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六章 搶先一步,南宋之我主沉浮,風中的失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明王出世的傳聞,的確到大都去了,卻沒有讓忽必烈感覺到驚慌,相反其還有些高興,既然吳邵剛自稱為明王,且在開封府城成為了所謂的朝廷,那就需要消耗極大的精力去組建和維護這個朝廷,那麼多跟隨吳邵剛做事情的人,這個時候都想著能夠得到封賞,若是吳邵剛擺不平,肯定是有大麻煩的,若是吳邵剛能夠擺平,也需要時間。

如此的情況之下,吳邵剛怎麼可能有精力和時間去操心作戰的事宜,而且吳邵剛麾下的所謂明軍軍官和軍士,心裡想著封賞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奮力的廝殺。

作為帝王的忽必烈,很清楚這裡麵的奧妙,他內心譏笑沒有當過皇帝的吳邵剛太著急了。

一道道的聖旨,從大都發出去,前往漠北草原、山東以及南方等地,忽必烈終於亮出了陣勢,要開始徹底剿滅吳邵剛的戰鬥了。

開封府城很是熱鬨,絡繹不絕的人到這裡來,有讀書人,商賈,甚至有尋常的百姓,明王府的官吏每日裡也是忙的腳不沾地,來來往往的穿梭,至於說左丞相李庭芝,以及協助李庭芝的平章重事劉秉忠、禦史大夫許衡,幾乎連吃飯的時間都難以騰出來。

開封府城的忙碌,與海州州城的冷靜比較起來,的確是兩個極端。

吳邵剛並未回到開封府城,而是留在了海州州城。

就在李庭芝等人離開海州州城的時候,吳邵剛已經開始了動作,其大規模調兵遣將的部署,全麵鋪開了。

明王府所轄的近三十萬大軍,全部更名為明軍,其各級的軍官稱呼,也即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其編製和機構,更是會出現顛覆性的改變,不過這一切暫時都沒有透露出去,整個的指揮係統,依舊是按照原來的格局。

關鍵時刻,軍隊是輕易不能夠動的,軍心是不能夠動搖的,必須保持穩定。

作為穿越之人,吳邵剛很清楚,每一個王朝的更迭,包括王朝的建立,都是大肆封賞時候的開始,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人家跟著你辛辛苦苦的打下了江山,若是什麼都得不到,內心肯定是不舒服的,基於這個原因,吳邵剛暫時不願意稱帝,隻是將原來的魏王府內部的官吏,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稱呼出現了變化,至於說人員上麵的調整,以穩定為主。

李庭芝離開海州州城的時候,吳邵剛一再強調,目前明王府主要的責任,還是穩定民心,穩定各級的官吏,隻要地方上能夠穩定,其餘的事情自然是好應對的,至於說論功行賞的時刻,那還要等到天下真正的統一之後,才會考慮。

李庭芝、郝經、李思琪、劉秉忠、張文謙、許衡、竇默以及蔡思偉、張炳輝、馬龍等人,都是明白這一點的,都不會有任何的異議。

河南、陝西、山西、四川和雲南等地,很是平靜,明王出世的傳聞,隻能夠讓這些地方更加的穩定,老百姓更加的安心,這一點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根本沒有想到的,也可以算是忽必烈決策上麵的重大失誤。

吳邵剛的眼光,已經看向了南方,看向了大元朝廷的征南大軍。

當初進入山東,主要的作戰目標,就是打敗和剿滅蒙軍的征南大軍。

穿越的吳邵剛,在做出詳細的部署之前,想到了千年之後的三大戰役,此番他開始籌謀的一切戰役,就好比是千年之後的幾大戰役,隻要這些戰役能夠順利的推進,統一天下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明王府所轄地方的駐軍,最大幅度的減少,除開河南與四川等地還有少量的駐軍,其餘的軍隊悉數都調動起來,一部分朝著山東方向開進,一部分朝著兩淮開進。

漠南草原的穩定,讓吳邵剛能夠放心大膽的抽調兵力,地方上有各級官府以及巡捕房等來維持治安,不需要駐紮多少的軍隊。

爭奪兩淮,成為了吳邵剛下一步戰略實施的重中之重。

吳邵剛判斷,阿術率領的征南大軍,一定會從兩淮朝著山東開進,至於說阿術是會沿著淮南東路的楚州開進山東,還是從淮南西路的毫州進入河南,接著開進山東,那就需要斥候做出詳細的偵查了。

淮南東路的楚州、高郵、盱眙,以及淮南西路的毫州、安豐以及光州等地,是必須要占領的,阿術率領的蒙軍征南大軍,隻有可能從這些地方進入到河南或者是山東。

明軍的動作必須要快,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這些地方,進而控製這些地方,如此才能夠真正的阻擊和剿滅阿術率領的征南大軍。

