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煉成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劉陶獻策,三國之懿掌乾坤,久煉成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簡直荒謬至極!”劉宏突然一聲怒喝,頓時把殿內一群文武百官全都鎮住了。

“妖人張角行黃巾****時你們便說這一切都是張讓他們的罪責,如今羌胡北宮伯玉舉族叛亂,你們居然還說是張讓他們的罪責!他們這些宦官成天跟在朕的身旁,何時去見過那妖人張角和羌胡北宮伯玉?這些叛賊根本就是在窺視朕的江山社稷,就算朕真的如你們所言斬了張讓、趙忠這些宦官,難道他們就真的願意解散軍士束手就擒?

這根本就是一派胡言!像這些叛賊,隻能派遣大軍將他們一一誅滅,而不是用幾名宦官的人頭去他們示弱求和!諸位卿家皆食漢家俸祿多年,此時不想著如何為朕分憂解愁,而是借助外敵入寇之際,要挾朕去斬殺身邊的宦官,你們這是何等居心?”劉宏畢竟是當了數十年皇帝,雖平日裡昏庸了一些,可一旦發起雷霆之怒來,還是讓殿內一眾文武百官嚇的膽戰心驚。

司徒陳耽和諫議大夫劉陶見皇帝龍顏大怒,雖可惜自己這次未能扳倒張讓、趙忠等一眾閹黨,卻還是率先跪倒在地,向皇帝劉宏請罪。

若按劉宏的脾氣,他恨不得當場就將陳耽和劉陶全都關入大牢處以極刑,可這兩人一個是位列三公的當朝司徒,一個是漢室宗親又掌管諫奏大權的諫議大夫。就算是劉宏這個皇帝想要處置他們,那也得有拿得出手的罪名。

知道自己暫時奈何不得陳耽和劉陶,劉宏也就強忍心中的厭惡,揮手讓一眾跪倒在地文武百官無罪平身:“賊酋北宮伯玉多次舉族叛亂,朕這次絕不能再輕饒這群反複無償的卑鄙小人!大將軍,你可有破敵良策?”

何進剛站起身來就被皇帝妹夫點到名字,愣了數息才反應過來:“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北宮伯玉之所以能一路從西涼殺至三輔,那是因為朝廷為了儘快平定張角的黃巾亂黨,從西涼抽調了不少精銳騎兵發往中原助戰。而如今張角的黃巾亂黨已幾乎全部剿除,陛下正可以將董卓部調回北地鎮壓北宮伯玉,為求速勝臣還建議調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一並率軍北上。憑此等常勝之軍善戰之將,對上北宮伯玉那些叛黨必可一戰而定!”

“調車騎將軍皇甫嵩北上?那時就晚了!陛下,臣聞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緩聲。竊見天下前遇張角之亂,後遭邊章之寇,每聞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忍四體驚竦。今西羌逆類私署將帥,皆多曉習戰,陳識知山川,變詐萬端。臣之前擔心他們會輕騎出河東、馮翊,抄西京守軍之後的函穀重地,據厄高望。今賊軍之前鋒果已攻至河東附近,下一步恐賊軍遂轉軍豕突上京。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則南道斷絕,車騎將軍皇甫嵩就算再能征善戰也難敵賊軍之地利。若是皇甫車騎之大將日久難平西涼賊寇,則關東破膽,四方動搖,威之不來,叫之不應,雖有田單、陳平之策,亦無所用也。

當下關內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關,北徙壺穀,冰解風散,唯恐在後。今共存者尚十之三四,軍吏士民悲愁相守,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無一向前爭鬥求生之計。西寇浸前,去營咫尺,胡騎分布,已至諸陵,正是時不我待。今有將軍張溫,天性精勇,而主者旦夕迫促,軍無後殿,假令失利,其敗不救。臣自知前番言數見厭陛下,而言不自裁者,以為國安則臣蒙其慶,國危則臣亦先亡也。謹複陳敘當今要急入事,乞陛下須臾之間,深垂納省!”

諫議大夫劉陶雖是漢室宗親卻有不俗的軍事才能,他聽聞大將軍何進要舍近求遠從冀州調集車騎將軍皇甫嵩的大軍來北地平叛,當即指出賊酋北宮伯玉在其軍師邊章、韓遂的指點下,已經繞過三輔堅城開始搶占函穀關,若是讓賊軍一路攻下河東並以輕騎騷擾上京洛陽,則賊軍可仿若當年前秦之故,憑借河東和函穀關之地利,來抵抗車騎將軍皇甫嵩遠道而來的平叛大軍。

而車騎將軍皇甫嵩此刻是集結諸多名望於一身的漢之名將,如果朝廷調集了皇甫嵩的大軍,卻不能以最快速度平定西羌蠻軍,則天下必定會認為大漢朝廷以是極為衰弱,這反而會助漲了那些心懷不軌的逆賊叛黨,若是他們趁皇甫嵩的大軍正與西羌戰的難解難分之際,於各地再起叛亂,則朝廷的威望必然會遭受毀滅性打擊。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劉陶向皇帝劉宏推薦了張溫將軍,並勸皇帝莫要因為之前請誅閹黨的事情嫉恨自己,而就此否決了自己的建議。

劉陶一心為國,但皇帝劉宏的心眼卻沒劉陶所想的那麼大。要知道劉宏原先也隻是個普通的漢室宗親,結果因為外戚竇氏的看重,竟奇跡般的登上至高無上的寶座,成為大漢帝國的天子皇帝!而正是因為劉宏這皇位來的太過奇妙,他才會在心裡有一種難以言明的不安。特彆是看到同為漢室宗親又表現出不俗才能的劉陶,他總是擔心這家夥會不會一步步積累著名望,並在某一天連結文武百官把自己的皇帝寶座就此搶了去。

本就存著對劉陶的提防之心,又在之前被劉陶與陳耽領著文武百官請誅張讓、趙忠等宦官閹黨,以劉宏斤斤計較的性子,哪裡會那名輕鬆就答應了劉陶的奏請:“諫議大夫雖言之有理,但車騎將軍皇甫嵩畢竟是擊敗了妖人張角的數十萬黃巾賊軍,此等常勝之師正可作為江山社稷之依靠。而將軍張溫雖亦有不俗才能,但終究久疏戰陣,值此關乎到國之安危的重要時刻,朕實在不能把這等重任托付給張溫將軍。故而,朕還是決定采納大將軍的建議。”

劉陶聞言心有不甘,還試圖再次上奏皇帝:“陛下,這……”

“傳朕旨意,令車騎將軍、槐裡侯皇甫嵩,立刻調集精銳大軍北上平叛!”皇帝劉宏根本沒給劉陶繼續勸說的機會,直接下旨傳令並在聖旨上蓋下那珠光寶色的傳國玉璽。正所謂君無戲言,雖然在下旨前大臣們可以對事情進行諸多建議,但隻要皇帝蓋下寶璽後,劉陶就知道自己已無法再讓皇帝改變主意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