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一九章 釘死在原地,華夏一家,血沃中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新誌說飛行團太嬌貴,不好使。

這丫顯然帶著情緒了,他說試試吧,新軍還不是從打土匪開始練起來的。

葉伯成聽著一下子笑了。

是啊,他們都是從打土匪開始操練的。

他要參謀部的偵查人員帶上飛行團的偵查員一起行動,一起分析敵情和地形,力爭發揮出飛行團的最大作用。

次日,新宋軍反擊,將蒙軍的包圍圈撕開三分之一,釘死在原地不動了。

無論口溫的進攻有多狠,都無法向前再進一步。

李興誌說雅州來了一個團整訓,本來是個二線備戰部隊,團長和副團長寫血書來請戰。

昨天打得很勇敢,硬是頂住了敵人步騎混編的進攻,戰鬥到緊要關頭,連大刀都用上了。

趙曉兵很滿意,這才是他的兵,他的好兄弟嘛。

第一軍的第十三旅昨晚潛伏至敵人陣地前一裡地,今天早晨敵人進攻時發起突然襲擊,直接將蒙軍的進攻殺亂,逼著敵人重新組織進攻。

這些都是好樣的,趙曉兵鼓勵他們創新打法,不管什麼招數,打敗敵人就是好招妙招。

傍晚,飛行團報告說西北風太大,他們這段時間觀察到上午辰時以後風都大,氣球上天後很難進到敵人陣地。

去了之後也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所帶燃料有限。

他問飛行團要什麼時候進攻才合適?

參謀說夜晚的風要小些,飛行團建議黎明發起攻擊,若是操作得當可以起飛兩次接敵。

李興誌說不等了,他的部隊已經部署到位,明日將發起全線大反攻。

趙曉兵和李興誌商議,將部隊進攻時間提前到明日黎明,飛行團負責空中拔點,轟炸敵人大營。

次日,天還沒亮,飛行團已經在點火充氣了,白布罩上繡著新宋空軍第一團幾個鮮紅的大字,54頂熱氣球漸漸變大。

布罩染白是他的要求,空中不易被發現,易山開始還說就要搞個黑色骷髏頭像來嚇死敵人呢。

氣球一個個鼓起,一切準備就緒,地勤解開了纜索。

看著氣球一個個升空,他祝福小夥子們一路平安,旗開得勝。

再進入參謀部時,前邊已經響起了激烈的炮聲了,李興誌說騎兵已經準備出擊了。

他告訴李興誌要提醒騎兵打起大旗,否則飛行軍要是看不清楚敵我,當著敵人轟炸了。

趙曉兵這是開玩笑的了,不過也有啊,後世的米國飛機不是常常轟炸友軍嘛。

他的飛行軍每個排都配有望遠鏡,空中編隊很近,還有鐵喇叭、小紅旗和信號箭指揮呢,就看實際效果了。

趙曉兵來到指揮部最高的山頭觀察戰場,五裡外的戰情儘收眼底。

他叫警衛取來桌椅安放好,擺上一架望遠鏡,端起瑩瑩給他泡的竹葉青喝了起來。

為了保護自己,他還專門選擇了一處灌木做隱蔽呢。

天已漸漸放亮,飛行團正全速向戰場飛去。

說是第一團,其實才兩個營,幾十頂熱氣球上天,那布罩碩大,已經密密麻麻擋住前麵的天空,有遮天蔽日的氣勢了。

估計再有一刻鐘,飛行團即將抵達戰場。

這個團長很有頭腦,已經在敵人大營前選好了著落場,後勤正在收拾裝車呢,第二次戰鬥就要敵人寨門前起飛了。

眺望蔚藍的天空僅有絲絲雲彩,雖是盛夏空氣中卻略帶著賀蘭山終年積雪的寒意,此情此景,讓他憶起先祖爺爺的詩句,禁不住低吟起來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李興誌喝了口茶說指令已經全部發出,一切都不可逆轉,隻等消息了。

戰場肯定是這樣的,你已經發出命令,馬上又去收回,朝令夕改,豈不是亂了套。

他說:“讓騎兵隨飛行軍跟進,你不知道飛行軍的厲害,敵人也不知道,當敵人看到空中落下天雷,會認為長生天發怒了,一股腦兒逃命的,到時候就怕騎兵追不上了。”

李興誌半信半疑地搖著頭,傻乎乎地笑了,隨即指示傳令兵傳令。

立刻便見令旗揮舞,騎兵出動了。

趙曉兵笑罵他:“咱師傅把寶貝送給你卻不曉得如何使用,回頭他要打你屁股咯哈。”

他李興誌沒有計算過,一個氣球就是一門抵近射擊的大炮,54門大炮直接架在蒙軍頭上轟,那是啥概念?

在新軍炮兵的打擊下,蒙軍的前沿陣地已經變得七零八落。

當新軍開始衝鋒,剛剛組織起抵抗的蒙軍突然看到了宋軍陣地上空鋪天蓋地飛來的熱氣球,還在傻呆呆猜測是啥東西呢,頭頂已經落下一顆顆黑黝黝的轟天雷。

有在地麵爆炸的,有在空中爆炸的,有的引燃了帳篷,熱氣球一路前飛,邊飛邊炸,直接將蒙軍前沿陣地,中軍大營炸開了。

蒙軍藏無可藏,一邊倒的挨炸,望著頭頂的氣球毫無還手之力。

這仗根本沒法打了。

新宋軍嘹亮的衝鋒號趙曉兵都聽到了,望遠鏡裡的蒙軍一片混亂,估計那先鋒元帥口溫什麼的已經開始逃命了,這才就兩刻鐘的時間呐。

“以後,還是叫他們空軍吧,這就叫空地協同作戰。要保護他,用好咯。”趙曉兵指了指熱氣球對著李興誌說著。

看到剛才的作戰效果,李興誌已經是興奮不已。

他明白了,在這樣的陸空聯合打擊下,蒙軍根本就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大營裡的敵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串,新軍很快便衝了進去,空軍已經回返再次裝彈,添加燃料了。

或許他們再次飛翔在藍天時,可能已經找不到需要炸得了。

瑩瑩說這是新宋科學的勝利。

他笑著點點頭,說我們要尊重知識,尊重技術人才。

蒙軍都曉得屠城的時候不殺工匠,可見工匠的重要了。

這宋朝的官員是文人當道,看不起工匠是陋習,我們生活中哪樣好用的東西不是工匠做出來的。

太陽出來了,騎兵已經追出去老遠,前方也漸漸沒了槍聲,估計戰場已經打掃完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