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沉黃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051、榴榴家以前是皇帝,奶爸學園,劍沉黃海,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igbigorld》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升到了新歌榜的前十位,突飛猛進,譚家小姐妹勢不可擋。 這還是因為她倆沒有名氣,不然用時將更短。 李雨瀟、達達樂隊等人都第一時間轉發了《bigbigorld》這首歌的消息,呼籲粉絲去聽。 同時,在小紅馬奔騰app上,也出現了這首歌的宣傳。 畢竟是自家的app,宣傳自家的歌曲不過分吧。 在這個春節假期期間,仿佛一夜之間,一首名叫《bigbigorld》的歌曲就響徹於大街小巷,讓人驚歎於歌曲的魅力。 與此同時,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也正在吐火如荼熱映,張同順和張堎嚴全國各地到處跑,參加各種宣傳活動,以及專訪。 來到北平時,已經是淩晨了。 北平下雪了,張同順一行人從機場出來,電視台的接待人員已經在出站口接機,把他們送到了酒店,休息一晚後,第二天下午才來到電視台,參加專訪,一直到晚上九點多才結束。 錄製節目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播出的時長可能隻有一個小時,但是錄製的時長往往翻好幾倍。 主持人姓方,是個女的,邀請張同順張堎嚴一行人吃夜宵,感謝他們的千裡迢迢特地趕到這裡來參加節目的錄製。 剛好張同順也餓了,便欣然應允。 方姓主持人邀請了另外一位同事陪同,對方姓柳,是個節目製作人,和張同順算是同行。 席間,姓柳的製作人說起自己製作了一部紀錄片,缺一首主題曲,問能不能和張歎聯係。 張同順這才明白,這是有求而來的。 他不可能幫張歎應下,隻答應幫他們牽線,收下了對方的名片後,表示回去後會第一時間轉交給張歎。 意思是,到時候張歎會不會聯係你,那我就不敢打包票了,成與不成,我能做的都做到了。 對方也明白這意思,再三表示感謝。 與此同時,小紅馬學園裡,小朋友們從老師和小白、榴榴那裡等到了消息,知道喜兒唱了一首歌,紛紛向喜兒表示祝賀。 “喜兒,喜兒你唱的歌叫什麼名字?” “《bigbigorld》。” “……ヽ゜q。ノ?” “hiahia,就是我是個大女孩了。” “哇你怎麼不唱兩隻小跳蛙呢?” “hiahia” 小朋友們是排隊來恭喜她的。 “喜兒你怎麼不唱兩隻小兔子?” “喜兒你可以唱世上隻有媽媽好。” “我喜歡聽美少女戰士。” “喜兒你怎麼不叫我呀,我可以幫幫你。” …… 大家七嘴八舌,不討論《bigbigorld》這首歌,反而一個個提出建議,讓喜兒唱這首那首。 “小李子你老漢來接你啦” 小白大喊一聲,把正在建議喜兒唱歌的小李子叫走。 小李子連忙往外跑,一邊跑一邊回頭對喜兒說:“拜拜,喜兒拜拜。” 榴榴站在小李子必經的路上,幸災樂禍地說:“哦豁,你爸爸要走啦不接你回家啦。” 小李子跑步對她說:“我可去你的吧胖榴榴。” 榴榴追上兩步,站在教室門口大喊:“你就會這句,你還會說彆的嗎?” 小李子頭也不回,扭了扭屁屁兒,就是氣榴榴。 榴榴滴滴咕咕,自取其辱而回。 夜深了,小朋友們陸續回了家,少數幾個晚一點,便到了寢室裡睡覺。 今晚喜兒受邀,和小白一起睡。 據這兩人說,她們要徹夜暢談唱歌的事情,研究一下歌唱大業下一步如何發展。 張歎拿著一來她們房間,坐在床邊,準備給這兩人講睡前故事。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小白不聽故事了,而是改聽曆史了。 當然,是曆史童趣版。 “上次講到哪裡了?”張歎問。 小白說:“講到出國旅遊了。” 喜兒好奇,講曆史還能講到出國旅遊? 張歎笑道:“對啊,那就是鄭和下西洋。” 喜兒好奇地問:“鄭和是誰?西洋在哪裡?” 她是第一次聽,所以什麼都不知道。 小白告訴她,她們正在聽明朝的曆史。 “明朝知道嗎?唐宋元明清的明。” “知道,我知道,小白,明朝,朱元章,我知道朱元章,和榴榴的媽媽是一家人,都姓朱,榴榴說她家以前是皇帝。” “她吹牛的,她明明姓沉。” 喜兒說:“榴榴說,那是因為她媽媽嫁給了她爸爸,她爸爸不是皇帝家,因為她爸爸姓沉,是一個小老百姓,她要是不跟爸爸姓,她現在就還是公主。” “她吹牛的!” 喜兒點點頭:“我也覺得榴榴是在吹牛,她家是皇帝,那她就是公主了。” “她不是公主,她是梭老二變的。” “hiahia”喜兒笑了兩聲,忽然想起什麼,“嚶嚶嚶,我也是梭老二變的。” “你們是不同的梭老二。” 小白象征性地安慰了喜兒一句。 喜兒追問:“怎麼不同?” 小白:“你是瘦瘦的唆老二,榴榴是胖胖的唆老二。” 喜兒:“那你還喜歡胖胖的唆老二!” “我沒有。” “那你怎麼和白娘子結婚了?” “……是我老漢安排的。” “乾爹怎麼這樣” “是呀,我老漢怎麼這樣。” 怪我咯怪我咯,張歎心裡瘋狂吐槽,但是為了早點結束講故事環節,然後好去睡覺,他什麼話也不說,做好一個小透明,儘量不把話題岔開了,不然要繞回來得費好大的勁,浪費時間。 終於,兩人討論一陣後,小白終於想起今晚的主題是聽曆史故事,而不是討論梭老二怎麼變人。 於是,張歎開始講故事。他儘量用緩慢的語氣,催眠的語氣,想著怎麼把這兩人催眠掉,不然他今晚彆想睡了。 一個小白都能津津有味地聽半宿,現在再加一個喜兒,有了伴,聽的更帶勁,整晚不想睡覺。 “1405年,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他率領27000多人,乘坐200多艘海船,地從劉家港出發……” 喜兒發問:“乾爹,乾爹,劉家港在哪裡?離黃家村遠不遠?” 張歎心說,饒是我博學多才,也不知道劉家港在哪啊。 “劉家港在北邊。” “那你就是不知道咯。” 怎麼說話的呢這孩子。 “劉家港在劉家村邊上。” “喔” 喜兒對這個答桉比較滿意,旋即,她又問道:“乾爹,你剛才還沒告訴我,西洋在哪裡?” “西洋就是在東南亞,南亞,這一帶。” 為了避免她們不知道東南亞和南亞,於是張歎又說:“就是越南、泰國、印度那邊。” 小白對喜兒說:“泰國你曉得不?就是薩瓦迪卡的那個。” “hiahia,薩瓦迪卡,我知道。” 終於有她知道的了。 張歎繼續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喜兒又問:“乾爹,乾爹,非洲我知道,紅海是在哪裡?” 張歎心說,照這麼講下去,不到明天雞叫,鄭和是下不完西洋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