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之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聚殲,明末之虎,遙遠之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黑蠍子部流寇將整個單縣掃蕩完後,又假意在單縣南部呆了三天,做出要返回河南的姿態,隨後,在安和尚帶領下,趁著夜色向東北部的金鄉縣突襲而去。

天亮時分,五千餘眾流寇,終於快到金鄉縣集裡寨處。

眾人可以遠遠地看到,對麵村寨中,仿佛還未從睡夢中醒來,依然處於一片靜謐中。有幾個荷鋤挑擔的農人,正在村中四處走動,似乎正打算出村乾活一般。

“大帥,前麵就是集裡寨,是金鄉縣第一大鄉鎮,土地肥沃,存糧積多,還有好幾個大財主呢。大帥你看,前麵有村民走動,說明他們在聽聞我等要返回河南後,已是紛紛返鄉。現在,卻是我軍下手的最好時機。”

安和尚急急說完,黑蠍子忍不住猛吞了一口唾沫。

“他娘的,總算找到一隻肥羊了!兄弟們,操家夥,跟某家上,富貴發財就在眼前了,衝啊!”黑蠍子猛然喝一聲,率先刷地拔出腰刀。

“衝啊!”過山虎、一根毛等流寇將領,亦是紛紛叫喊起來。

每個流寇眼中,都滿是貪婪焦渴的光芒,人人鼓噪著揮舞刀槍,一窩蜂似地從村子入口一擁而入。

一隻藏在一棟房屋後的千裡鏡,正在密切關注這些猛衝進村的流寇。

這隻千裡鏡放下後,露出一張英俊又眼神銳利的麵孔,此時,這張麵孔上,浮起了淡淡的微笑。

這個人,便是李嘯。

經過長時間謀劃與控製,今天,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

安全司的暗哨們,暗中已與安和尚聯係好了。讓他於昨夜,帶著全體流寇,來到了李嘯軍設下埋伏的金鄉縣集裡寨內。

方才那幾名在村中閒逛的農人,皆是安全司哨探們假扮。實際上,全村百姓皆已被轉移,而現在村子各個出口已全部圍上,隻留得村口進入,這是一個標準的請君入甕的埋伏陣型。

李嘯看得清楚,流寇隻有一百多名騎兵,餘者皆是步兵,那些穿著殘破盔甲,且手中武器較好者約一千餘人,應是最為核心的流賊老營。而那些什麼盔甲也沒有,隻有一把武器在手的,則是流寇的新附軍兵及剛剛裹脅的百姓。

黑蠍子部全部衝入村中,他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被嚇得雞飛狗跳,百姓哭喊逃命的村子中,卻依然一片靜默。

此時,天已大亮起來,黑蠍子四處張望,方才那幾個農人早已不見蹤影。

作戰經驗豐富的他,仿佛已預感到了什麼,瞳孔頓是一縮。

他慌忙四下掃視一遍,立即發現,安和尚和他手下那幾十名前來投誠的匪兵,已是無影無蹤。

黑蠍子在一瞬間,什麼都明白了。

娘的,原來,自已早就成了彆人的一枚棋子!

安和尚,你這混蛋,騙得老子好苦!

“安和尚,你他娘的給老子滾出來!老子被你騙了!”黑蠍子發出近乎絕望的嘶吼。

沒有人回答他,隻是從村子的各個出口處,傳來整齊的腳步前進聲和盔甲摩擦的嘩嘩聲。

“快撤!”黑蠍子拔轉馬頭,放聲大喝。

晚了。

各名皆是一臉驚惶之色的流寇,還未來得及行動,就都聽得身後傳來一聲整齊的“轟”的巨響。回頭望去,一排一百多人的盾兵,已將村口撤退之路嚴密堵死。

黑蠍子一顆心,頓時如沉入冰淵之底。

完了,被徹底包了餃子了。

“大帥,快看,那邊屋頂也有人。”過山虎的聲音打著哆嗦。

黑蠍子啊了一聲,猛地扭頭,立即看到,遠處那村中祠堂的屋頂上,六十名手裡端著修長而烏黑魯密銃的銃兵,銃上掛著的火繩燒得滋滋響,每個銃兵都是一聲不吭地向自已這裡瞄準。

