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三四章:戰況,封神餘孽,十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雖然範增並未回應什麼,隻是默默地離開,但慕青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為了權勢,範增不會放棄眼前的一切的。
項羽自襲殺送一等人起,就注定會是天庭的敵人,而如今,更是踏上了有來無回的征途,但即便如此,人皆有求生之念,為了獲得勝利而最終存活下來,無論項羽,還是如今這些楚軍士兵,都會尋求其他力量的支持,天界早已是敵人,他們的看法如何,早已無關緊要。
項羽得罪的了天庭,天界宗門雖然和玉帝有些不合,但在此事上,卻是支持玉帝的,畢竟,項羽在明知宋義等人是天庭之人的情況下,仍痛下殺手,擺明了不把天界勢力看在眼裡,即使有些宗門有心幫助,但在如今必死的情況下,那些宗門自然不會將力量葬送在項羽這裡。
慕青估計,範增之所以選擇項羽,以及天界逼迫項羽死戰的原因,就在於他那雙重瞳上。
重瞳是上古帝王舜的標誌,蘊含了詭異莫測的強大力量,雖然自舜之後便幾乎無人獲此傳承,但作為軒轅後人,與舜一脈相承的項羽突然獲得此傳承,並用有遠超常人的力量,自然會被人認為其未來本科估測。
雖然天地並未降下代表其人皇身份的異像,但憑借那雙重瞳,以及自三皇五帝以來人皇代代相傳的貴族身份,項羽仍被很多人看作是當代人皇,範增會追隨他,並因此敵視慕青,便不奇怪了。
而天界意圖借助秦軍之手,將項羽殺死,為的自然是除掉這位“未來人皇”,雖然天界力量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如今的項羽殺死,但人皇畢竟是天道所選,若天庭當真不顧天道報複,直接將項羽殺死,其後果恐怕玉帝也承受不起。
無論天庭還是範增,他們的打算都不錯,但可惜的是,人皇早已選定,隻是並非項羽。
範增如此,慕青自然不會直接勸他,畢竟他方才挑釁慕青,而且他後來雖然變得恭敬有禮,但並不能改變他心中對慕青的忌憚和仇視,即使慕青再做解釋,但範增仍會為了權勢而趁機將慕青這妖族的“代表”除去。
範增離去之後,項伯找到慕青,問他範增此來所為何事。
“項兄放心,不過是一些小事罷了,不足掛齒,眼下大戰將起,還請項兄小心為。”
“慕兄放心,這點項伯自會注意,隻是拿範增行事詭異,慕兄還是小心為妙,實在不行,慕兄還是趁早離開這裡吧。”
周圍還有一些士兵,為了不引人注意,項伯這句話是傳音告訴慕青的,聽他這麼說,慕青自然有些疑惑,而看到他望來詢問的目光,項伯苦笑一聲,然後傳音說道:
“雖然我軍連戰連勝,但形勢如何慕兄自然能看的出來,章邯尚有幾百萬的兵力在手,而他久經沙場,對於慕兄的斬首作戰方法,他必會做出針對改變,接下來的戰鬥,將會變成苦戰,若是王離到來,我們必定失敗。”
“慕兄能在我項氏困難之時趕來,已經是對我們極大的恩情,雖然慕兄說是為了反秦而來,但以慕兄的能力,若是去了呂兄和張兄他們所在的劉邦軍中,必會受到重用,何必與我們一同赴死?”
“宋義他們已經被斬殺,而此戰也算是向殺死兄長的章邯進行的複仇之戰,項伯已經沒有什麼餘念了,如今我項氏族人如今全在軍中,此戰我等必死,若能在王離趕來之前,將章邯殺死,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隻是,慕兄沒必要和我們一同赴死,而且,我已經聽呂兄他們說了,慕兄還有要事在身,若是可以,慕兄還是趁王離大軍未到之際,提前離開吧。”
“項兄!.......”
