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還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九章:還施彼身,全能監督,沐還刃,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田有紀是個非常自我的人,用時髦點的話說叫“MyPace”,說白了其實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當年的事情林田海作為兒子不太好評論,但平心而論,他還是比較能理解他父親林良天的那種心情的。

“你知道畢達哥拉斯嗎?”田有紀兩手不沾陽春水,此時卻在削蘋果,倒著拿刀的手法讓旁邊兩人看得直犯怵,偏偏又不敢說些什麼。

“媽,你未免太看不起人了,我好歹也是個上過研究生的男人……”林田海下意識地覺得自己說得不對,但仔細一想似乎又沒什麼不對,如果他說自己上過大學生可能有些欠,妥容易被女權主義者說成是物化女性,但說自己上過研究生應該很難引起歧義,“尼本那邊還有個兒歌呢,畢達哥拉斯,安全Today!”

“那是東京燃氣……”田有紀翻了個白眼,她不在東京生活,卻因為分公司的關係經常去東京出差,經常看到東京燃氣的廣告,不得不說東京燃氣的英文跟畢達哥拉斯的英文名放在一起挺押韻的。

“哦,那應該是畢達哥拉斯switch。”尼本放送協會的人比稅務局的還凶,隻要或者就要繳電視費的梗估計隻有島民們才能體會,而畢達哥拉斯裝置的係列少兒教育片,就是尼本放送協會製作的,基本上隻要在那邊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

“那家夥是數學家、哲學家、自然學家、教育學家、政治家……到最後呢,被背叛之後遊學諸國,他悟出了什麼道理?”田有紀的腦回路跟正常人不同,所以她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一樣甘於庸碌一生,“能打敗神的隻有神,如果你想宣揚自己的想法,就先把自己塑造成神,道理、證據、邏輯,這些東西誰在乎啊。”

林田海回過味來了,他媽是看不過那群教徒以根本不存在的神鬼之說來攻擊他,甚至不惜采取極端的手段,所以想讓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您說的沒錯,隻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這個年代造神已經不可取,但是造一尊偶像出來卻很容易,這裡的偶像不是唱歌跳舞打籃球的那種偶像,而是亞裡士多德目的論中的偶像。最好的報複不是扇那些迷信者的耳光,因為耳光叫不醒這些裝睡的人,最好的報複是成為他們的神,在他們不願醒的夢裡做他們的主宰。

第二天,林田海就在電視上看到了嫌犯落網的消息,雖然他沒見過這人,卻從對方的名字力諾·巴吉洛上看出了一些端倪。前幾天死掉的那個薩瓦托·巴吉洛,不是對方的兒子就是對方的兄弟。他唯獨不能理解的是,這家夥為什麼把麻煩找到他頭上,之前跟他們火並的命名是西語區的拉美大兄弟,關他一個窮學生什麼事兒啊。

馬爾科·達達裡奧是知道事情真相的,這個老夥計在兒子死後發了瘋,並且察覺到了是達達裡奧家族在背後搞鬼,他不敢對裡奧·達達裡奧和山多拉·達達裡奧這對兄妹下手,就把複仇的道標丟在了他的未來女婿身上。順蔓摸瓜找出凶手之後,他並沒有把事情的真相捅出去,而是在手下擊斃對方之後稱此次事件為狂熱宗教份子的襲擊事件,因為隻有這樣功勞才能被他們反恐部門占住,而不是分潤給凶案科的同事。

意大力人本就是犯罪的代名詞,而且他們對宗教的虔誠也是出了名的,紐約市民很輕易地就相信了官方的說辭。巴吉洛一家亂成了一鍋粥,知道內情的人都死了,不知道內情的人則被忽悠得暈頭轉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撇清關係。

林田海在出事之後立馬就被送到了醫院,記者們手頭隻有幾張他被包在毯子裡送上救護車的照片,所以新聞出來之後,坊間傳言他這次傷得非常嚴重。人都是同情弱者的,一時間中立者都站到了他那邊去,甚至部分虔信徒都放下了敵視,《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點擊量暴增,話題熱度再次被炒了起來。

“這部片子裡的龍套都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主演更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博士,現職的大學院教授,也不知道說這片子垃圾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看懂了嗎就瞎嗶嗶?”這樣的言論以前並不多,但爆炸案之後卻一下子成了主流,放佛“看懂”了這部電影就站上了鄙視鏈的頂端一樣。

“這年頭講點真話太難了,一百六十年前的尼采都說上帝已死,這些基督徒還搞不信我就上火刑柱的那套,以為現在是中世紀不成?”在一部分人看來,狂熱的基督徒之所以使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恰恰是沒有底氣的表現,真正有底氣的話應該擺事實講道理才對。爆炸襲擊的事兒影響極壞,連帶著社會上對那些傳教的人都不友好了起來。

“彆傻了,你跟那些信教的人說尼采,他們知道尼采是誰麼?KKK……”不是說有錢人就都不信教,而是信教的人裡窮人和少數族裔居多,大部分都沒受過什麼良好教育,導致大家對這個群體形成了固定觀念。

網民們大多是不信教的,畢竟教徒們都去背聖經了,哪有時間上網,所以網絡上就形成了一種“大家都支持托尼·林”的氛圍。隻要知道幸存者偏差,就知道有些時候數據做不得數,可股東和投資人們隻認數字,於是奈非天的行情在互聯網泡沫破碎的下行期逆勢上揚,其他有誌於流媒體市場的公司也把目光投了過來。

呀吼網的相關高層聚集在會議室裡爭論不休,討論的就是林田海和他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他們有誌於獨霸流媒體市場,可投入和產出一直不成比例,以至於投資人都快失去耐心了。他們自己本來也有點想要放棄,但現在看到了奈非天借著一部話題作起勢的先例,又找回了曾經的信心。

“廣撒網不失為一個方法,但錢花得再多,花不到點子上也隻是徒勞,不如投點錢讓托尼·林再拍一部電影,現在他身上流量驚人,為咱們所用不是正好麼。”呀吼流媒體的負責人在會議的結尾提議道。

“現在舉手表決吧,誰讚成,誰反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