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2章 李覯出仕,一世富貴,安化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月二十四的下午,徐平在自己城內的小院裡泡了一壺茶,坐在藤椅上,悠閒地看著天邊紅紅的夕陽。

此時正是花紅柳綠的時候,潔白的柳絮在空中飛舞,不知名的花瓣零落成泥,天氣不冷不熱,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

今天是瓊林宴的日子,徐平作為龍圖閣待製,自然也要參加。不過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今天不是個特彆舒服的日子。

王曾在新科進士麵前念《中庸》,再三勸勉,然後代皇上向進士頒書。然後宰相代皇上賜宴,待製以上的帶職官員一起觀禮,主要是走個過場。

過場走完,新科進士們可以儘歡而散,徐平這些觀禮的,卻隻是過場的一部分,早早就回來了。他們如果在那裡,新進士們便放不開,不能儘興,而這是屬於新進士的日子。

直到紅日西垂,李覯才紅著臉,腳步有些搖晃地走進小院。

見到徐平坐在院裡,李覯忙上前見禮:“見過先生。”

徐平道:“自今天起,你不要稱為先生了,隻稱官稱就好。”

李覯一愣,問道:“先生如何這樣說?可是我哪裡做錯了?”

徐平笑道:“你沒有錯,隻是國朝舊例,新科進士是天子門生,怎麼可以隨便稱人先生!雖然朝廷隻是嚴禁向宰執和知貢舉的官員稱門生,其實其他大臣也是一樣的。以後你我之間就是同僚,隻稱官稱就好。”

“那我稱先生——待——待製?”

“如此最好。井邊那裡有涼水,你先去洗把臉,我們說話。”

李覯告辭,自己去洗臉,對徐平的話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有宋一朝官員的回避法極嚴,自己的親戚和姻親,甚至師友都在回避之列。除了在外任官時這些自己的親友不能在治下有產業,保舉時也要避開這些有關係的官員,甚至有親友關係的不可以在同一衙門任職,直到發展到有業務關係都不可以。像徐平現在任鹽鐵副使,那麼他的親友就不可以在三司任職,甚至連庫務司和外路轉運使都不可以。

徐平跟李覯說不上是什麼真正的師生關係,沒必要貪圖個虛名給自己和他套上這個枷鎖。不然隨著徐平自己的官職升遷,李覯的仕途會受到很多影響,很多官職不能擔任。

回避法中,最典型的是禦史台,跟宰執必須回避。不要說是親友,哪怕是新任的宰執跟禦史中丞的私交很好,也必須辭職換人。直到神宗時新舊黨爭,王安石打破了這一規矩,把台諫全部換成他的自己人,才有所改變。到了後來的秦檜,台諫就完全成為宰相把持朝政的工具了,牽製宰執的作用才消失。

李覯洗完臉回來,徐平指著身邊的交椅道:“坐下說話。”

“先生麵前,哪裡有我做的地方?”

“剛才已經跟你說過了,以後我們隻是同僚,不要再提先生學生的話。考中進士是你自己用功,我也沒教你什麼,哪裡稱得上是先生。國朝法製,你不要不當一回事,門生弟子要嚴守回避法,你自稱學生,以後仕途就多蹉跎。”

到了這個時候,李覯有些明白徐平的意思。如果他自居徐平的門生,那麼以現在徐平的官職和升遷前景,很可能一輩子都撈不到重要官職。

現在朝中大臣,哪怕就是私心最重的呂夷簡,他的兒子當官實際也有很多限製。長子呂公綽判三司開拆司,這個職位很重要能夠得到很多消息是不錯,但實際上就是三司的收發室,沒有任何決策權。而且隻要呂夷簡在政事堂一天,呂公綽就不可能得到什麼重要的職位,官可以升,但差遣隻能在一些閒職轉來轉去。

心中雖然明白,李覯在感情上還是轉不過彎來,隻得在交椅上虛坐了。

“審官院已經差注了你方城縣令,那裡雖然位於大山之中,地廣人稀,但終究還是位於中原腹地,離著兩京不遠,還過得去了。”

李覯想要起身答話,剛一抬屁投就被徐平擺手示意坐了下來,隻好在交椅上拱手道:“能得到這個職事,不知有多少同年羨慕我,謝過先——待製。”

新進士前兩任原則是一近一遠,但近到能在兩京之間的可不容易,大多數還是到遠一點的地方任職,京西路北部和京東路的東部基本都是權貴有門路的子弟任職的地方。

狀元張唐卿出任陝州通判,已經到了陝西路去。不過那裡緊挨京西路,在徐平前世的記憶中也是屬於河南的地方,並不算差。文彥若除平定軍判官,離著他的老家汾州介休縣不遠,也算是令人滿意的差使。

相對來說李覯出身寒門,在朝廷中無根無底,能夠得到方城知縣這職事,知道底細的人明白是得益於徐平的關係,不知道的隻當是他命好,有的人甚至有些嫉妒。

徐平示意李覯不需要拘謹,對他道:“上任之前,你要先回家鄉把老母接來,不知定好了什麼時候起程沒有?”

“審官院命在五月上任,違期有罰。時間不多,隻能越快越好。”

“嗯,那就明天動身吧,我讓人給你準備行禮馬匹,你就不用管了。新科進士回家省親有驛券,不在於省多少錢,一路住驛站安全。”

“待——待製,下官記住了。”

徐平看著李覯,歎了口氣:“從我在邕州的時候,你便千裡迢迢過去拜訪,這麼多年下來,卻實在也沒教你什麼,沒幫過你什麼,想來實在有些慚愧。”

“待製怎麼這樣說?我現在的這一份前程,全拜待製所賜。再者說,古人常說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在待製身邊這幾年,我學到的足夠多了。”

“希望吧,以後在外為官,除了認真做事之外,切記時時與人為善,不要一不小心就去做了惡人。方城離著荊湖路近,你接了母親就不必回京城來了,直接去上任就好。以後我們有緣,自會有再見的時候,你在方城隻管安心任職。”

“下官謹遵教誨!”

徐平點了點頭,突然發現自己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話跟李覯說,一切都還是要靠他自己去闖出來,自己能做的隻是在合適的時候推一把而已。

而時太陽剛剛落下山去,滿天晚霞,豔紅如血。(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