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書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連雲亂,臣骨,薄情書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中道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出乎了眾人的意料。
“贖金?”楊長榮麵露疑惑,問到:“難道是哪位貴人被賊人劫持了?”
何中道搖了搖頭,看向了楊長榮,語調低沉地說到:
“楊大人,我寧國二十年征戰不敗的曆史,已經被破了。”
楊長榮眉頭緊皺:“你這是何意?”
“唉……”何中道歎道:“若是有貴人被劫持,此事倒好辦了,根本沒有必要隱瞞,但……這次被劫持的,是我江南東部沿海之城——連雲!”
“什麼!”楊長榮難以置信地看著何中道,因為太過詫異,讓他的聲音都有些變形了。
連雲城。
陳無是很快就在腦海中找到了那座城池,連雲屬江南,東部沿海區域城池之一,不算大,但也絕對不小,其中常年駐兵,雖不多,但守城絕對夠了。
這樣的城,是如何被劫持的?
“不敢相信吧?”何中道下意識地捏住了桌角,低聲道:“老夫剛得到消息時,也是不信,直到京城傳來消息,老夫才不得不信。”
“我寧國……二十年來遭逢首敗,連雲一城通通落入敵手,並被敵軍以滿城百姓性命為挾,要了五百萬兩!”何中道抬起頭,看著楊長榮,陳無是二人,問到:“老夫問你,此事如何敢宣揚?如何去處理?”
“五百萬兩啊……”何中道眼眸失神地呢喃著:“除了國庫,誰家能一口氣拿出五百萬兩?即便是國庫,又怎能隨意拿出五百萬兩?還好,還好有這場雨,這場大水,給了江南一個由頭。”
何中道收回目光,輕輕閉上了眼睛,眼皮微顫:“這趣÷閣銀子一下來,就要立刻送往連雲,一刻也耽擱不得,二十萬江南百姓?嗬……”
何中道笑了笑,笑聲似諷似譏:“這趣÷閣銀子從一開始就沒他們的份,連雲一城雖不到二十萬人,但此事的意義,相信你們也明白,陛下不能敗,寧國不能敗……”
“楊大人,本官很羨慕你,羨慕你的愚蠢不知事,不過現在看來,愚蠢的是我,擔了風險,背了罵名,還被災民欺上了門。而你,得了好處,躲了責罰,丹陽的天再變,你依舊是丹陽的知府,好手段啊,楊大人……”
何中道對楊長榮的評價,與陳無是對他的不謀而合,楊長榮是一個很會裝傻的人,這樣的人不能指望他爬得多高,但他卻能坐得很穩。
但何中道言語之中的某些話,陳無是卻無法認同。
擔了風險,背了罵名,還被災民欺上了門?為什麼京城傳來消息,偏偏讓他處理此事,而不是楊長榮?
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京城方麵選中了何中道,很可能是因為連雲之難和何中道脫不了乾係。
或者說,與何中道所在的派係脫不了乾係。
京城來的消息不會是明永皇帝下令傳出的,不是左相,便是那位右相。
陳無是的記憶中,沒有對連雲知府的印象,不過這件事事後一查,輕易就能知道。
關鍵在於,何中道言語之中,儘是要隱瞞此事的無奈。
他看不出此舉的徒勞,難道他背後之人還看不出嗎?
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瞞住!
遲早明永皇帝會知道,百官會知道,商人會知道,整個寧國都會知道……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算連雲城的敵軍信守承諾,拿了五百萬兩銀子後,棄城從海上退走,連雲城的百姓依舊會將這次連雲陷落一事傳得人儘皆知。
保住寧國不敗之名?
根本就不可能。
“好好的一座城,為何突然落入了敵手,到底是誰……”楊長榮眉頭深鎖,低聲呢喃。
他這副模樣倒不似作假,寧國太強大了,強大到每個寧國人都已經養成了居高臨下的習慣。
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寧國根本就不可能和敗仗兩個字沾邊。
“這次也是因緣巧合,傅國生前腳剛帶走大量兵力去江東演武,後腳海上就來了賊人,那些人雖作盜匪打扮,但行事作風根本就是行伍中人,他們裡應外合,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防守薄弱的連雲,等傅國生得到消息,帶兵回救之時,那些賊人已經城門大關,並以滿城百姓性命為挾,令傅國生不敢強行攻城,隻能聽他們的話,去籌五百萬兩銀子來贖城。”何中道解釋道。
“不對……”
認真聽著的陳無是,下意識地發出了聲音。
“公子有何高見?”楊長榮詫異地轉過頭,微不可查地看了其中一名侍衛一眼,然後衝陳無是問到。
陳無是還陷在自己的世界中,聞言下意識地說到:“疑點太多,主要兵力剛走,立刻就被襲城。城裡有人裡應外合,幾乎沒動刀兵就拿下了連雲。表麵是要五百萬兩銀子,卻對城內財富視若無睹,若隻是為財,直接將連雲劫掠一空不是更快,更安全?他們為何偏要讓人去籌一個人根本拿不出來的五百萬兩銀子?”
“若是敵國,偽裝成盜匪也許是怕直接與寧國撕破臉皮,被寧國宣戰報複,可既然已經偽裝成了盜匪,為何還會對城內富豪百姓秋毫無犯?”
“不為錢財,不殺百姓,巨額贖金,神出鬼沒,有人接應……難道……那些不是敵國人,也不是海上盜匪,是本國人?”
“若是本國人,目的是什麼?壞寧國聲名……損陛下誌氣……破寧國軍隊無敵之念……”
“亂!”
“有人想讓寧國亂起來!”
陳無是眼前一亮,終於從自己的思緒中走了出來。
他抬起頭,看到的是一雙雙神色各異的眼睛。
糟了……
陳無是心中咯噔一下,他很清楚剛才自言自語時說出的這一番話,掀起了多少人心底的驚濤駭浪。
如果真的如他所言,那這次連雲動亂與江南水災,根本就是一次連環計!
借天災,發動人禍,將明永皇帝二十多年穩固的統治撕開一條裂縫!
這條縫隙不需太大,哪怕再細小,隻要在百姓心中存在就行。
現在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對方都快成功了。
好可怕的人,好深的算計……
陳無是閉上了嘴,心中卻沒有什麼恐慌情緒。
那個人將寧國弄亂,對他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楊長榮好半晌才從陳無是身上將目光收回,他咳嗽一聲,掩飾掉了眼眸中的驚疑驚歎之色,說到:“咳……何大人,趙誌傑是你們選出來,為五百萬災銀消失一事承擔罪責的人嗎?”
何中道也終於回過神,點了點頭:“沒錯,此乃為國獻身,趙大人自願赴死,實乃我輩楷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