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討價還價,反穿越調查局,碼字的李世卿,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騾馬最多、體力最好的運糧隊,在沒有雨天的阻滯下,想要走完崎嶇的太行山路,順利抵達大糧山營地,起碼也得用十天的時間。而那些以老人和婦女居多的隊伍,則往往要花上半個多月的功夫,才能完成一次運送。

有鑒於此,趙國的軍需官們想出了接力的辦法,上百支隊伍分布在山路當中,各管一段,第次前行。這樣一來,每個隊伍隻需要走上幾十裡而已,既充分保證了體能和腳力,又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務。

通過這種接力運送的方式,糧草從滏口陘要塞出發,到大糧山入庫,平均時間控製在了十二天左右,再加上分批次不停滾動發貨的優勢,完全實現了糧食源源不斷運抵前線,幾乎每天都有新物資到位的境況。

不過,當胡義和趙亮他們離開滏口陘要塞之後,從那裡發往大糧山的糧草忽然明顯減少了。就好像有人在故意控製節奏似的,原先每天發送一萬五至兩萬石的糧食,被改成了第一天發五千石,第二天發一萬石,然後第三天又隻發五千石,第四天則再恢複成一萬石,周而複始。

就這樣,趙亮一行人慢慢悠悠的在太行山裡走了十幾天,終於抵達丹水防線的時候,大糧山營地的糧草儲備量已經下降至隻有三天的危險警戒線了。

比他們早七天到達這裡的趙括,一聽說典府的大爺們可算是來了,立即傳令召見。

胡義和趙亮不敢怠慢,趕忙聯袂來到了主帥大帳,向趙括複命。甫一入帳,趙括便立刻從坐塌上蹦了起來,連聲詢問糧草何故會出現短缺。

典府長史胡義為此早有準備,麵對主將的質問,他不慌不忙的解釋,近來天氣惡劣,太行山路異常難走,而且運糧的民夫經過之前長時間的辛勞,體能狀態出現大幅下降,所以沒辦法保證穩定的運輸量。

趙括聽得眉頭大皺,不客氣道:“你說的那些我不管!本帥奉大王之命,馬上要部署決戰秦軍的方略,軍糧一環絕不能出現紕漏。胡長史,限你五天之內,必須給本帥備齊十萬石糧草,否則軍法從事!”

胡義聽得心中冒火,表情卻仍舊顯得非常平靜:“大將軍言重了。下官隸屬典府,同樣是大王欽封的軍需官,對您隻有協助之責,而無從屬之分。五天湊出十萬石軍糧,下官辦不到,大將軍要對我動用軍法,恐怕還得先問過我的上司、典府將軍許練許大人才行。”

“你!”趙括被對方氣得七竅生煙,指著胡義的鼻子,跳腳怒斥道:“豎子狂妄!本帥乃是前線主將,麾下四十五萬大軍皆在我的執掌之中,你算個什麼東西,竟敢拂逆本帥的將令?!故意耽擱軍機,信不信我立刻斬了你!”

趙亮見狀嚇了一跳,生怕趙括這個愣頭青真的當場動粗,連忙在旁邊勸解道:“大將軍息怒,請聽在下解釋幾句。”

沒想到,趙亮不說話還好,一說話趙括的火氣更大。他瞪了趙亮一眼,喝道:“區區一個公主府門客,有什麼資格在此說話?上次毀壞了我殺敵利器的賬,還沒跟你算呢!”

趙亮不以違忤,微微一笑,道:“大將軍究竟是在意我這個小小門客呢,還是在意與秦軍的決戰呢?若是更在意個人恩怨,那麼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但如果你心懸大戰成敗,則不妨先聽聽我這個典府上士的意見。”

聞聽此言,趙括不由得愣怔了一下,沉吟片刻之後,終於還是對有官職在身的趙亮放緩了口氣:“你有什麼要說的,快講!”

趙亮看了一眼旁邊的胡義,示意由自己來說,然後對趙括從容不迫的說道:“胡大人和我都清楚大將軍的為難之處。王命在身、戰情緊迫,你希望能儘快完成決戰的準備,這些我們都能理解。不過,前方難,後方同樣也不容易。為了這次長平之戰,大趙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不僅集結了四十多萬兵馬,同樣調動了數不勝數的民夫百姓。光是往來於滏口陘要塞和大糧山營寨之間的運糧隊,就多達二十餘萬。”

他略微停了停,一邊探查趙括的內心,一邊繼續說道:“我相信,你從邯鄲到這裡的一路上,也已經親眼看到了那些運糧的百姓,究竟在麵對著什麼樣的困難。他們並非精壯,而是白發蒼蒼的老人、身體孱弱的婦女和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太行山那麼難走的道路,沒有難倒運糧隊,也沒有難倒典府上上下下的官吏,正是因為有了大夥兒的苦苦撐持,你麾下的四十多萬軍隊才不至於餓肚子。難道,大將軍還認為我們是在故意耽擱軍機嗎?”