流寇們頓時更是騷動不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絕望之色。

一片讓人窒息的寂靜中,突然有細微的馬蹄聲傳來。

“大帥,快看,那邊來人了,定是這些官軍的頭目。”一根毛驚恐地說道。

他說得沒錯,此時,李嘯在田威安和尚一眾人的護衛下,於黑蠍子前麵一排盾兵後麵站定。

看著正洋洋得意與李嘯並馬而立的安和尚,黑蠍子恨得直咬牙。

“你就是那個黑蠍子?”李嘯以一種平淡的語氣問道。

“正是某家,你是哪個明狗!”黑蠍子大聲喝道。

“在下李嘯,乃是明軍把總,今天在此得遇黑頭領,倒是幸會。”李嘯臉上露出微笑。

“屁話少說,我軍中爾奸計,悔不當初。爾要戰便戰,哆嗦個甚!”黑蠍子猶是齒強牙硬。

“哼,黑蠍子,你現在已被我軍四下包圍,斷無脫逃之理,本官勸你認清形勢,趁早投降,不然,本官定要取你與你一眾手下之狗命!”李嘯說到這裡,臉上已是顯現猙獰之色。

“哈哈,老子從陝西打到這山東,還從未投降過!今番,老子就與你拚個你死我活!”黑蠍子舉刀大喝:“衝啊!殺明狗啊!”

“衝啊!”流寇又鼓噪起來,由一百多名騎兵打頭,流寇們發狂般地衝向李嘯的位置。

李嘯麵無表情地揮了揮手。

有如密集的爆豆一般,六十杆魯密釵響起了四十多根,鮮紅的餘焰在濃密嗆人的煙幕中隱現,四十多顆三錢重的細小鉛彈,發出有如死神歡笑般的輕微尖嘯,向黑蠍子的方向疾速撲去。

黑蠍子旁邊的那些幸運未中彈的護衛騎兵們,驚恐地看到,黑蠍子背上,以及他胯下的坐騎,突然綻開了許多朵小小的血花,黑蠍子搖晃了一下,一聲不吭,與自已那悲鳴的坐騎一並摔倒。

另有十幾名運氣不好的騎兵,也紛紛中彈,慘叫著從馬上掉了下來。

被猶然渾身抽搐悲鳴不已的坐騎壓在身下的黑蠍子,就這樣無聲地死掉了。

前衝的流寇們,頓是突然一滯。所有人在這一刻,都呆住了。

“降不降?”安和尚如雷般的劇吼,在每個流寇耳邊炸響。

“降不降!”

“降不降!”

“降不降!”

。。。。。。

所有的李嘯軍兵一同嘶聲大吼,連綿的喊聲有如春雷滾滾,讓整個集裡寨的天空都在顫抖。

“降了!大人,我們降了!”

稀裡嘩啦的扔下刀劍聲,和撲通撲通下跪的聲音,以及低低的哭聲與斥罵聲,頓時響成一片。

這場謀劃了近一個月時間的戰鬥,就這樣,在十幾分鐘內就結束了。

甲總總長田威滿臉遺憾,他惱怒地啐了一口:“真他娘的一群慫貨!一頓排槍就投降,老子的刀頭還沒過血呢。”

李嘯軍沒有任何傷亡,除了打死打傷了十多名流寇騎兵外,共抓獲流寇5340名,繳獲可用戰馬112匹,數百件破爛盔甲,刀劍槍盾數千隻。

下一步,便是甑彆流寇。

有了曾經打過黑蠍子部流寇內部的安和尚來指認,甄彆工作開展得十分順利。

諸如穿山虎,一根毛之類,手上沾了太多良民百姓鮮血的惡徒,共計二十九人,全部被一字排開押跪於地,然後,就地斬殺。

一聲喝令,刀光齊飛,二十九顆頭顱瞬間落地,從脖頸處噴湧而出的鮮血,將暗黃的土地洇染得一片鮮紅。

所有觀看的李嘯軍兵皆是臉無表情。而被李嘯強令觀看的被收押的流寇,看到這些乾儘壞事,曾經在他們麵前作威作福的流寇將領,皆已是身首異處,各人無不麵如土色。

一些原本還想著趁亂逃跑的陝西老營軍兵,見到這恐怖的一幕,再沒有人敢拿自已的性命開玩笑。

這便是李嘯想要達到的效果,殺雞嚇猴,從而讓這幫凶狠的流寇,再沒有半點反抗的鬥誌。

很快,其他結果報了上來。

老營軍兵共1065人,新附軍兵兩千餘人,剩下的全是最近裹脅的河南百姓。

李嘯下令,將那些老營軍兵與新附軍兵全部收押,那些被裹脅而來的百姓,李嘯則打算讓他們自行回家。

讓他沒料到的是,聽說李嘯要放他們走,那些百姓紛紛跪地不起。

“李大人,俺們在河南的老家,皆已流寇焚燒擄掠完了,我等已是無家可歸。求大人開恩,收留俺們,俺們啥活都能做,有口吃的就成!”幾名年輕大點的老漢,對著李嘯,納頭便拜。

