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飲馬鴛鴦湖(01),華夏一家,血沃中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友聞十分感慨,告訴他已經收複了寧遠縣城,這是大宋先帝命名的縣城呐。

若沒有這次出擊,何年何月才能光複這塊大宋河山。

他讓曹友聞給這個地方起個名,老曹拉著趙曉兵走向邊上坡地再看,趙曉兵將千裡鏡地給他。

沿著穀地出現了一大一小兩個湖一字排開,湖麵上野鴨成群,鴛鴦成對嬉戲,景色還真美呢。

老曹說叫鴛鴦湖吧,官家給起名寧遠,定是希望這裡平靜安寧,這湖就叫鴛鴦湖了。

曹友萬非常好爽地舉起酒壇喝酒,大喊:“飲馬鴛鴦湖,快哉,快哉。”

汪思賢見曹友聞一路窮追不舍,如驚弓之鳥,判斷宋軍要進攻鞏昌府了。

而他一時亦無可用之兵,逃回城內便忙不迭地發動整個部落緊張備戰。

他在鞏昌府忙活了三天,召集的青壯都拿著鋼叉什麼的上了城牆守起,卻不見宋軍追來,

他陷入雲裡霧裡,有點迷茫了。

連派哨騎偵查,卻發現宋軍在鴛鴦湖安營紮寨了。

又隔了一日,有百姓送來宋軍書信一封,卻是趙曉兵寫給他的。

信中這樣寫道:

汪爺爺:

小子羅城趙曉兵是也,金國遲早滅亡,爺爺當早作打算。

投宋與否悉聽尊便。

然小子以為,若想同窩闊台一起再攻天水則注定失敗,或將失去棲息之地也。

泱泱大地,華夏子民本一家,小子願退避三舍,與爺爺共享鴛鴦湖之美。

爺爺亦正好領玉嬌妹子臨湖賞景,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信封內還有一張羅城小報,上有一篇報道船型街建設的文章和他視察工地的畫像。

這一招把汪思賢整的莫不著雲頭了,啥子意思哦?

難道是在求親了,要我把玉嬌嫁給他不成?

汪思賢坐在茶爐邊手握信紙陷入長考。

他的孫女汪玉嬌走過去問:“爺爺,誰的書信?我要看。”

邊說邊去抽出了汪思賢手裡的信紙,當她看到信紙上那熟悉的字跡和小報上清晰的人像後,呆住了……

鏡頭再回到鴛鴦湖邊,曹友聞他們還在喝酒,趙曉兵問他跑這麼遠,想紮寨守住,怕有點難?

曹友萬說來都來了,怕逑,吃耍兩天再走。

金秋時節,鴛鴦湖的自然風光確實很美,不過這宋代一出縣城,村莊,到處都是自然的不能再自然的風景。

曹友聞看著他問有何良策,他在地下寫了一個字‘和’。

“如何謀?”他笑嗬嗬地問。

原來老曹也是這個意思了。

言和在當前是很敏感的,特彆是他這一級的官員,稍不注意就落入奸臣口實。

但時下要以重兵來守,根本就是不可能,趙曉兵的想法是不要盟約,彼此心照不宣地維持現狀。

辦法有了,還得找個操刀的。

他們幾人之中趙曉兵最為年少,不怕彆人說三道四。

他又具備一定的官職身份,這種事情由他去做最適合,於是便有了前麵給汪思賢的書信一封。

而這封書信,趙曉兵也是動了腦筋的,通篇都是以小孩子口氣來寫,既給了汪思賢下台階又儘量避免了落人口實。

畫麵再回到鞏昌府裡,汪思賢看到汪玉嬌發呆,愣住了,連聲呼喚嬌嬌。

汪玉嬌清醒過來,把書信還給汪思賢,將那張羅城小報小心疊好收起來。

再走過去站到她爺爺麵前跪下,鄭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對著汪思賢認真地說道:“爺爺,那是我隔世的哥哥,你們彆打了。”

說完就哭著回房了。

汪思賢呆住了,這叫哪跟哪?

他覺得太奇怪了,腦子裡像是裝了十萬個為什麼。

思慮良久,他先確定宋軍是不想打了,要和,且要退出鴛鴦湖作為緩衝。

已經占領的彆人肯定不退了,那狼吃進嘴裡的肉還有吐出來的道理?

有這樣想法的人絕對是自欺欺人,就好比當年他們金人占領後一樣,這叫鬥轉星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也是當前他實力懸殊,金國岌岌可危,眼下又被截斷聯係,姑且維持現狀看看再說吧。

於是,到了傍晚時分,從鞏昌府出來九輛馬車,將牛羊肉和一百壇好酒運到了鴛鴦湖邊。

隊伍中出來一銀須老者,口頭說明講和。

曹友聞說他也不要文書,點頭締約。

那老者問趙將軍何在?

趙曉兵正好在他邊上,挺直腰板在回答道:“小子羅城趙曉兵是也。”

老者看了道:“果真年少。”

笑吟吟地點頭,告辭離開了。

曹友聞有點玩味地問他:“為何?當真相女婿?”

他笑笑,回道:“大將軍說笑了。”

如此,天水之戰事就此順利了結,大宋軍在鴛鴦湖邊燃起篝火慶功。

次日,曹友聞便拔營回漢中。

趙曉兵則留下和曉軍他們處理善後事務。

他將曉軍,李興誌和楊展喊來鴛鴦湖好好吃耍一番,四個集體研究天水、西河、階州地區防禦。

趙曉兵要他們複製羅城的管理經驗,大力開荒,屯田,減租減息發展經濟。

天水到寧遠,兩百裡出去了,路途太長,曉軍提出建設驛站通郵的思路,要選擇有利地形建設、培育集鎮。

他要發展經濟,駐軍。

趙曉兵同意,讓曉軍與鞏昌府聯係,就在鴛鴦湖邊建立互市,打仗離不開錢,發展經濟是必須的,閉關自鎖隻會死路一條。

但是天水和鞏昌府隻在互市一次性收取稅銀,兩家平分。

大家共同管理,儘量減輕商家負擔。

這樣做,來經商的人會越來越多。

他讓曉軍把抓到的俘虜教育之後都放回去,而且特彆交代和為貴,不許打罵、虐待俘虜。

當然了,那些願意留下的絕對歡迎。

一個地方要發展,人,才是基礎,必須要有人嘛。

人都沒有了誰來乾事。

成吉思汗是非常優秀,一點不假。

但是他的燒殺搶掠做的太絕,偌大的草原人丁稀少,那些草原部落也該好好思考了。

趙曉兵隻給他們講了這些簡單的道理,回到天水住了下來,等待曉軍他們拿下周邊幾個縣再啟程回鳳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