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46【邊境驛站】,朕,王梓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

  黑龍江和鬆花江流域,土著的船隻多為獨木舟

  就連滿清當初征討達斡爾人,也是命令當地部落,提供若乾獨木舟隨軍隨著滿清對鬆花江流域的控至力加強,為了方便裝運東珠和貂皮,才終於造出稍大的船隻,鬆花江流域的部落也跟著學

  兩年時間,安東都護府造船百餘艘

  還編練了安東水師部隊,官兵直接從郵驛係統抽調,因為郵驛係統的官吏,很多是被裁撤的長江水師將士水兵數量若是不夠,就征募長江沙民子弟,這些沙民以前介於農民與水匪之間,早就養成了喜歡抱團和凶悍好鬥的傳統

  從鐵嶺到哈爾濱,沿途有五個水陸驛站從哈爾濱到同江,沿途有四個水道驛站從同江到海蘭泡,沿途有三個水道驛站

  每個驛站的人很少驛丞加上驛卒,甚至算上家屬,都不會超過十人安家費給足了不說還有額外的補貼,越往北補貼費越高

  驛站兼有貿易站的功能,附近那些部落,會把皮毛\東珠等特產送來少部分屬於貢品,要上交給安東都護府大部分屬於商品,平時屯在驛站,等待商賈來收購

  彆看黑龍江偏遠苦寒,願意來做生意的卻多

  都是一些小規模行腳商,帶來布匹\茶葉\鐵鍋\糧食等商品,運到各處驛站換取皮毛\東珠反而是銀元和銅錢,暫時還不被廣泛接受,得等人口變多\貿易量變大之後才能體現貨幣價值

  這套驛站和貿易係統的建立,迅速加深朝廷與土著的聯係

  商人有得賺,土著也能獲取生活物資,都護府順便象征性收稅就連驛丞和驛卒,也有少量油水可撈,隻要他們撈得不多,都護府肯定睜隻眼閉隻眼

  接下來幾年,驛站係統還會繼續向東延伸,從同江一直鋪設到庫頁島

  隻要朝貢額不定得太高,隻要收貨不壓價太狠,東北各個部落就不會造反甚至,誰敢攻擊驛站,必然成為眾矢之的,那是各部土著獲取漢地物資的唯一渠道!

  張庭訓跟著運糧隊出發,運糧隊其實就是安東水軍

  安東水軍的艦船,排水量隻有50―100噸噸位遠遠大於哥薩克船,但跑得沒那麼快,主要任務是運兵運糧運貨

  在朝廷的重新調整之下,船隻不再以料為單位,而是以噸計算排水量各地船塢,都有計算排水量的工具,最直接就是曹衝稱象般施加重物

  而噸,是由皇帝親自命名,憑空出現的一個重量單位

  1噸10石1000斤16000兩160000錢1600000分

  明顯可以看出,為了統計方便,趙皇帝把石給改了以前1石等於120斤,現在1石改為100斤,而且取消了中間換算單位鈞

  斤兩換算的16進至,趙皇帝也打算改

  但改起來動靜太大,貨幣係統都得跟著調整,百姓手裡的秤也必須換新麵對朝野一片反對之聲,趙皇帝隻能選擇妥協作罷

  夜裡,船隊停到在驛站碼頭

  碼頭修得非常簡陋,就平整了一下地麵,在江邊搭起一些木板

  而驛站更加簡陋,全是夯土的低矮房屋牆體裡有枯草填充,房頂也鋪滿了枯草,如此就可在冬天防寒

  就這種簡陋土房,還是士兵幫忙修建的,僅憑驛站那幾個人根本不夠用

  大業肇始,一切從簡

  驛丞帶著驛卒出來迎接,他們沒能力提供夥食,隻是出來問個好而已

  幾麻袋糧食抬下來,驛丞非常高興,對運糧隊的水軍將領侯如鬆說:侯將軍,上半年的皮子和東珠,用來朝貢的已經收足

  辛苦裴兄弟了,侯如鬆遞過去一支雪茄,贛南的上等貨,我平時都舍不得抽,來一根嘗嘗味道

  將軍大方!驛丞喜笑顏開

  不管是水軍還是驛丞,以前都出自一個係統,如今又都被扔來東北,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