趙括雖然年輕氣盛、從不把彆人放在眼裡,可畢竟也還是講道理的人。趙亮的話在情在理,又的確是他趙括路上親眼所見的事實,因此一時間也沒法反駁什麼。

更重要的是,之前趙王腦子短路,居然沒跟他商量,便在禦前會議上決定設置專權分管的官員,弄得他這個主將好似被砍掉手腳一般,不管什麼事情,過問起來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再加上他的確缺乏帶兵打仗的經驗,很多軍務被胡義這種老油條一攪合,想要迅速厘清也非常困難。

鬨到最後,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隻能乾著急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趙括沉默了一會兒,無奈道:“那好吧,本帥暫且不追究你們的無禮之罪,但是屯糧備戰的事情,卻絕對不容有失!”

軍需方麵的問題,胡義才是真正的行家,趙亮不敢輕易接這個茬兒,轉而望向了他。胡義眼珠子一轉,道:“若想完成大將軍布置的任務,隻有一個辦法!”

“哦?什麼辦法,你說來聽聽。”趙括追問道。

胡義砸吧砸吧嘴,對趙括道:“請再給我增派十萬民夫,外加五千頭騾子,下官保證一定完成大將軍的要求。”

趙括聞言一愣,不禁反問道:“我去哪兒給你找那麼多民夫和騾子呢?這不應該是你們典府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嗎?”

“大將軍的意思是,辦不到?”胡義明知故問。

趙括就算再愚鈍,也聽出了對方話中的諷刺意味:哦,下命令你就行,找你幫忙增補人手你就無能為力,那我憑啥要聽你的呢?

眼見趙括的麵色又陰沉下來,趙亮趕忙打圓場:“既然大將軍不方便處置,那也沒有關係,我們立即向邯鄲報告,請典府奏明大王,再次征調民夫,籌措運力。”

聽他這麼說,趙括鬱悶的冷哼一聲:“等你們去書邯鄲,然後再從民間籌集新的人力,至少也要一個月的功夫才能陸續到位,那時候戰機早已經錯失了!”

“不然怎麼辦?”胡義滿不在乎的說道:“以我們現在的運輸力量,每天送來一萬石軍糧,已經是極限了。大將軍總不能強人所難,讓我們去做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吧。”

趙括默不吭聲的想了一會兒,忽然道:“如果本帥調撥給你們一部分兵力呢?”

趙亮和胡義異口同聲的問道:“能調多少?”

“五萬……不,三萬!”趙括咬牙切齒的說:“最多調動三萬人,不能再多了。另外,本帥還可以下令,把軍中現有的騾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樣交給你們使用。我不曉得具體數量能有多少,但估計不會少於一千頭吧。”

胡義瞅瞅趙亮,眼裡露出一絲頗感意外的喜色,問道:“你覺得怎麼樣?”

趙亮知道他心裡的盤算,假裝躊躇道:“嘖,大將軍的這個提議,雖然離咱們測算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不過總比目前人手短缺要好。有多少先算多少吧,你說呢?”

胡義點了點頭,又道:“人手方麵雖然能解一時之急,但是我還有一個擔心,恐怕不太好辦啊。”

趙亮早猜出對方想說什麼,故意遞話道:“哦?長史大人擔心何事呢?”

胡義皺起眉頭,歎了口氣道:“唉,我擔心戰士不像民夫那麼好使喚啊。你想想看,他們都有自己的都尉或將軍,未必肯聽咱們的調遣,到時候兩邊產生了分歧,不還是會耽誤囤積軍糧的事兒嗎?”

趙括心裡清楚,胡義這話雖然是對著趙亮說的,其實是在提點自己,於是沒好氣的哼道:“你放心,本帥既然調派人手給你們,自然會提前打好招呼,讓那些將士全都服從你們的號令,這樣總可以了吧?”

胡義笑著微微頷首:“既然如此,那當然是最好不過。”

趙括心中暗歎一聲“窩囊”,隨即板起麵孔,沉聲道:“胡長史,我們與秦軍決戰在即,戰力兵員可謂是最寶貴的,本帥現在也調給你了,倘若完不成十萬石軍糧的儲備,那就休要怪我不客氣了。”

胡義嘿嘿一笑,道:“大將軍莫怪下官說話直,不中聽。您抽調寶貴兵力協助運糧,下官非常感激。不過,三萬人馬沒辦法當十萬民夫來使,五天之期我仍舊沒法應承。”

趙括眉頭緊鎖,慍道:“那你說需要幾天?”

胡義略微盤算一下,應道:“五天時間,最多能攢出五萬石的軍糧。您要知道,將士們每天也在消耗大量的糧食,想要在這個基礎上額外囤出一定的儲備,並非易事。這麼一邊運輸、一邊消耗,還要儘量積攢的話,湊齊十萬石,至少需要十到十二天。”

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了連日大雨的話,糧食在路上的損耗會進一步加大,恐怕……十二天也不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