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不負,叩問仙道,雨打青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水蜿蜒而過,一座座村寨建在江畔。 和南州其他地方相比,這一帶算是人丁興旺的。 凡世間崇道崇佛蔚然成風,此地雖地處偏遠,附近亦有一座佛寺,有尼姑修行,名喚蓮溪庵。 ‘蓮溪’二字則是化用蓮溪江之名。 蓮溪庵是凡間寺廟,庵中女尼皆是凡人,未曾聽聞庵中有何神異之處,左近鄉裡上香拜佛隻為求個心安。 秦桑落在江畔,原地站定,內感自身。 毒珠在丹田內緩緩轉動。 七彩光華流轉,卻顯得有些灰暗。 在毒珠內部,還有一枚黑色的珠子,仔細辨認可以發現珠子非是實體,由煙氣組成,正是萬毒山聖物毒力。 秦桑許諾將嗜血瘴靈本源之毒送給毒王,交易得到毒煙。 想融合蠱王和聖物毒力,重現嗜血瘴靈本源之毒,隻是萬毒山祖師當年的一個設想,至今無從印證。 秦桑不懂萬毒山真傳,無法控製聖物,但借助毒珠真的做到了,在萬毒山參悟不到半年便有了眉目,融合第一縷本源之毒,遵守承諾交給毒王。 煉製本源之毒並非易事,以秦桑的修為也做不到一蹴而就,便讓毒王逼出聖物毒力,用毒珠封印,帶了出來,慢慢煉化。 這次又透支了聖物根本,因為舊傷未愈,甚至比上次還嚴重,放回禁地後真如蟲屍般一動不動,不知多久才能恢複。 毒王得了嗜血瘴靈本源之毒,可借此印證功法,衝擊化神。並且有了他的心得,萬毒山後人也能獲益。 換做以前,哪怕聖物沉睡千年,亦能欣然。 秦桑收回神識,仰頭看了眼山頂的小廟,沿著山路向上走去,沿途隻遇到兩個上山的香客,可見蓮溪庵香火並不興旺。 蓮溪庵背後正是掩月庵,乃是掩月庵在俗世的下院,拜訪掩月庵,需請蓮溪庵住持通稟。 掩月庵因無相仙門的關係,不得不隱於世外。 秦桑也是得琉璃指點,知曉蓮溪庵和掩月庵的關係。 蓮溪庵住持好像知道些什麼,看到秦桑,沒等他道明身份來曆,恭恭敬敬施了一禮,請他安座,自己則去了後堂。 秦桑沒有散開神識,老老實實坐在那等了一炷香,感覺有熟悉的氣息靠近,起身便見一老尼走進來。 秦桑已經知曉,老尼就是當代掩月庵庵主,雲心師太。 “見過雲心神尼。” 秦桑上前一步,深施一禮,“當年承蒙神尼相助,救貧道於危難之中,未能當麵向神尼道謝,望神尼勿怪。” 雲心師太連忙還禮,“秦真君言重了,貧尼其實沒做什麼,不顧一切營救真君的是師妹,出手牽製妖王的也是師妹。秦真君相贈諸般絕世秘籍,令我等受益匪淺,貧尼一直覺得受之有愧。又聞真君在大典上還無相仙門清白,後人終於能重見天日,該是貧尼向秦真君行禮道謝才是……” 一番客套吹捧。 雙方關係瞬間親近了不少。 秦桑看了眼雲心師太身後,並沒有其他人同來。 雲心師太敏銳察覺到秦桑的目光,立刻邀請他去掩月庵作客,並道:“琉璃師妹正在靜修,我已命人告知師妹,想必現在應該出關了。” 掩月庵位於渺無人跡的深山之中。 秦桑跟著雲心師太飛馳了一陣,隱約感到虛空氣機變化,目光一閃,並未說什麼,接著便見前方山影變幻,樹影婆娑,現出幾間清淨廟宇。 行至寺中石亭安坐,秦桑和雲心師太商議飛升台之事。 距離那場大典已經過去半年多了,秦桑在大典上公布的消息早已風傳整個修仙界,從北荒到南海,從東海到西漠,整個中州都為之震動。 大大小小的宗門勢力,乃至散修,到處都在尋找飛升台。 有大修士坐鎮的頂尖門閥最為賣力,連自家禁地都翻來覆去探查了不知多少次。 另外,尋找飛升台也可以從古魔入手,如鬼母那般被封印修為,不受天道魔音衝擊的古魔,或許還在某處苟延殘喘。 古魔肯定知曉飛升台的位置。 需要先找到類似古修遺府的封魔之地,一般人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放出魔頭。 