁若無人用秘術分析,不一會兒卻露出忐忑的表情,“這……隻恐貧道學藝不精,毀了道友的心血……” 他看出骨球極為珍貴,遠勝他平生見過的任何一種妖骨。 秦桑不以為然,“你我合力煉製,就算失敗,豈能算到道友一個人頭上?” 齊大師方知秦桑良苦用心,深吸一口氣,嘴唇蠕動,起身一揖到地,“多謝道友成全!” 二人遂封閉火室,數月不出。 數月間,秦桑一是講述自己的想法,二是指點齊大師煉器之術。 當然,所謂指點,其實是秦桑剛從顧大師那裡學到的,現學現賣,將能夠外傳的傳給齊大師。 曾經秦桑師從齊大師之法,現在地位逆轉,齊大師渾不在意,如饑似渴吸收所有。 終於到了開爐之日,齊大師臉上洋溢著自信,和秦桑一左一右,盤坐在方鼎兩側。 依舊是由秦桑控火,不過此次秦桑也參與煉製,二人配合無間。 兩個拳套飛入方鼎。 接著,黑白骨球和其他光團也先後融入,鼎內隻剩一團灰色的膠體,伸縮不定,已經看不出拳套形狀。 靈火熊熊燃燒。 方鼎內的氣息時刻變化著,秦桑和齊大師均緊閉雙目,不斷施展印訣,打向鼎中。 不知過去多久,方鼎陡然震鳴,齊大師麵帶興奮,用力一拍鼎身。 ‘唰!’ 一道血光疾飛而出,驟然爆發出鋒銳無比的氣勢。 血光在虛空周遊一圈,被齊大師拿在手中,查看之後,大笑著打向秦桑。 秦桑接過,頓時有種血脈相連之感,隻覺一股涼意入體,掌中之物已然消失不見。 看著手掌,秦桑心中一動,掌心血光閃爍,無聲浮起一根尖銳的血刺。 掌中劍,或者叫掌中刺! 秦桑如今肉身極強,拳套更像是錦上添花,深思熟慮後,決定放棄拳套,煉成這柄出其不意的利器。 當然,此寶還有一重意義,印證秦桑之前在煉器之道的積累。 煉成此寶,二人都收獲頗豐。 又留在星島仙湖數月,秦桑返回洞府,準備探索毒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