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事宜,南宋之我主沉浮,風中的失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大都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來,能夠看到這些情報的,除開吳邵剛,還有郝經和劉秉忠等人,畢竟兩人都曾經是忽必烈身邊的重臣,能夠幫助分析諸多的情報。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佟衛華傳遞的一封情報,再次引發了吳邵剛的注意。

原駐紮在開封的征南都元帥阿術,在哈必赤領軍離開淮北之後,移防到此地駐紮,朝中的中書左丞相伯顏,則代替阿術駐紮開封。

阿術與伯顏兩人,吳邵剛是知道的,畢竟曆史上這兩人的名氣是很大的。

阿術全名兀良哈阿術,是兀良合台的兒子,其作戰比兀良合台更加驍勇,伯顏則是智勇雙全,曆史上南宋的滅亡,這兩人有著巨大的、不可磨滅的功勞。

阿術領兵圍攻襄陽、攻破樊城,後直取襄陽,讓大宋門戶大開,伯顏則是率領大軍攻陷南宋京城臨安,讓大宋朝廷徹底滅亡。

兩人此時的年齡都不是很大,阿術年長一些,三十三歲,伯顏年輕,二十四歲。

如今兩人在蒙古朝廷裡麵可沒有什麼名氣,其中的阿術是因為父親兀良合台被大宋擒獲,繼承父親職位出任都元帥,而伯顏雖說是朝中的中書左丞相,可進入到軍中,也不過被敕封為左千戶。

沒有誰會注意到阿術與伯顏兩人,甚至說蒙古朝廷估計都不是很重視,畢竟現如今的蒙古朝廷之中的驍將,還是幾個蒙古王爺,且領兵作戰也是這些蒙古王爺統帥的。

可吳邵剛會注意到這兩人。

忽必烈在識人用人方麵,的確有著不一般的睿智,其大膽啟用的蒙古年輕人,絕大部分都是建立起來功勳的,而且這些年輕人一旦得到重用,對於忽必烈是死心塌地忠誠的。

注意歸注意,吳邵剛不會說出來,畢竟曆史究竟怎麼發展,說不清楚,隨著他的穿越,蝴蝶的翅膀早就在扇動了。

吳邵剛直接給袁世春下達命令,想方設法搜集阿術與伯顏兩人的相關信息,不管是牽涉到兩人家事還是朝中的事宜,越多越好。

京城,忽必烈派遣的使者,秘密進入了賈似道的府邸。

兩淮之戰同樣有秘密,這個秘密絕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那就是賈似道派遣了專門的使者,攜帶親趣÷閣信前去求和,兩淮之戰進行到關鍵時刻的時候,蒙軍統帥哈必赤放出話來,決意直接南下進攻臨安城,這讓魏國公賈似道食不甘味,在仔細斟酌之後,終於派遣使者到了建康府城,與哈必赤派遣的代表密談和議之事。

這不可能是很好的交談,哈必赤在兩淮咄咄逼人,賈似道想不到好的破擊辦法。

一係列的和議條款落實下來,寫成了文書,賈似道的親趣÷閣信,也落入到哈必赤的手中,成為了憑證,如此哈必赤才心滿意足的撤軍。

就連吳邵剛,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畢竟這是絕密的事情。

不過賈似道已經沒有了那麼多的畏懼,畢竟他掌控了朝政,甚至是直接掌控了皇上,他做出來的決定,朝中無人敢開口反對,就說兩淮之戰議和的事宜,說到底也是為了朝廷,畢竟蒙古韃子過於的驍勇,朝廷大軍無法全麵抵禦,故而議和也是為了穩住大宋江山。

不過這一次的議和,牽涉到一件重大的事宜,就連賈似道都千方百計的隱瞞。

議和的文書早就銷毀掉了,大宋朝廷任何人不知道,就連皇上都不清楚,蒙古朝廷倒是留著這封協議,還有賈似道親趣÷閣求和的信函。

哈必赤撤軍之後,回到大都稟報,忽必烈倒是不願意耽誤時間,迅速派遣使者前往臨安,落實何談的諸多事宜,十月初,蒙古使者就秘密來到京城,經過一係列外人不知道的交涉之後,蒙古使者進入賈似道的府邸,這一天,其餘任何人都不準進入府邸,包括與賈似道關係不一般的那些賭徒,也包括四爺在內。

進入京城的蒙古使者,自然是漢人的打扮和衣著,唯一有區彆的是頭發,這也很簡單,戴著鬥笠遮著黑紗,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四爺是最為關注賈府情況的,不過這一次也是一無所獲,根本不知道賈府有什麼事情,可憑著不一般的敏感,四爺知道是有重大的事情,賈似道此人很是隨意,有些時候商議軍國大事,都不避諱身邊的賭友,期間四爺也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前去拜訪,不過平日裡和顏悅色的管家,這一次毫不客氣的將四爺擋在外麵。