行濟大師等人坐鎮中原,搜集八方彙聚來的消息,並和東海妖族的龍鯨大聖聯絡上,交流彼此所知的秘辛。 此界人妖兩族,各門各派,不計道統,如此齊心協力做一件事,實屬亙古未有的奇景。 從陸地到深海,遍布此界修行者的足跡。 雖沒有找到飛升台,卻意外發現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境,福緣深厚者因此獲得莫大機緣。 不過,無相仙門後人中,敢於現身的還是太少了。 秦桑想請雲心師太出麵,聯絡這些人,掩月庵應該和其中一些有聯係。 雲心師太欣然答應。 正說話間,秦桑神色微動,接著雲心師太也感覺到了,起身含笑道:“貧尼想起一件事,須離席片刻,真君稍待……” “神尼請自便。” 秦桑微微欠身。 雲心師太剛走,亭外石階儘頭現出一女居士身影,從薄霧中走來。她身著海青,僧帽蓋住了青絲,卻遮不住絕美容顏。 四目相對。 秦桑站起身,靜靜注視著女子,直至她走到亭前。 遠處樹影後有年輕尼姑探頭探腦,看到這裡的景象,忍不住嘻嘻一笑,被同伴一把捂住嘴巴,拖了回去,為如畫山野帶來幾分靈動。 “恭喜道友成就化神,”琉璃深深看了眼秦桑,語氣罕見出現波瀾,似在感歎。 二人初識的景象難以啟齒。 那時秦桑剛剛築基,而且是用賣身換來的築基靈藥,而琉璃離元嬰隻一步之遙,兩人之間的差距何止是雲泥之彆。 後來秦桑被逼遠走,再見時,修為已經勝過她。 現如今,差距越來越大了。 琉璃難以想象,五靈根之姿究竟如何走到這一步,何等強大的毅力,才能堅定不移走到今天。 “也恭喜仙子突破元嬰後期。” 秦桑匆匆還禮。 他方才在想怎麼開口,告訴琉璃天道魔音之事。 琉璃的遭遇和他恰好相反,所受磨難未必比他少。 元嬰之前,他步履維艱,琉璃順風順水。 元嬰之後,功法和玉佛的作用展現,他修行之途可算順利,琉璃卻困於邪功烙印,曆經坎坷。 琉璃心誌堅定,不懈和烙印抗爭,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佛法找到出路,卻又遇魔音阻路,此界仙道幾乎斷絕。 世事未免太殘酷! 二人在亭中對坐。 秦桑揮手在亭外布下一道屏障,隔絕窺探。 亭中人向外看一切正常,外麵人卻隻能看到一道黑色幕牆。 琉璃微微抬頭,用疑問的眼神看著他。 “仙子可曾忘記救師之願?” 秦桑先問了句廢話。 以他對琉璃的了解,救出師父就是她畢生的執念,為此不惜修煉采補邪功,怎麼可能忘記。 琉璃果然皺眉,卻見秦桑盯著她,似乎是認真的,等她回答,默然道,“不曾。” “那就好!” 秦桑點頭,“秦某已經突破化神期,按照慣例,靜修一段時日即可東渡。飛升之後,我會儘力幫仙子調查尊師的下落,如有機會,也會出手營救尊師。” 事關師尊安危,琉璃無法拒絕,朱唇輕啟,剛要道謝,卻被秦桑打斷。 “不過,我更想看到仙子親手救出尊師,如此方不負仙子苦心,而且我等外人必然不如仙子用心。” 秦桑這番話有些奇怪,似乎在激勵她。 琉璃並不需要激勵,但也能看出秦桑是好意,道:“我不會懈怠。” “我相信仙子心誌堅定,以仙子的天賦,也有衝擊化神的自信,可世事無常……” 秦桑輕歎,不再猶豫,將天道之變一五一十告知琉璃。 他毫無保留,將天道魔音的威脅,和他對天變的種種猜測都和盤托出。 石亭裡靜謐無聲。 秦桑靜靜看著她,沒有言語。 琉璃一直低著頭,凝視二人之間石桌,看不到她的表情。不知過去多久,她終於抬起頭,神情和語氣一如往常般清冷,“因為天變,你要找飛升台。” 秦桑暗鬆了口氣。 琉璃心誌之堅果非常人,遭受這麼大的打擊,並未喪失心氣。 “不錯,”秦桑點頭,“但我們必須考慮到,萬一飛升台僅此一座,又當如何?” 琉璃嘴唇蠕動了一下。 