  侯如鬆扭頭問張庭訓:小公爺要不要來一根雪茄

  張庭訓對這個稱呼很反感,順手接過雪茄,笑著說:將軍還是呼我的名字吧

  侯如鬆介紹道:裴兄弟,這位是張都督家的公子張庭訓驛丞連忙拱手:拜見小公爺我是張隊長張庭訓越聽越鬱悶

  驛丞重新說道:拜見張隊長好說,裴驛丞有禮了張庭訓這才回禮

  驛丞問道:報紙可有帶來侯如鬆說:帶來了,都是去年的舊報紙

  有報紙就行,不管新舊驛丞更加高興

  黑龍江和鬆花江流域的驛站,如今每個站點,隻配了三艘小型快船一切物資,都需要水軍順道輸送,驛站的快船隻用來傳遞軍情

  驛丞和驛卒們,也會自己種地,但主要還是種菜,糧田尚須慢慢開墾

  就連哈爾濱的糧食,都是遼寧運過去的,又從哈爾濱運到沿途驛站,途中的消耗就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黑龍江流域,根本無法駐紮大軍,後勤負擔實在過於沉重

  等各個部落恢複農業生產,就要開始對沿江農田收實物稅了,到時候取消皮毛和東珠的進貢

  水兵們上岸架鍋造飯,驛丞單把侯如鬆和張庭訓,以及另外幾個軍官請進屋裡吃

  很簡單的米飯和蔬菜,還有一些醃肉

  肉食來自驛卒們閒暇打獵,這裡的驛卒,配備了全套兵甲一旦遇到戰事,立即穿上棉甲,拿著火槍和腰刀戰鬥

  驛丞捧出酒壇子,正待拍碎封口,侯如鬆阻止道:你留著冬天喝,可彆現在就喝光了

  有的,有的,還備了一些驛丞笑道侯如鬆對其餘幾個軍官說:掏錢!

  包括張庭訓在內,眾人紛紛掏錢張庭訓掏的是銅錢,其餘全部拿出軍票

  驛丞連忙拒絕:使不得,使不得,都是自家兄弟你這裡辛苦,不能讓你破費侯如鬆堅持要給錢

  大同新朝的驛站,不提供免費夥食,這頓飯明顯是驛丞請客這裡的驛站,去年秋天剛剛設立,比哈爾濱的士兵還過得辛苦

  最終還是給錢了,強塞到驛丞手裡

  等眾人填飽肚子,出去外麵聊天,驛丞和驛卒們,才把妻子都叫來吃剩下的因為有肉葷便是殘羹剩飯,都比平時的夥食開得更好

  他們的孩子沒接來,都扔在老家讓親人照顧

  李正目前正在向朝廷申請,多調來一些醫生就算是還沒出師的學徒都行,儘量給每個驛站配醫士,今後甚至還要兼職接生婆而且有了醫生,驛站的人氣也會更旺,附近土著肯定會來求醫問藥,更加拉近土著與漢人的聯係

  此時天色將黑,驛卒們拿起剛送來的報紙,津津有味讀著去年的過時新聞

  他們以前是水兵,部隊辦有脫盲班,或多或少識得幾個字但讀報紙還是有些吃力,經常讀到一半,就跑來問驛丞是啥意思

  他們不是熱愛知識,也不是為了增廣見聞,純粹是被扔到苦寒之地,想要獲取更多的漢地信息

  讀了報紙,就仿佛回到關內

  驛丞見張庭訓沒有貴族架子,便主動詢問南京趣聞

  張庭訓笑道:南邊最大的新聞,便是太子爺要選妃了你們可知怎樣選妃

  就連侯如鬆都來了興趣,忙問道:怎樣選的

  張庭訓說:須得是中學畢業,每省選出十個,送到南京去複選複選的第一關,便是要考試考得太差,說明地方官作假,送來的根本不是中學女畢業生!

  哈哈哈,侯如鬆大笑,這倒是稀奇,太子選妃也要考

  驛丞兩眼發亮:那豈非我們這些邊卒的女兒,隻要能中學畢業,也有機會做天家的妃子

  那你就趕快生女兒,侯如鬆揶揄說,太子就快大婚了,想來一兩年就能有皇孫你生個女兒出來,跟皇孫的年齡差不多,今後可不就是有嫁入天家的機會

  驛丞樂道:明日便跟婆娘好好乾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哈爾濱那邊,是準備建學校的,不過暫時還不及因為根本沒啥孩童

  今後沿途驛站的子女,可以送去學校讀書,小學肯定是免費的,中學會增加公費生的名額,這也算是對邊境士卒的優待

  這邊聊得熱鬨,驛卒們也不看報紙了,紛紛圍過來聽張庭訓講南京逸聞

  張庭訓讀書不行,講故事卻利索,而且專講達官貴人家的趣事某某官員,是個怕老婆的,被老婆提著掃帚追上街某某紈絝,在官府掃蕩賭場時抓住,父母覺得丟人現眼,罰錢領人時當街暴打

  這些秘聞,邊境士卒們哪裡聽過

  一直說到天色儘黑,大家依然意猶未儘,把張庭訓當成頂級說書人來尊敬

  張庭訓也在這裡找到了快樂,他喜歡跟將士們打交道,不似在南京時有那麼多規矩,仿佛就是一隻飛出了牢籠的鳥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