玗石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105 用生命詮釋北疆衛士的赤誠,老兵不死,玗石頁,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105用生命詮釋北疆衛士的赤誠

在網友們的期待中,在瑟瑟寒風之中,王亮開始了故事的講述。

那是二零零二年的冬天,年僅十八歲的杜宏參軍入伍了,從家鄉蒙省鄂市來到了千裡之外的北疆邊防,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新兵下連隊的時候時,因為表現突出,各訓練科目成績優異,杜宏被各個連隊搶著爭搶著要。

就在大家夥以為杜宏會選擇一個條件最好的崗位的時候,他的選擇卻讓人大跌眼鏡。

杜宏主動申請去了最偏遠、最艱苦的伊木河邊防一連。

就這樣,杜宏在伊木河埋頭一乾就是五年的時間。

後來,因為在部隊工作成績優越,二零零七年,他被保送到了石市的機械化步兵學院學習深造。

畢業前,他又做了一個選擇,那便是選擇回到自己曾經戰鬥過的伊木河邊防一連。

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

邊防一連的駐地伊木河位於大興安嶺的深處,在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南岸。

那裡冷,極寒天氣下氣溫能達到零下六十攝氏度,全年無霜期僅有八十天。

那裡苦,每年大雪封山長達四個月。

那裡荒,方圓百公裡荒無人煙。

那裡險,要時時刻刻麵對複雜的邊情。

但杜宏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這裡。

隻因為這裡有熟悉的營房、有熟悉的戰友、有熟悉的邊境線、有熟悉的孤獨、寂寞和寒冷。

當杜宏再次回到連隊見到戰友們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是:“終於回到家了!”

對,他把這裡當了家。

二零一零年,邊防一連被京城軍區授予“伊木河模範邊防連榮譽稱號”。

第二年,團黨委在為連隊選配新任連長時首先征求了杜宏的意見。

杜宏的同學、朋友們都建議他離開伊木河,借著這個機會選擇個離家近點的崗位。

此刻杜宏的心裡也是七上八下,他知道遠離父母,沒法照顧的辛酸。

他知道遠離愛人、讓她一人守家的艱難。

他更清楚自己年齡大、學曆低、發展進步空間受限的現實。

但是杜宏的心裡還是那個堅定的信念:“我是伊木河的兵,不把這個連隊帶好,我就是千古罪人。”

就這樣,他第三次選擇了伊木河。

王亮講到這裡,評論區熱鬨了起來。

“這個乾部不孬!”

“好樣的!”

“後來呢?”

“接著講啊,老首長。”

“這麼好的人怎麼從來沒有報道過呢?”

“我知道杜宏,他是......哎,算了,還是繼續聽老爺子講吧。”

“我怎麼隱隱約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呢?杜連長他?最後?”

王亮稍微頓了頓,組織了下語言,繼續自己的講述。

伊木河邊防連管段一百多公裡,山高林密、地勢險峻、情況複雜,執勤控邊任務十分繁重。

從一名普通戰士到一個連的指揮員,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信念早已融入杜宏的血脈。

他帶領連隊官兵苦練軍事技能、提高實戰本領,在邊關哨卡錘煉雪域精兵的血性擔當。

杜宏深知,要想捍衛祖國領土的尊嚴,就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

剛入伍的時候,他的身體條件並不突出,憑著不服輸的一股勁,他給自己開起了小灶。

每次跑步都要係上沙綁腿、穿上沙背心;做俯臥撐,他在背上綁了幾塊磚頭;練單雙杠,彆人做十個,他堅持做二十個,實在做不動了就在杠上撐一會兒;手榴彈投擲,每天至少甩上七八十枚教練彈。

經過一番苦練,新訓結業考核時,杜宏獲得了三項第一、一項第二。

打那時起,他逐漸成了團裡的訓練尖子,成了各級比武場上的一員猛將。

二零一一年全團建製連軍事技能比武,授稱不久的邊防一連第一次與其他連隊正麵交鋒,杜宏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他帶著戰友們連續一個多月摸爬滾打,泡在訓練場。

比武期間,杜宏一個人參加了全部二十項比武中的十三項,最終勇奪七項第一,將團體總分第一名的紅旗扛回了連隊。

四年後的二零一五年,三十歲的杜宏已經是全團年齡最大的連長。

又是在比武場上,杜宏的表現再一次讓全團官兵深受震撼。

由於長期高強度的訓練,杜宏的左臂有習慣性脫臼的毛病,在進行400米障礙比武時,舊傷複發,攀爬雲梯到一半時重重地摔下了障礙。

連隊官兵勸他:“連長你彆上了,我們照樣能拿第一!”

在現場的團長也看著心疼不已:“就衝杜宏的這種精神,他完不成我也要給60分。”

杜宏卻說:“我是伊木河的兵,是一連之長,這時候不上啥時候上?”

他耷拉著左臂硬是重新站上跑道,幾次從雲梯掉下來,又在戰友的幫助下重新爬上去,咬著牙堅持跑完了全程。

見過杜宏抓訓練的人都說他太“狠”,像個“瘋子”。

邊防一連的官兵都知道:“連長是一個製定了訓練計劃就不會更改的人”。

二零一五年的一天下午,突然下起大雨,軍士長建議將計劃在室外進行的戰術訓練改為室內學習,他找到杜宏,話才說到一半就被杜宏一句話憋了回去:“難道下雨天就不打仗了嗎?”

隨後,全連照常集合,向訓練場進發。

路上有一處水窪,官兵們都繞了過去繼續前進。

杜宏見狀,二話沒說,自己先從水窪處低姿匍匐過去,帶著滿身泥水站了起來。

連長的意思大家瞬間就領悟到了:戰爭不會選擇天氣!

隨後,從乾部到戰士,大家一個個從水窪處匍匐通過。

為了把每名戰士都練成精兵強將,杜宏經常帶著官兵“折騰自己”,野戰生存一走就是兩三天,“假想敵”襲擊一整就是後半夜。

他帶著大家改建特種射擊靶場,把三種槍械完全分解,讓官兵結合後再比射擊。

就在犧牲前幾天。

他還計劃著利用元旦假期開展適應性訓練,在林海雪原上組織一場“獵人比武”。

.......

“犧牲”兩個字說出來的時候,王亮早已經是老淚縱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