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風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9章 借一步聊聊,我愛狐仙,河岸風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枯見有了這個台階,便也不願過多堅持。
其一,王家的家訓,一向是以禮待人,以德服人。與青雲鎮莫家雖無親密交集,但也偶有往來。雖然莫家隻是一個小家族,實力遠不及自己王家,卻也不願仗勢欺人,與莫家為敵。
其二,此行進南荒絕境的目的,隻為尋那出世之寶,並不刻意去解決陳年仇怨。否則,那白家另一行人也在這藏兵穀的另一端,早就衝過去與對方廝殺開了。
其實在這藏兵穀的兩家人,大家都心照不宣,相逢了不僅不互相為難,還會刻意回避。因為大家都知道此行的重心在哪裡,完全不必為彆的事折損了人手。畢竟兩家派遣前來的高手,實力都非常之強悍,誰也沒把握吞了對方。所以就算有這心,也不敢輕舉妄動。
王枯一張老臉此時變得笑容可鞠,對莫寧生道:“那麼,多有得罪。請莫公子不要怪罪老朽的莽撞。”
又轉向白千裳,拱了拱手:“白姑娘,剛才得罪了!”
白千裳略一點頭,算是致意,嘴上仍然不說話。一副冰容,從頭到尾都不曾改過顏色。
王枯暗裡搖頭。心道:這白家身為鬼修世家,果然個個都透著一股陰冷的味道。
不過一場劍拔弩張的氣氛,終於又再度緩和下來了。
王秀這時擔起了與莫寧生二人交流的任務。
他抬手拍了拍莫寧生的肩膀,道:“莫兄此行到這藏兵穀,莫非也是候那出世寶物而來?”
莫寧生沒料他問得這麼直接,頓了頓,道:“不瞞王兄,小弟確是想要湊一把熱鬨。王兄應當不會介意我這多事之人吧?”
王秀笑道:“哪裡哪裡!現在藏兵穀已經有好幾拔人了,多莫兄一份,也不為多。而況那異寶,有緣者取之。如果我們王家沒有這個福氣,那我倒更願意它落在莫兄之手,畢竟我與莫兄一見如故,是朋友,而非仇敵嘛。”
莫寧生想了想,正好要向他打聽些情況,便對他道:“那麼王兄,可否借一步聊聊。”
王秀看了看自己兩位叔叔與一眾二代弟子,明白莫寧生的意思,便道:“行,遵莫兄之意。”
莫寧生轉身向兩個老者拱一拱手,道:“王三叔,王六叔,晚輩少陪了。”
接著又與其他的青年弟子點頭告彆。
然後才攜上白千裳,與王秀一同往山頭向下的一條小徑走了出去。
後麵,那自始至終都不發一言的王原。慢慢走向王枯,與他並排立於一處,看著莫寧生三人走遠之後,開口道:“三哥!你瞧這少年話裡有幾成真?”
王枯奇異地看了他一眼,道:“六弟也懷疑他所說的並非實情?”
王原點了點頭。
王枯道:“不過,秀兒這孩子既然選擇幫他,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王原點頭道:“秀兒表麵憨直,其實卻內秀得很,他看人的眼光,也一向比我們要高。恐怕他確實是看中這少年有獨特之處,要跟他交起這個朋友。”
“嗯!”王枯同意了他的分析。
王原道:“不過三哥,你還記不記得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王枯道:“什麼事?”
王原道:“這個消息是白家的探子給報回來的。話說這白家少主,一直在尋覓一種擁有極陽體魄的男子,然後與對方成婚,目的是要吸取對方的陽氣。而又聽說在三個月前,那專門負責此事的紅線使葛宏,就從青雲鎮莫家尋到這種符合條件的男子。然後挾了其上白家完婚。這件事,我們雖未親見,但也多少能聽到點內幕。”
王枯聽到這裡,也聽出他話裡的意思了:“你是說,剛才這位莫家兒郎莫寧生,就是被脅迫去白家送命的那個擁有罕見的極陽體魄?”
王原道:“除他之外,三哥覺得更有何人?”
王枯道:“可看他的樣子,並非像那白家少主的傀儡啊!反而是那女子,倒是對他十分溫順,言聽而計從!雖然表麵上不顯露,但能從骨子裡感受得到。你看她剛才在整個過程中對我們都是不滿意的,然而卻並不肯違拗那莫家少年與我們修好的意願。非常地順從他,寧願違背自己的心意,也選擇尊敬男子的決定,一切以他為主。”
王原道:“這隻是說明,這女子已經被這男子收服了。”
王枯點起了頭,歎道:“厲害!好一個反客為主的手段!本來是傀儡的身份,居然能夠強行逆轉地位,讓主宰他命運的人,反而對他獻心。看來此子,的確不是池中之物。”
王原道:“秀兒估計也是看出了此子潛力無限,所以要與他交善。”
五枯道:“隨他吧。這孩子,心性與胸懷俱佳,已經有超越他父親的勢頭,相信會成為我們王家的新一代明主。到時,咱們也不必再操心得這麼多了。”
……
莫寧生、王秀、白千裳三人,兩前一後,在山道上緩緩而行。
莫寧生首先開了個話題。
“王兄,上回我給你通的那個消息,最後可否幫得上忙?”
王秀偷偷用餘光掠了一下遠遠跟著後邊的白千裳,道:“那個呀,實在可惜,我們布置得的人手不足,雖然伏擊是伏擊中了,但被他們拚命突圍,最後沒丟一兵一子,全讓他們給跑掉了。後來看他們進了南荒絕境,我們也知其目的,自然不肯落在後頭,於是也組織人馬進了山。”
莫寧生聞言,陪笑了一個。
王秀道:“我有一事不解,莫兄既然也是要來這藏兵穀,而你又比我們還早進山一步,卻為何到今天這時候才趕到,莫不是中途迷路了?”
莫寧生搖頭道:“這倒不是。我和我後麵那位,先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在那裡耽擱了將近一個月的工夫,然後才折身向南,趕到這藏兵穀。”
王秀道:“原來如此。”
莫寧生問道:“王兄到達這地方,恐怕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吧?”
王秀道:“差不多十來天了。”
莫寧生道:“才十來天?”問出口,又立即明悟起來,這些人,可都沒有自己飛天禦空的手段,一路上要跋山涉水,把大多數工夫,都用在趕路上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