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煉成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張邈的猶豫,三國之懿掌乾坤,久煉成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氏一族在鬨市中被滅門,郡守府在追捕凶手無果後,居然收到了一份關於李氏圖謀造反的檢舉文書。如果站出來檢舉的隻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或許大家還並不信服,但如果那人是陳留吳氏當代族長吳柯,這就讓那份檢舉文書變得份量十足起來。

這份文書對於正因無法捉拿到凶手,又對李府府上錢糧垂涎三尺的陳留郡守府來說,簡直是送上門的好借口。郡守府也不去搜查李氏是如何準備謀反的證據,直接以家產充公的美名,將李府府庫裡堆積如山的錢財糧米全部搬到自家庫房裡。真不知道李永如果泉下有知,會不會被氣得再從棺材裡蹦出來。

由於李氏一族經常欺壓百姓為富不仁,郡守府這看似草率的定案,卻並沒有太多人站出來為李氏喊冤。當然,一些同樣貪圖李府府庫裡錢財的門客們,還是聚集在郡守府門口試圖為李氏翻案。可這些門客對李氏一族也不是多忠心,在聽說郡守府要捉拿那些與李氏一族有關聯的罪人時,這些原本還想阻攔郡守府搬運李府府庫錢財的門客們,立刻樹倒猢猻散一夜之間就消散在陳留城內。曾經在陳留耀武揚威的李氏一族,至此才真正的煙消雲散了。

收攏了李氏一族的全部家財,陳留郡守府可算是發了大財了。郡守張邈看著那堆積如山的錢財糧米,因災民求援而緊鎖了數月的眉頭總算是平複了。在吳懿去郡守府與張邈商談何時起軍對付太平道時,在吳懿心中這位一直不苟言笑的便宜師兄,居然笑嗬嗬的邀請了吳懿參加他在郡守府舉辦的午宴,席間聽了衛氏也願出錢出糧後,更是喜不自勝。

“蝗災雖退,但隨著災民們手中的糧食漸漸吃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縣鄉向本官發來求援。如今有李氏這批錢糧,至少能保證陳留郡的百姓們可以暫解燃眉之急了。”

張邈算一個對領內百姓比較負責人的好郡守了,在陳留郡發生天災後,張邈甚至通過自己的關係,從冀州籌集了一批糧草用來救災,在得到李氏家財後第一時間也是想著拿去救災,而不是充實到自己的口袋裡。

而其他轄區內遭了災的郡守刺史們,對於領內百姓大多比較公式化的將府庫內一部分糧草拿來賑災,可一旦這些發放的糧草被吃完了,這些是郡守刺史們大多對嗷嗷待哺的災民們再不理會,哪怕出現易子而食之類的慘劇,他們也不會想辦法籌集一批糧草去救災。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職責已經儘到了,那些災民數不勝數餓死幾個又有什麼關係?

吳懿很佩服張邈這樣的良吏,但此時他還是沒忘最要緊的事情是確定一個對太平道動手的時期:“師兄為民勞苦,實乃我輩之楷模。隻是師兄不要忘了,太平道勢力已經越來越龐大,一旦太平道發展到會主動對我們挑起戰爭,到時候師兄苦心救濟的這些災民們,或許都會被裹挾到亂軍當中。到時遭災的百姓可就遠遠不止這點人了,或許連這陳留城也會遭到戰火的波及。”

“子遠莫要急躁,既然吳氏、衛氏都已準備好一同對付太平道,本官又怎會錯過這場良機?隻是如今即將到了年關佳節,這時候妄動刀兵隻怕軍無戰心,會影響到整個計劃。所以出於穩妥考慮,本官決定在這期間多積累些糧草錢餉,等到過了年關周圍州郡有人率先對太平道發難之時,本官再順勢而起對陳留太平道動手。”張邈說的輕鬆無比,似乎蕩平太平道不過易如反掌,並且話裡還有些責怪吳懿不夠穩重的意思。