聽到項伯這麼說,慕青心中有些感動,雖然當初項伯曾算計過自己,但如今他卻在為自己考慮,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項伯並非必死,若他有意,慕青完全可以帶他一起離開。
“自當年在驪山之中,慕兄在姬宮湦手下救出項伯,我便向先祖立誓,此生不負慕兄你們,隻是如今看來,項伯無法幫到你們了。”
“項兄不必如此,雖然秦軍依舊強大,但此戰我們卻不一定會輸,俗話說哀兵必勝,我軍已經心生死誌,而且,還有範先生為大戰在做的準備,我相信,我們必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項伯看著充滿信心的慕青,大笑幾聲,引得周圍調息的士兵們一陣側目。
“慕兄說的好,哀兵必勝,此戰,我軍必勝!”
------
一段時間的修整之後,楚軍再次出發,向著巨鹿城緩緩行進。
章邯自然沒能想到,當初不過幾十萬人的楚軍,竟然能在接二連三的戰鬥中不斷獲勝,而且兵力還在不斷上升,雖然慕青和楚軍陣法師們封鎖了戰場情況,同時又有天庭阻止,令章邯無法探知戰場的具體情形,但他自然能夠猜出,楚軍越戰越強的原因--刑徒軍!
相比於天下眾多的義軍,刑徒軍雖然悍勇,但畢竟是被死亡逼迫而戰,指揮等方麵有所缺陷,便如慕青先前所做的一樣,一旦掌握威脅刑徒法器的秦軍軍官被殺,刑徒士氣必散,甚至會趁機反攻秦軍。
以往義軍多有不及,無法察覺這缺點,但與項羽數戰之後,章邯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
“傳令下去,征召周圍秦軍,一並設下禁製混入刑徒軍中;掌控禁製的法器不再由軍官獨自管理,隱藏在軍中的秦人也應掌控,一旦軍中嘩變,便由他們處理那些叛軍;傳訊,稟明鹹陽,告知此地戰況,並向陛下請求增兵!”
“嗨!”
章邯看著手下士卒領命迅速,深深地歎了口氣,若非秦軍兵力缺乏,又何必要他這少府強逼那些刑徒出來參戰,如果他手下的秦軍能再多出一些編入刑徒軍中,先前與項羽的戰鬥便不會是這等結果了,可惜!
“司馬長史,聯絡王離將軍的情況如何了,王將軍何時可以到達?”
聽聞章邯問話,秦軍長史司馬欣起身行禮,並回答主將道:“稟將軍,王離將軍聲稱劉邦率軍已經逼近秦地,為防其攻入秦地,令我軍後方不安,他已帶兵前去,一時無法趕來,請將軍諒解。”
“王將軍還說,巨鹿城外不過數十萬楚軍,這些對我軍來說輕而易舉,他就不與將軍爭功了。”
章邯歎了口氣,王離帶兵遊離在外,始終不肯前來彙合,將巨鹿攻下,並合力渡江,攻滅對岸楚軍,說到底,還不是皇帝胡亥的錯。
自蒙恬在時,王離便是長城軍團副將,蒙恬帶兵北擊妖族,戰功赫赫,但身為副將的王離卻被命留守長城,沒有功勞不說,更是險些被妖族攻破;而王離受命南下討伐義軍之時,章邯卻同時領命,前往趙地與王離彙合。
王離是秦軍老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兩代大將功勳卓著,而王離更是年少得誌,性情自然高傲,但胡亥並未將他與章邯兩人權職分開,以致兩方互不統屬,甚至章邯被誤以為爭奪軍功,以致王離帶兵離開,令秦軍戰略至今無法完成。
“司馬長史,如今楚軍兵力增長,而王將軍一時無法到達,我軍即使獲勝,恐怕也傷亡不低,為了避免無力征討對岸義軍,本將命你即刻前往鹹陽,去向丞相趙高陳情,請他批令征兵,以補充我軍損失。”
“嗨!”(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