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鐵血軍的擴充,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儒沛留在了襄陽,沒有返回梁州去,實際上他也不準備回到梁州去了,鐵血軍占領了襄陽,這裡就將成為中心地帶,不管是從地理位置來說,還是從城池的堅固來說,甚至是城池的大小和繁華來說,梁州都是比不上襄陽的,以襄陽為中心發展,顯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允章也趕到了襄陽,按照李儒沛的安排,開始平定山南東道各地的局麵,十來天的時間過去,一萬多的襄陽牙軍悉數都被清剿,絕大部分的牙軍軍士在得知消息之後,都選擇了投降,也有少部分的逃離了山南東道,不知所蹤,少部分負隅頑抗的軍士,被無情的斬殺。如今劉允章最大的事情,是撥付足夠的糧食,維持百姓的生機,畢竟有太多的流民,這對於穩定整個的局麵來說,是有著很大阻礙的。

劉允章帶來的一百多官吏,已經分散到各個府州縣,這些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住惶惶然的各級官吏,讓官府真正開始發揮出來作用,當然這個過程之中,還有很多的具體事宜需要操心,但這些都不是很重要了,隻要事情開始做了,總是能夠達到目的的。

目前最為重要的事宜,是製度建設的問題,也就是將山南西道的諸多規章製度,落實到山南東道的府州縣,讓這裡和山南西道一樣。

動作很快的還有梁州的商賈,特彆是那些大商賈,得知消息之後,開始往襄陽遷移發展,對比梁州和襄陽的地理位置,這些商賈當然明白,襄陽麵臨的商機更大。

一切的事情都在落實的過程之中,李儒沛反倒顯得清閒了。

劉允章曾經建議。是不是讓王妃到襄陽來,李儒沛暫時沒有同意,他認為山南東道完全穩定下來之後,才能夠考慮讓王妃到襄陽來,到了那個時候,崔安潛一家人可以在襄陽團聚,劉允章認為李儒沛的話語有道理,也就沒有繼續提及此事。

李儒沛考慮的主要是大事情,至於說具體貫徹落實的過程,他一般都不會過問的。

有兩件大事情需要落實。其一是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的官吏擺布問題,官府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重點在於各級的官吏,人用對了,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要不然上麵累的夠嗆,下麵不會有什麼效果,其二是鐵血軍的內部編製問題,鐵血軍擴充到六萬人之後。高層的將軍已經是極度的缺乏,加上此次投降的襄陽牙軍軍士,接近三萬人,從這些人之中還要招募一部分的軍士。進入到鐵血軍的序列,李儒沛的目標,鐵血軍需要擴充到十萬人左右,至於以後是不是需要繼續擴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朱溫此次的表現非常的突出,身負重傷的朱溫尚在養傷階段,正是因為朱溫的勇猛。三千鐵血軍將士抵抗住了兩萬多襄陽牙軍的輪番進攻,守住了滿門,讓鐵血軍以最小的代價奪取了襄陽城。

李儒沛暫時居住在節度使衙門,不過劉允章已經在襄陽城內看中一出住宅,這處住宅很大很宏偉,作為王府是很合適的,恰好此處的住宅屬於劉自恒所有,拿過來是理所當然的,劉允章已經在組織人手休憩府邸,最多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李儒沛就可以入住了。

高馳邦和黃彪來到了廂房。

李儒沛正在看著地圖出神,兩人對李儒沛的這個動作異常熟悉了,一旦李儒沛有這樣的動作,那就說明是在考慮大事情。

好一會,李儒沛才扭頭看著高馳邦和黃彪。

“高將軍,襄陽牙軍軍士有多少人適合成為鐵血軍的軍士。”

“屬下經過了十來天的甄彆,其中一萬八千人符合成為鐵血軍軍士之要求,襄陽牙軍軍士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可惜他們的領軍將領太膿包。”

李儒沛笑笑,經過了這些年,高馳邦身上的僧人氣質蕩然無存,不管是誰見到了,都不會相信高馳邦曾經是法門寺的知藏。

“如此鐵血軍將士的總數將要達到七萬五千人了,如此龐大的隊伍,各級的軍官也需要認真考慮了,特彆是高級軍官,更是要配備到位。”

高馳邦和黃彪看著李儒沛,沒有說話。

“某的意見,鐵血軍按照神策軍的序列配置軍官,隻是去掉中尉一職,也不安排什麼監軍,軍隊打仗還安排什麼文人去監督,不倫不類,至於那些宦官,某更是看不慣。”