李嘯長歎一聲,虛扶了一下,亦說道:“各位,古話說救人救到底,各位既信得過李某,那麼,就皆留下來吧。本官定會給大人一條活路。”

聞得李嘯之話,伏跪於地的百姓皆放聲大哭,紛紛感謝李嘯的活命之恩。

李嘯方讓他們退下,立有軍士來報:“大人,兗州知府尼澄大人到。”

李嘯連忙率領眾將迎接。

尼澄,字登甫,北直隸钜鹿人,崇禎年間進士,崇禎五年時,因前任兗州知府王廠乾與魯王朱壽鋐不和,隻乾了不到一個月的知府,便被朱壽鋐誣陷入獄,最後死於流放途中。隨後由尼澄接任。

尼澄為人,比性格耿直一條筋的前任知府王廠乾要圓滑得多,待人接物皆是不卑不亢,和緩有度。但此人內心之中,極有主見,相當機敏決斷。在崇禎十一年的清兵入寇山東時,正是此人率領兗州兵將拚力死守,才擊潰了來襲的清軍,保得兗州府城不失。時任魯王的朱壽鏞大哭而道:“非是尼公救命,我合府皆亡矣。”

尼澄最後由於操勞過度,於崇禎十三年病亡。他死後,兗州百姓集資為他立了德政碑,碑文出自文學大家範淑泰之手。

李嘯與尼澄前段時間已打過交道,對這名精明乾練又待人和藹的兗州知府,印象頗深。兩人初次相見後,很快就言語甚歡。對於李嘯要求的提供糧草一事,尼澄亦是爽快答應。

尼澄在心下,甚至還有占了便宜的感覺。

自已僅僅隻需提供糧草,便可得到李嘯軍這般精兵強將的大力援助,日後還會長駐單縣以禦流賊,卻讓自已這個兗州知府,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聽聞李嘯軍在短短十多分鐘後,便已全部消滅收降了流寇,正在金鄉縣城等侯消息的尼澄,十分驚訝,連忙帶著數百石糧草和一百多頭肥豬,趕至集裡寨****。

“李千戶這般快速便將這群流寇消滅收降,真是少年英雄,足智多謀。尼某實為佩服。”身著從四品的文官官服的尼澄,臉上笑容十分燦爛。

“尼知府過譽了,非是尼知府大力協助,本將安得收此全功。”李嘯微笑道。

兩人隨後在村中找了個僻靜之處坐下,尼澄壓低聲音道:“李千戶,敢問貴部接下來,該如何處置?”

李嘯知道,尼澄是怕自已徑回赤鳳堡。便微笑著對他說道:“尼知府,勿需擔心,我軍接下來便直往單縣而去,擇地建堡,駐軍安民。”

尼澄臉上頓是生輝,他一臉笑容道:“甚好!甚好!有李千戶這等強軍長駐我兗州,本府肩上之任輕省多矣。”

心情大好的尼澄,隨後又慷慨表示,李嘯軍去單縣後,直到建堡完成,這段時間內,全體屯駐軍兵的夥食供給,可皆由兗州府負責。

李嘯心中亦是極喜,連聲道謝。

尼澄忽又想起一事,他問道:“大人,前段時間,黑蠍子部在單縣荼毒,各處村寨皆被燒毀,這些村民雖留得性命,但將來的活路,卻是堪憂啊。”

李嘯笑道:“不妨事,尼知府你可給單縣趙縣令下達通知,但凡家園被毀之單縣村民,可來助我軍在單縣建堡,本官會給他們按月付予薪資並負擔夥食,待堡成後,他們便可拿這趣÷閣工錢,回家重建房屋。”

尼澄心下石頭落地,他感慨地向李嘯拱手說道:“李千戶心係百姓,真乃仁心之士,且受本府一禮。”

(多謝董常青9兄弟打賞,感謝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