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書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殺以謀,臣骨,薄情書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常愈此言一出,場中眾人便犯了難。
不過,大家也能理解常愈的心情,自家女兒才名滿京城,又生得如花似玉,如今莫名被人害了性命本就淒慘,若是還要被仵作褪衣驗屍,那就真的半點顏麵也留不下了。
景王李文塵走到常愈跟前,停下勸說道:“常大人,不如這樣,本王尋一位女子仵作來為常小姐驗屍。若是就這般不明不白地蒙冤而死,想來常小姐在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大人以為如何?”
吏部尚書常愈痛苦地閉上了眼,竟是在眾人麵前,落下了淚。
他身形微晃,沙啞著嗓子道:“如此,一切便由殿下做主,老夫隻有一個要求,相守的身子,萬不能有絲毫損壞,她已經挨了賊人一刀,不能再受傷了……”
“不必麻煩殿下了,我大理寺就有女仵作。”
“哦?”
李文塵看向孟東來,點頭道:“那邊拜托孟少卿了。”
一番交談之後,常相守小姐的屍體由專人送往了大理寺。
陳無是沒有阻止,也沒有資格阻止。
現場沒有任何打鬥掙紮的痕跡,剛才也已了解到,常小姐是在水中發現的,同時被發現的,還有常小姐的貼身丫鬟。
那位貼身丫鬟的情況沒有常小姐這般複雜,被打撈起來時,便能確定那丫鬟是因溺水而亡。
陳無是走向那位老船夫,問到:“昨日除了我與景王殿下,可還有其他人來未央湖泛舟?”
老船夫點了點頭:“有……”
景王李文塵也說到:“未央湖聲名遠揚,文人墨客皆喜歡來此湖遊玩,昨日除你我外,還有四條船飄蕩於湖麵。”
四條船……
這麼說,起碼還有四撥人了。
“常小姐是被人所害而死,凶手不一定會乘船遊於湖麵之上,他很可能藏身楓林中,待常小姐上岸之後,再下毒手。”孟東來說到。
“常小姐既然也是來遊湖,那她的船夫呢?找到他不就可以確定常小姐是在河中遇害,還是上岸之後遇害的嗎?”柳三通問到。
“對!”常愈轉身怒視林嶼森,說到:“林大人,還要本官教你怎麼做嗎?小女之死,你這京兆尹難辭其咎!天子腳下竟發生如此惡行,你是如何治理的!”
林嶼森麵色一白,膝蓋發軟,眼看著就要跪下,常愈身為吏部尚書,掌管著整個寧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這次常愈極其疼愛的女兒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還死在京城附近,他這個京兆尹,怕是真的要當到頭了。
“常大人,常大人,下官一定查明真相,還常小姐一個清白!請大人看在杜相的麵子上,饒過下官這回……”林嶼森苦苦哀求。
“清白……老夫要清白何用!能換回我女兒的命嗎?”常愈聲音發顫,老淚縱橫,“相守啊,你不該死啊,為何……究竟是誰殺了你?老夫定要叫他,碎屍萬段!”
常愈名聲極好,與他良好的自我修養息息相關,他雖貴為吏部尚書,但從不以權欺人,並曾多次告誡滿朝文武,要慎重用權,然而這一次,這個怒極,恨極了的老臣第一次打破了自己的原則。
他在心中暗暗發誓,找到真凶後,定要滅其滿門!給自己的女兒陪葬!
“常大人,常小姐可有仇家?”
陳無是忽然開口問到。
常愈扭頭怒視著陳無是,厲聲道:“仇家,相守怎可能有仇家!她蕙質蘭心,與人為善,前些時日哪怕是你這個登徒子上門打擾,她也多次勸說老夫饒你一次,相守……怎可能有仇家?”
一邊說著,常愈的情緒已經越發失控。
景王李文塵扶著常愈,問到:“陳公子,你可是發現了什麼?”
陳無是看了李文塵一眼,點了點頭。
這位殿下似乎對自己很感興趣,從剛才開始,就一直若有若無地注視著他。
常愈的憤怒與恨意幾乎肉眼可見,但他話中說到的一點,卻正是這起案件的要害所在。
誰?
殺了常小姐的賊人究竟是誰?
“我剛才大致檢查了一下常小姐的屍體,常小姐沒有被侵犯的跡象,身上的錢財首飾也沒有被搶走。不為財,不為色,對方是單純地衝著她人而來,這不是臨時起意的凶殺,而是蓄謀已久的仇殺。”
陳無是確定地說到。
仇殺?
這兩個字,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常相守之名,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說京城第一才子,也許尚有些爭議,此地的景王李文塵便是有力競爭者,而第一才女則無可辯駁——吏部尚書之女常相守。
常相守不僅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樂善好施,與人為善,就像常愈說的一樣,這樣的女人,怎會惹上仇家?
“常小姐的仇家?常小姐聲名初現到如今,我還從未聽說過她與其他人有過衝突。”柳三通低聲說道。
“結仇生怨之事,與常小姐本人關係並不大,打個比方,常小姐一直被稱為京城第一才女,那總是被她壓在下麵的第二才女,第三才女會不會心生怨恨?”陳無是看著大家疑慮的目光,解釋道。
他這麼一說後,眾人的思路陡然打開了許多,對!常小姐人再好,也做不到人人都喜歡,當她擋了彆人的路時,自然會有人恨上她。
常愈驚疑不定地看了陳無是一眼,他是見過陳無是的,但此時此刻的陳無是,卻讓他感覺到陌生。
而且,他皺著眉頭為此案苦苦思索的模樣,竟是讓常愈對他少了許多惡感。
一個人是在用心做事,還是在偷奸耍滑逃避責任,為官多年的常愈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也是他對京兆尹林嶼森大發雷霆的原因。
“可惜了,難以調查常小姐平日與哪些人來往……”陳無是低聲道。
孟東來拍了拍陳無是的肩膀,說到:“做的不錯,你真是令本官刮目相看。”
“陳……你若是想知道相守平日交際,可來我常府,府中有人知道。”
令眾人沒想到的是,不久前才在聖上麵前告了陳無是狀的吏部尚書常愈,竟然主動對他這個奸臣之子發起了邀請。
陳無是也頗為意外,這位尚書大人不是陳於修的死對頭嗎?為何會……相信自己?
但無論怎樣,對這件案子而言,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端。
陳無是拱手一禮,說道:“那便叨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