“鐵血軍設立大將軍一人,中護軍一人,統軍三人,將軍十人,某提名如下,高馳邦出任鐵血軍中護軍,黃彪、宋虎和嚴複出任鐵血軍統軍,嚴複尚在京城,兼任鐵血軍統軍,至於說十名將軍,某提名兩人,分彆是趙來寶和朱溫,其餘的由你們推薦。”

“鐵血軍畢竟是駐紮在地方上,免不了和地方上打交道,。有一條規矩是必須要嚴格遵守的,那就是駐地的鐵血軍,絕不準插手地方上的事物,除非是遇到緊急情況,誰若是敢於違背這等的規矩,嚴懲不貸。”

“鐵血軍慢慢壯大了,遠不是以前在官莊鎮時候的情況了,你們恐怕有些擔心,軍隊人數越多,越是難以管轄,其實也不用擔心,抓住兩個方麵就足夠了,一個方麵是軍餉必須充足和到位,軍士家屬的待遇充分保證,如此就能夠徹底穩住諸多的軍士,另外一個方麵是不斷加強教育,推行到隊正一級的學習是決不能夠削弱的,今後還要不斷的增強,讓所有的將士以鐵血軍為榮,這樣就能夠從根本上穩住軍隊。”

“占領了山南東道,鐵血軍需要管轄和護衛的範圍更大了,某仔細考慮過了,山南西道守衛三個地方,梁州、渝州和利州,山南東道守衛四個地方,襄陽、商州、隨州和荊州,其中需要布防重兵的為襄陽、荊州、隨州和利州,這些地方守衛的鐵血軍將士要在萬人以上。”

李儒沛走到了地圖旁邊,指著地圖簡單解釋。

“襄陽駐防重兵是不用解釋的,這裡將成為鐵血軍的大本營,荊州位置關鍵,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故而必須布防重兵,以防萬一,利州駐防的重兵,時時刻刻監視劍南道的情況,至於說隨州布防的重兵,就是針對黃巢的。”

“鐵血軍不會分為神牙軍、牙外軍和外鎮兵,地位完全一樣。”

李儒沛說到這裡,高馳邦和黃彪的臉色開始凝重起來,他們已經知道了,鐵血軍下一步的任務將是剿滅盤踞在淮南道的黃巢,這個任務可不輕鬆,黃巢造反多年,儘管說鐵血軍曾經在洛陽大敗黃巢,可那個時候黃巢不知道鐵血軍的厲害,算是主動挑戰的,如今的形勢不一樣了,鐵血軍若是想著剿滅黃巢,必須要掐斷黃巢流動作戰的優勢。

至於說鐵血軍擴充和充實高層軍官的事宜,這件事情早就應該要做了,隻是因為山南西道的事情太多,這件事情暫時提不上議事日程。

李儒沛做出來安排之後,黃彪首先離開,高馳邦留下來。

李儒沛的神色變得嚴肅了。

“高將軍,某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你的過去某可以既往不咎,不去關心,也不去打探,但今後的事宜,某是必須要關心的,某知道你和高駢之間的關係不一般,鐵血軍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徹底剿滅黃巢,黃巢盤踞在淮南道,高駢身為淮南道節度使,要說與黃巢之間沒有絲毫的聯係,幾乎是不可能的。”

“高駢麾下的大將秦彥、畢世鐸和李罕之等人,曾經都是黃巢麾下的將領,迫不得已投降高駢的,如今黃巢盤踞在淮南道,與高駢之間沒有絲毫的衝突,也未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戰鬥,這的確很是奇怪,也不符合常理。”

“這等情況放在往常,某是不會去關心的,現在不一樣了,你是鐵血軍的中護軍,統領整個大軍,一舉一動對下麵將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某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和某之間的交情也非同一般,一旦鐵血軍與高駢發生衝突,某希望你能夠很好把握。”

李儒沛說完之後,高馳邦很快開口了。

“王爺之信任,屬下一直都是銘記在心的,屬下和高駢之間的確是親屬關係,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若是鐵血軍與高駢之間發生衝突,屬下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和動搖。”

“很好,你的話語,某都記住了,高駢與劉自恒不一樣,畢竟曾經立過大功,某可不想誅殺大唐的功臣,隻是高駢在圍剿黃巢這件事情上麵,出現了太多的差錯,以至於黃巢的力量越來越大,險些攻陷了東都洛陽,從這個方麵說,高駢有著不可推卸之責任,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高駢固步自封,不遵從朝廷的敕令,一味的保全實力,甚至可以說是醉生夢死,早就不適合擔任淮南道節度使,鐵血軍若是剿滅了黃巢,必然要進軍淮南道,到時候,高駢若是識趣,最好自覺離開淮南,到了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勸勸高駢,回到家鄉去做寓公。”

聽見李儒沛這樣說,高馳邦的神色明顯緩和下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