目前這個階段,明軍的主要作戰任務,依舊是剿滅蒙軍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掌控更多的地方,隻有徹底打敗和剿滅了蒙軍的征南大軍,明軍才能夠真正的掌控南方,從而壯大自身的實力,以絕對的實力徹底打敗忽必烈與大元王朝。

關鍵時刻,爭論還是出現了。

明軍大部隊已經開動,正在朝著兩淮撲來,但這個時候,張文謙提出了異議。

張文謙的態度很明確,明軍不應該分兵,應該集中行動,也就是說,明軍不應該占領兩淮的楚州、高郵、盱眙,以及毫州、安豐以及光州等地,這一帶過於的遼闊,而且地勢複雜,有很多的湖泊,根本不利於大軍作戰,再說兵力過於的分散,阿術麾下畢竟有十五萬的大軍,分散的兵力是不可能撼動如此龐大的軍隊的。

張文謙建議,大軍占領楚州就可以了。

張文謙的理由也很充足,淮南西路緊靠著河南,阿術應該不會朝著河南進軍,這樣做太過於冒險,畢竟河南已經被明軍控製很長的時間,進入這些地方的蒙軍,得不到任何的支持,相反會遭遇到很多的意外,作為蒙軍征南大軍的統帥,阿術不會做出不利於自身的決定。

淮南東路的楚州,本就在蒙軍的掌控之下,而且這裡緊靠著山東,蒙軍的征南大軍取道楚州進入到山東的海州,與明軍展開廝殺,這是最為明智的。

故而明軍也應該集中主要的兵力,在楚州以及海州做好充足的準備。

張文謙甚至建議,大軍不需要占領楚州等地,就在海州以逸待勞,等候蒙軍的征南大軍,就可以完成作戰部署了。

張文謙的建議,引發了不少的爭論,絕大部分人、包括郝經,都認為明王殿下的安排合適一些,畢竟阿術麾下有十五萬大軍,若是從其他地方進入到河南,直接威脅到開封府城,則明軍需要轉回頭跟隨廝殺,且駐紮在濟南府的合丹率領的蒙軍援軍,也會趁勢發起進攻,到了那個時候,明軍很有可能陷入到被動之中。

唯有吳邵剛,沒有明確表態,他將自己關在了屋子裡一整天的時間,思考張文謙提出來的建議,時間太寶貴了,大軍正在朝著兩淮的方向集結,若是改變作戰部署,則牽一發動全身,大軍需要馬上改變行軍的方向,不需要深入兩淮,也就不會驚動駐紮在兩淮的蒙軍。

阿術留在南方的蒙軍,總兵力近七萬人,這些蒙軍不僅僅承擔固守南方的任務,也是阿術派遣到各個地方的眼線,一旦明軍有什麼動作,阿術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悉。

吳邵剛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大軍不直接進入兩淮,從山東徐州的方向,進入海州,所有軍士在海州設伏,等待阿術率領的蒙軍的征南大軍。

吳邵剛的這個決定,讓郝經等人頗為擔憂。

其實吳邵剛自己也有些擔心,但他內心已經有了把握。

“張大人的建議是不錯的,我們不能夠分兵,此番參與征伐的明軍,總兵力為二十五萬人,其中十萬人部署在沂州和滕州一帶,阻擊合丹麾下蒙軍的進攻,其餘十五萬將士,負責進攻以及打敗蒙軍的征南大軍,阿術麾下的征南大軍,總兵力十五萬人,而合丹麾下的蒙軍,總兵力也接近十萬人,也就是說,我們兵力上麵的對比,是差不多的,而且我們可以斷定,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一定會派遣大軍的蒙軍,進入山東作戰,試圖剿滅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若是分兵了,今後麵臨的局勢會更加的不利。”

“我想阿術是會從楚州進入到海州的,對我們發起進攻,從行軍路線上麵來說,這是最近的,而且阿術的目的,不一定是打敗我們,隻要能夠從海州撕開一條道路,其肯定會率領大軍前往大都而去,給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稟報戰功,就算是阿術留下來與我們廝殺,怕也是要派遣軍士押解謝太後以及皇上等人前往大都而去的。”

“還有一點,對於我們最為有利,迄今為止,不僅僅是忽必烈,恐怕阿術與合丹等人,都不會想到我們會采取主動進攻的方式,更不會想到我們會以征南大軍為進攻的目標,明王府成立了,朝廷的架子搭起來了,我們豈不是要忙著每日裡封官許願,哪裡還有時間考慮山東征伐的事宜,故而我們必須集中兵力,打阿術以及蒙軍征南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