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八七章 肯定不一般,華夏一家,血沃中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嗬嗬,這個魏忠老哥哥,是覺得茲事體大,棘手了。

西蕃來信報平安了,索朗大哥說諸事順利,他今年巡視了山南,都是西蕃的好地方呀。各地州縣已經正常運轉起來,他最高興的就是參加了幾場大的佛事活動,開森了。

索朗骨子裡流動著純粹的西蕃血液,把甕麻利把米紅幾個字念的溜熟。

趙曉兵在想象他參加重大佛事活動,代表中樞坐在正中間的感覺,肯定不一般了。

第二天,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軍事部和曹友聞吃茶。

老曹說果然如他判斷,蒙軍在中路和西路都是佯攻,已經收場,現在東路鏖戰正酣卻又幫不上忙。

他說當真巾幗不讓須眉,沒想到女帝上台還是要窮兵黷武。現在我們還在練兵,從明年起我們的部隊要跳出去外線作戰了。

開啟新宋國收複國土之路,徹底將敵人打敗。

老曹激動了,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說他立即就讓參謀司謀劃。

隔日,丁輔召集大家開會議事。

沒得煩心事纏擾,幾位老人的精神狀態好多了。

老爺子很開心地招呼他過去坐下,托老天爺的佛,今年諸事順利,成都平原又喜獲豐收。

老爺子心情大好,已經做成好幾首詩咯。

王翎報告了十三行的處置和新宋銀行的開設情況,總體來看已經鋪開,形勢相當不錯。

軍事部魏忠報告了起獲蓉城官吏地下放水的賬本,請示如何處置?

老曹說前麵十三行的犯人都還沒有了斷,再抓人監獄都裝不下了。

觸及到過去的人事,丁輔臉上又不好看咯。

趙曉兵提議刑部加快審判,處置,凡是證據確鑿,事實清楚的立即斷了。

他說大邑不是已經建起煤礦了嘛,就將這批人送過去勞改,新宋不養閒人,讓他們曉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勞動如何曉得銀錢來之不易。

丁輔氣憤地說立即將這批人給老夫都抓起來,好好拷問一番,看看他們究竟是如何貪墨的錢財?

趙曉兵接過名冊看了一下,有好幾十個呢。

他放下名冊,喝了一口茶說丁大人宅心仁厚,都曉得說的是氣話嘛。

既然名冊在手,不如這樣,就在府衙發布公告,讓他們來自首,限定十日之內。

態度積極,有悔罪表現的一律從輕處罰。頑抗到底,想瞞混過關的從嚴從重查處,如何?

丁老爺子眼睛一亮,開心了。

老曹說名冊裡麵還有好幾個巡檢司的呢,還是要調集警備隊協助防控了。

他現在用慣了警備隊,都丟不下了。

大家都沒有意見,接著往下說。趙曉兵讓王榮報告提請修造溫江到雙流的楊柳河。

溫江,雙流是川西壩子的核心了,沃野千裡,水患卻很嚴重。

老百姓能開荒的土地都開了出來,但是由於大量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裡,真正想種地的還是沒得土地。

所以,他打算修這麼一條河,或者說叫河網,既治理了水患,又可以獲得大批良田。

他說:“眼下成都安寧,有錢,官府的倉庫裡有糧,老百姓餓不著。隻要組織好了肯定能辦成。”

丁輔馬上支持。

土地高度集中,矛盾非常突出的情況他是知道的,反正成都又不差錢,剛才趙曉兵又那麼支持、理解他的。

他也來了個乾脆的支持。

大家接著議……

等到會議結束,天都黑下來了。

月橋在食堂安排一頓簡單的便餐讓諸位大人填飽肚子才回家。

次日,趙曉兵看到進出內城的大門外亂糟糟的,他總覺得目前的空地還是塵土飛揚的泥巴地看著極不舒服,與新宋國的首府也是極不匹配。

他把王榮叫來,指著外麵的空壩子叫他去找成都修造局的謀劃一下,簡單處理了鋪上地磚,解決一個透水,美觀的問題。

然後兩人才商議楊柳河的建設,讓他抓緊和溫江、雙流,新津三縣落實月修渠的方略。這個可是大項目了,好幾十裡長呢,還要和江安河,金馬河這些大江大河連在一起。

這個可是個浩大工程了,要疏通河道,修橋修路建設碼頭,涉及到方方麵麵。叫他重視起來,用好專業的老水工和羅城的新技術。

夜裡,他聽瑩瑩說路橋修造局要去橫渠鎮搭建第一座試驗性鐵索橋,來興趣了。

次日,他給丁輔請假,去了橫渠指導鐵索橋施工。

趙曉兵趕到現場時,出橫渠的味江上已經在開建鐵索橋了。

工匠在橫渠鎮的上場口選了一處河口,兩岸的龍門已經豎起,正在砌築橋墩呢。

趙曉兵先不發表意見,就看他們施工,同時要求科學院將鐵索橋研究組的試驗人員都叫來觀摩。

待修造局和實驗組的人都到齊了之後,白天觀看工匠施工,晚上和他們一起探討改進方案。

工匠們還是傳統的作業方式,還信封建迷信,將兩頭鎮壓鐵索地樁的配重做成地龍鐵牛澆築在地坑內,

再往後的施工已經沒什麼看的了。

實驗組組長張澤亮告訴他製作鐵索的鐵環還有很多,足可以再修一座鐵索橋呢。

就是再往裡走山路崎嶇,不好運輸了。

趙曉兵很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建一座索橋,精神頭馬上來了。運輸這個小問題難不倒他的,簡單的很了。

他先叫望龍去鎮裡的鐵匠鋪,叫那師傅把家具拆卸下來運去後山的味江寨。

好幾次走那裡過都是看天氣說話,一下大雨就過不了河,必須等到山洪過了才能走,正好去那兒修上一座鐵索橋。

趙曉兵給張澤亮如此這般一交代,他立馬懂了,馬上安排。

跟著,修造局前期施工的工匠就和他一起搬家,前往味江寨了。這次他要造一個理想中的鐵索橋。

他給味江寨施工的臨時負責人毛三斤交代,橋的寬度要達到兩步寬,差不多三米的樣子,完全能滿足來往的車輛通行。

下麵設置九根鐵索,兩側各兩根略微細一點的鐵索做護欄。能節約還是要節約,當下還不是廢鐵遍地隨便收的年代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