一場宴會下來吳懿三次試圖說服張邈,但張邈注意已定,當下須以救濟災民為重,力求讓災民們能過一個好年,並且準備拿吳氏和衛氏捐出的糧草,發給災民們用來當春耕的種子。

吳懿冷著臉走出郡守府,他看出張邈對自己已經有些不耐,再勸下去張邈也不會聽從自己的意見。哪怕自己搬出恩師陳寔的名號,他也不會在意那段恩情的,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個看重報恩的人。

曆史上張邈與袁紹曹操都曾是朋友,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役中,他對盟主袁紹出言不遜,袁紹要殺他卻被曹操攔住。曹操說張邈是咱們的朋友,如果連朋友說幾句牢騷話都容不下,如何能成大事?

張邈感曹操救命之恩,於是就更加親近曹操,兩人關係好到什麼程度?曹操在為父報仇討伐徐州陶謙時,曾對家裡妻兒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你們就去投靠張邈。這等信任換來的什麼?張邈居然在曹操討伐陶謙最關鍵的時刻,引呂布入了兗州!原因隻不過是陳宮的幾句離間說辭,就讓張邈信以為真。最後曹操在濮陽大破呂布後,張邈本欲跟隨呂布一起逃往徐州,卻被自己的部下夜裡割了頭顱送給曹****。

這等救命之恩都能說背叛就背叛,更彆提陳寔那十幾年前的一段授業之恩了。

平心而論,張邈還算是個不錯的父母官,但這家夥的眼光卻實在淺薄的可憐。

太平道的主體教眾就是那些受了災害的百姓們,張角這個大賢良師在教義中就說了,正是因為蒼天已死才出現這麼多災禍,而黃天將為至上神,重新創下個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這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教義的隱藏意思,就是推翻漢朝這個已經死去的‘蒼天’重立張角政權做百姓的‘黃天’。

吳懿也很同情那些災民,但當下應該先鏟除掉太平道這顆毒瘤,再考慮救濟災民,否則太平道一旦起事,那些災民就會被太平道教眾裹挾成打砸搶的賊兵。

而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張邈還要將寶貴的糧草不分時機的送出去,這不就是嫌太平道謀反用的糧草不足,開戰之前先送點糧草聊表心意嘛?到時候太平道教眾吃著張邈送給他們的糧食來攻打陳留城時,卻不知道張邈又會不會捶胸頓足的後悔呢?

如果沒記錯的話,明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剛過完年沒多久,太平道的那個叛徒唐周就會到朝廷檢舉張角圖謀造反,就算是因此提前倉促舉兵,張角還是帶著全國弟子抵抗了朝廷兵馬足足九個多月。如果不是後來張角突然病死,以其在全國太平道教眾心中的巨大聲望,隨時都能再拉攏出一批狂熱教眾隨其征戰。

九個多月裡雖然太平道裡的那幾十萬教眾死傷慘重,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劫掠了多少原本豐衣足食的大小世家?讓多少原本和睦的家庭變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將自己所受的痛苦加倍施加到彆人身上,又是誰授予了他們這種蠻橫的權利?難道那些大小世家就不是一輩輩先人通過努力才發展起來的麼?彆人先輩通過努力積攢下的家業,憑什麼要遭受太平道教眾的劫掠?

曆史上原本陳留吳氏在太平道起義之前也算是有了一定實力和規模,但正是因為兗州作為太平道起義的重災區之一,吳氏在陳留的家產也受到了很大衝擊,就在他們準備依靠吳匡的幫助重新振作的時候,董卓這個家夥又趁勢而起占據了洛陽殺了吳匡。陳留吳氏這才陷入絕望,最後不得不背井離鄉,跟隨劉焉這老狐狸入了益州,妹妹吳莧更是被劉焉強行許配給力自己那個短命鬼兒子。

吳懿知道那些災民中大多數人也是遭了無妄之災才變的一無所有,但吳懿卻不想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父母妹妹,也要遭受一場無妄之災。就算是為了家人,自己也絕對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絕不!!

既然張邈不肯對付太平道,那吳懿就自己來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