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銀碗胡同,醫品庶女,曉村,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說梅宜軒和薛八斤,二人離開了棋盤街之後,迅速按著地址來到了銀碗胡同。
不得不說京都的胡同真的是五花八門,叫什麼的都有,而且奇裡拐彎的若是不熟悉非迷路不可。
就算薛八斤提前熟悉了京都的環境,但二人還是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了銀碗胡同。到了銀碗胡同時,二人早已經饑腸轆轆,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還好,胡同口有一家老陝西的羊肉泡饃,梅宜軒每人要了一碗,又要了幾個燒餅,二人大快朵頤,吃的是大汗淋漓,感覺卻非常痛快。
二人吃完後,薛八斤給趙二裡留下了聯係的暗號,二人這才往胡同裡走去。
臨走之前,梅宜軒機警的看了看四周,見胡同口兩側都是出攤的、賣各種雜耍的、各種小吃的,就連胡同口出出進進的也都是最平常的普通人打扮,這才和薛八斤向胡同裡走去。
銀碗胡同是一條南北胡同,根據那位掌櫃提供的線索,那位手藝精巧的工匠師傅就住在銀碗胡同裡。
二人沒走多遠,就看見前麵出現了一座拱形洞門,上麵的梯形門樓長滿了雜草,在青瓦灰牆上點綴著一抹綠色。洞門的左側是一戶人家,外牆抹得石灰已經掉落了不少,上麵的灰瓦簷倒還齊整。後麵兩個窗戶上各自支撐著一扇擋板,估計是怕夏季雨水的侵襲。
他們從窗下走過時,清晰地聽見裡麵的咳嗽聲、輕輕地低語聲以及孩子的笑鬨聲。
在門洞的右側,青磚牆在中間已經塌了少半邊,但上麵還支撐著,隻露出了一個長方形的缺口,外麵好像沒有人家,顯得很是蕭條、冷寂。走過的人似是已經習慣了,腳步匆匆,沒有人理會這塌了的半個缺口。
走過拱形門洞,前麵是彎曲、狹窄的胡同,胡同裡間或有裡麵人家院牆裡伸出的繁茂的枝條,在午後的陽光照射下仍然綠意盎然,顯示著強大的生命力。
梅宜軒沒工夫欣賞古代京都的風俗民情,她們一邊走一邊問,終於問清了那位師傅的確切地址。那位掌櫃的隻說師傅住在銀碗胡同,具體住哪裡他也不知道。
在胡同的儘頭,梅宜軒終於看到了手藝師傅的家,胡同西側的一座宅院。這位師傅叫姚福生,也不知在沒在家。
這是一個小型的四合院,梅宜軒雖然沒進去,也知道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四合院建築裡的“四”,是指東西南北四麵,“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姚福生家門口,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槐樹像一把傘佇立在門口的左側,灑下一片斑駁的樹蔭。樹蔭下一條長條石凳擦得乾乾淨淨,院門口也打掃的很乾淨,一看就是有人經常坐在這裡。
一字形門樓上覆蓋著層層灰瓦,一字牆中間的瓦片掉了不少,一人多高的院牆上的牆帽生長著蓬勃的雜草,門樓裡院門外有兩隻小型的石獅子,兩扇陳舊的院門緊閉著,整個院子給人一種蕭條、冷清的感覺。
梅宜軒上前輕輕叩打著門環,問:“請問,這是姚師傅家嗎?”
院內傳來開門的聲音,隻聽一個較為年輕的女聲問道:“誰呀?”隨著話聲,一串輕輕地腳步聲來到了院門口,“吱呀”一聲,緊閉的院門打開來,露出一個婦人的半截身子來。
看年齡這位婦人二十七八歲,穿著一身打著補丁的鴉青色交領半臂,裡麵穿著灰白色粗布裡衣,麵色蠟黃,還算清秀的眉宇間帶著一絲愁苦。
見是兩位公子,她把露出來的半邊身子又縮了回去,緊張的盯著他們,結結巴巴的問:“你······你們是······是誰,到我家來······乾什麼?”
梅宜軒上前一步,溫和的說:“這位大嫂不要緊張,我們找姚師傅有事情,請問······”
還沒等梅宜軒把話說完,那位婦人快速的縮回身子,“咣當一聲”把門關上了,而且從裡麵插上了。
梅宜軒非常意外,立即聯想到了那位掌櫃的話,明白裡麵肯定有什麼隱情,隻好湊到門縫那,小聲的解釋說:”大嫂,你不要害怕,我們沒有惡意,請你把門打開我進去向你們解釋。你這樣不讓我們進去,不是更讓人注意嗎?“
門內靜悄悄的,但梅宜軒知道那位婦人並沒有走,隻好再次說道:”大嫂,你放心,我們不是壞人,也不會給你們帶來麻煩,如果你們怕人知道,我們絕不會說出去······“
”小霞娘,誰呀?“
梅宜軒還想再說,卻從院子裡傳來了一個老年婦人的聲音。
”娘!“隨著一串細碎地腳步聲遠去,隱約傳來兩位婦人嘀嘀咕咕的聲音。
不一會兒,隨著一串急促的腳步聲臨近,大門隨後打開來,之前那位婦人探出頭去先看了看左右後,才輕聲說:”怠慢了,對不起,客人,你們請進。“等梅宜軒、薛八斤進來後,趕緊關上了院門,那樣子就好像外麵有人追一樣。
梅宜軒和薛八斤互相看了一眼,心下了然,先後走進了院子。一進院子,迎麵是一座長方形小型照壁,上麵雕刻著四個大字”仁善傳家“。
繞過照壁,是一個正方形相對闊朗的天井。北麵正房是坐北朝南的三間瓦房,西側、南側各有兩間廂房,東側就是他們進來的大門。這也是四合院的特色,不論大門在哪邊,正房始終是坐北朝南,從不更改。
臨近門口各有茅廁、柴房、水井,院內也非常乾淨整潔,聞不到任何氣味,一看院子主人就是勤謹人。而且在東南角上,還有一小片花圃,裡麵各種花卉爭奇鬥豔,散發著沁人的芬芳。
在正房門口,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年婦人站在那裡,一臉的淳樸和善。
兩人緊走幾步彎腰衝著她深施一禮,恭敬的說:“晚輩桑小然(薛八斤)冒昧來訪,還請原諒。”
老婦人心情有些複雜的看了他們一眼,用充滿歉意的語氣說:”對不起,我兒媳也是嚇怕了,對客人失禮了,希望你們不要生氣。來來來,快進屋,隻是家裡簡陋,讓客人見笑了。“
這時,年輕婦人也就是小霞娘快走了幾步,搶在婆婆前麵打開門簾,說:”客人,請進。“
梅宜軒也恐怕自己來這一趟給主人家留下後患,就示意薛八斤留在外麵。
薛八斤很快領會了梅宜軒的意圖,衝著兩位婦人點點頭,就去門口守著去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