自家人知自家事,她借助佛法壓製邪功烙印,已有成效,否則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突破元嬰後期。可烙印終究未除,隱患還在,其他人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天道魔音、心魔劫、烙印一齊發難,她絕無幸理。 “仙子還記得鬼母前輩說過的那些話嗎?” 秦桑忽然問了個毫不相乾的問題。 解決琉璃的難題,鬼母說過四個字——堵不如疏。 當年對琉璃的說法沒這麼直白,但也隱含這個意思。 琉璃目光閃動了一下。 隻聽秦桑像是感慨般說道:“修行人開口閉口便是超脫,視七情六欲為修行阻礙,有人甚至畏之如虎。但在秦某看來,既不受情之牽絆,亦不受無情牽絆,方是修行,仙子以為然否?” 琉璃定定看著秦桑。 秦桑毫不閃躲,和她對視,千鈞戒光芒一閃,從中飛出兩件事物,巧合的是,都是半成型的靈胚。 一個是天玲瓏靈胚。 另一個是上乘鎮靈香藥胚。 “如果找不到飛升台,歸墟勢在必行,青狐聖王和我結仇,慧光聖者也曾算計於我,秦某一人勢單力孤,必須尋找幫手……仙子是秦某在此界唯一能夠絕對信任之人,幫你也是幫我。” 秦桑將兩件寶物放在石桌上。 天道魔音之下,正常人渡心魔劫都是十死無生,何況琉璃,要助她化神,這兩件寶物顯然不夠的。 還需要從邪功烙印入手。 這段時間,秦桑一直在琢磨此事,但不管做什麼嘗試,都需要琉璃心甘情願配合才行。 秦桑沒有逼迫她現在接受。 放下寶物,秦桑又道,“仙子不要急於拒絕。秦某欲聯合此界修士,不日便要西行,並周遊各域,再去歸墟邊緣查探一番,一甲子恐怕不夠。兩件寶物暫存掩月庵,這段時間,希望仙子好好想一想,再做決斷。” 煉製天玲瓏還有可能,想要集齊上乘鎮靈香所需靈藥,恐非琉璃一人能做到的。 秦桑遊曆之時當然也會注意搜尋。 留下兩件寶物,是向琉璃表明他的決心。 在秦桑看來,隻要琉璃能接受自己,二人同心協力,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退一萬步講,即便邪功烙印無法解開,琉璃真的成為玄女,隻要能化神飛升,都是值得的。 大千世界,無儘玄妙,再尋化解之法也不遲。 當然,不同人的有不同的堅持,秦桑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琉璃身上,隻能讓她自己領悟。 說罷,秦桑按住石桌,長身而起,竟毫不留戀,轉身便向外走去,走到亭外,忽又站定。 “秦某的為人,仙子應該清楚。如果仙子放開心結,不管最後能否解開烙印,秦某隻有一言……” 秦桑背對琉璃,望著山外蒼茫大地。 正值清晨時分,東方金霞湧動,朝陽將出未出。 “無論如何,必不相負!” 秦桑也沒有向雲心師太告辭,大步下山,道袍飄動,恰好朝陽在遠山浮出一線,耀眼的金輝映照出秦桑背影的輪廓,映入琉璃眸中。 八個字擲地有聲,在亭中回蕩。 亭中。 琉璃麵前擺放著足以令天下人瘋狂的兩件重寶,卻未看一眼,她凝望著秦桑的背影,直至他消失在山嵐之間。 微風吹來,亭外樹影搖曳,萬籟無聲。 …… 自從秦桑登門,掩月庵內眾尼都關注這座石亭。 見秦桑這麼快便獨自下山,不告而彆,都感到非常詫異,包括雲心師太。 當年琉璃不顧自身安危營救秦真君,看秦真君的表現,對琉璃也不是沒有情誼。 更難得的是,二人都天資絕世,如此般配,應該不會重演祖師的悲劇。 她們本以為能見證一樁好姻緣的。 “到底怎麼了?快去看看師妹……” 一個女尼心急,說著便要衝向石亭,被雲心師太攔住,將所有人趕回庵堂。 …… 離開掩月庵。 秦桑隨意擇一山頂盤坐,迎著朝陽,吐納紫氣,靜坐良久,起身再度啟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