蒙古使者在賈似道的府邸呆了足足一天的時間,天尚未亮的時候進入到府邸,一直到天黑之後才離開府邸。

四爺派遣的行會之人,以及埋伏在京城的密探,迅速跟上去了。

蒙古使者回到居住的客棧,什麼都沒有察覺,依照往常的習慣進入到客棧。

他們的房間緊閉,沒有人外出,但有一點他們是無法做到的,那就是說話。

蒙古人開口說話,與漢人是絕不可能一樣的。

可能本次的商談很是順利,蒙古使者也很是高興了,要求客棧的夥計送來了酒肉和菜肴,他們要好好的慶賀一番。

夥計進入到房間的時候,這些人雖然都是蒙著黑紗,但桌上的用品還是暴露了他們的身份,這些人不是漢人。

夥計退出了房間,關閉了房門。

很快有人潛伏到客房外麵,秘密觀察裡麵的動靜。

子時,正在焦急等候消息的四爺,得到了線報,住在客棧裡麵、以及進入到賈似道府邸之人,是蒙古人。

其實四爺已經隱隱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兩淮之戰結束之後,四爺好幾次與賈似道說話的時候,賈似道無意間會說到兩淮之戰,言下之意都是他賈似道的功勞,大宋的京城、建康府城以及廬州府城,才能夠安全。

隻是這些情況全部都是猜測,沒有得到證實,四爺也不便給吳邵剛稟報。

賈似道的府邸居然有蒙古人進入,這讓四爺非常吃驚。

翌日,四爺親自去拜會吏部尚書李庭芝。

李庭芝聽完四爺的稟報之後,僅僅告知了四爺一句話,魏國公所謂的立下攻來,怕就是與蒙古韃子議和這件事情。

於是這個情報,被迅速送到四川去了。

更加令人吃驚的事情出現了。

被關押在大牢之中、一直養尊處優的蒙古萬戶長、都元帥兀良合台,居然暴病身亡。

刑部在早朝稟報此事的時候,幾乎沒有誰敢相信,與其說兀良合台是被關押在大牢,不如說兀良合台在大牢之中修養。

單獨的房間,收拾的很乾淨,每天都是酒肉伺候,而且隔著一段時間,還要搬遷住處,從這個大牢到其他的大牢。

如此之條件,兀良合台居然會暴病身亡,誰能夠相信。

不過魏國公賈似道站出來了,為刑部說話,認為刑部解釋之理由是可行的,兀良合台畢竟是蒙古的萬戶長、都元帥,被關押在大牢裡麵,內心一定是很悲憤,故而選擇了自殺身亡。

有了賈似道的發話,其他人不會說什麼了。

李庭芝自然是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他吃驚和憤怒,想不到賈似道的膽子如此之大,竟然在與蒙古韃子議和的過程中,承諾釋放兀良合台,要知道兀良合台是合州禦前諸軍生擒的,是大宋軍隊打敗蒙古韃子的象征。

答應釋放兀良合台倒也罷了,畢竟兩淮當時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而且蒙古韃子號稱要直接南下進攻京城,萬般無奈之下答應對方的要求,也能夠理解,可編造出來兀良合台暴斃這樣的消息,那就是糊弄整個朝廷,甚至是糊弄皇上了。

李庭芝感覺到絕望,他知道吳邵剛的預料是正確的,大宋朝廷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希望。

皇上壓根不關心政事,全部委托賈似道辦理,而且宮裡還傳出消息來,所謂那些皇上禦覽和批閱的奏折,都是身邊的嬪妃代趣÷閣的,皇上根本就沒有看過這些奏折。

這是多大的諷刺。

好幾次的朝會,看著臉色發白、神情迷糊的皇上,李庭芝內心剩下的就是悲涼。

不管怎麼說,李庭芝內心還是有著一絲朝廷情結的,可現實將他的這一絲的情結,消磨的乾乾淨淨。

李庭芝做出了決定,將一直在身邊的小兒子李酉孫,也派遣前往四川,到吳邵剛的麾下去做事情,萬萬不能夠讓其留在京城。

四川,成都府城,製置使衙門。

吳邵剛臉色鐵青,地上散落摔碎的茶杯。

郝經一邊撿起地上茶杯的碎片,一邊對吳邵剛開口了。

“大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總是會傳揚出去的,賈似道就算是想著隱瞞,也無法隱瞞很長的時間,屬下倒是覺得,賈似道如此做,對大人是有利的。”

吳邵剛扭頭看了看郝經,長歎一聲開口。

“郝先生,我是漢人,血緣變不了,我也是大宋之人,這樣的曆史無法抹去,我想著大宋朝廷強盛起來,哪怕是奪走了我的帝王夢,那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我真的沒有想到,皇上如此的昏聵,賈似道如此的大膽,這個朝廷,爛到根子裡麵,真的沒救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