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淚的魚wyj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亂的世界局勢,龍起南洋,流淚的魚wyj,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第三更到,求訂閱,求月票和推薦票!

“陛xià,我們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如果要抽調部隊的話,得從外高加索地區和巴爾乾地區抽調兵力。不過,如果我們抽調這兩個地方的兵力的話,無疑會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機會的!”俄軍總司令彼得.沃爾康斯基公爵有些擔心的說道。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是俄國的宿敵,他們的戰爭,已經打了近兩百年了。前麵爆發的八次俄土戰爭,絕大部分都是以俄國的勝利告終的。雖然,現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醉心於改革,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亞曆山大二世皺了皺眉頭,然後說道:“我們的新兵呢?不是有上百萬的新兵嗎?這都已經半年了,還沒有訓練完嗎?”在俄國組建遠征軍的時候,沙皇尼古拉一世就下令征召新兵了,一共上百萬。

“陛xià,新兵的訓練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缺乏戰鬥經驗,加上武器也還沒有配備齊全,如果把他們送上戰場的話,這無疑是讓他們去送死。”彼得.沃爾康斯基公爵說道。對於俄國新兵的戰鬥力,他顯然不怎麼相信的。連俄國的精銳軍隊都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更何況這些新兵了。

“不管怎麼樣,我們要在西西伯利亞平原抵擋住中國人,不準他們進一步的向西推進。”亞曆山大二世說道。雖然丟掉東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的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有些可惜,但是,那些土地本來就是高原和山地。沒有什麼利用的價值。但西西伯利亞平原就不一樣了。從上個世紀開始,俄國就已經開始大力的發展這些地區了。價值比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要中亞得多了。

“是,陛xià。那總司令部建yì從巴爾乾地區和外高加索地區各抽調五萬人,然後從西部抽調十萬人,再從新兵中派遣三十萬人的軍隊進駐西西伯利亞平原。以構築防線,阻擋中國軍隊的入侵。”彼得.沃爾康斯基公爵說道。

亞曆山大二世點了點頭,在軍務方麵。他並不怎麼懂,彼得.沃爾康斯基公爵才是專業人士。

“戈爾恰科夫公爵,外交部要想辦法和中國方麵接觸。準備和他們進行談判吧!如果中國人的要價不是太過分的話,可以考慮和他們締結合約。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亞曆山大二世說道。他恨透了這場戰爭了,這場戰爭,讓整個俄羅斯帝國都陷入到了一場危機當中。

“是。陛xià!”戈爾恰科夫公爵點了點頭。不過。現在是俄國向中華帝國求和,天知道中華帝國會提出什麼苛刻的條件啊!中華帝國的貪婪,可是全世界都有名的。甚至,比俄羅斯帝國都還要貪婪。

亞曆山大二世之所以急著結束對外戰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在他看來,俄國的農奴製的製約,比外部戰爭對俄羅斯帝國的傷害都還要大。結束了和中華帝國的戰爭之後,俄國就要開始全力進行農奴製的改革了。隻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俄國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俄國才能夠變得更加強大。在將來才能夠擊敗中華帝國,報仇雪恨。

接下來,亞曆山大二世又專門就俄羅斯帝國的農奴製改革的問題,和大家進行了商議。雖然,這場改革會觸動貴族的利益,會使得俄國有可能陷入到動蕩之中。但是,亞曆山大二世已經認識到了農奴製的危hài了,因此,這場改革已經勢在必行了。

很快,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終於下詔進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宣布廢除農奴製,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餘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改革還有其他一些方麵,如將獲得自由的農民組織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職人員由農民選舉產生,但必須服從地方行政機構的管理。

從亞曆山大二世的改革條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農奴獲得解放之後的關鍵是土地問題。連帶土地解放農奴,讓農奴無償獲得他們一直所經營的土地在一場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土地的產權本來為農奴主所有,農奴的經營權是同他們的農奴義務結合在一起的。亞曆山大二世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貴族和農奴都滿意,在巨變的同時維持國內局勢安定,讓農奴以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或許已是最佳的選擇。

農奴製改革首先在政zhì上較為開明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開始試行。在立陶宛境內,農奴主門宣布解放農奴,讓這些農奴成為獨立的自由農民,此後農奴主和原來農奴的關係轉變為地主和雇農的關係。此後改革措施又開始逐漸在彼得堡等省份開始推行。

亞曆山大二世推行的農奴製改革觸動了俄羅斯廣大地主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對。他們提出反對改革的論據是:這樣會造成俄羅斯政局動蕩,加劇戰爭後的經濟困難。

麵對重重阻力,亞曆山大二世仍將改革推行到底。俄羅斯帝國政府宣布了新的農民法令。亞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羅斯所有的農奴,從此農奴成為自由耕種的農民。儘管自由農一無所有,沒有自己的土地,在經濟關係上必須依附原來的地主老爺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zhì上的意義卻非同小可――農民們獲得了平等的政zhì權利,成為自由人,可以自由遷徙,也就意味著可以通guò新開墾的土地致富,從而在經濟上也獲得完全的獨立。

另外,在軍事上,亞曆山大二世也沒有忘jì進行改革。中國軍隊在戰爭當中表xiàn出來的強大實力,讓俄羅斯帝國的軍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他們看來,俄國軍隊之所以輸掉這場戰爭,完全是因為這個方麵的原因。俄國開始向英國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並且在英國的幫助下,建設起了能夠製造新式武器的兵工廠,重機槍、迫擊炮等武器,也逐步的裝備俄國軍隊,使得俄國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是幾年之後,俄國妄圖對中國發起複仇戰爭的主要原因。

沙皇尼古拉一世逝世之後,整個世界的局勢更加的混亂的。英國人為了支持俄國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上串下跳,不惜保證給俄羅斯帝國更大的支持。一句話說完,隻要俄國人肯把戰爭繼續打下去,英國就將出錢出武器來幫助俄國。隻不過,此時的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已經認識到了英國人的險惡用心了。他們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執意同中華帝國求和,以保存俄羅斯帝國的實力。

當然,亞曆山大二世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如果俄國想要把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必然會使得俄國損失慘重,甚至是崩潰。英國人這麼做,完全是想要同時解決中華帝國和俄國這兩個敵人,隻不過,他們沒有得逞而已。

就在沙皇尼古拉一世逝世不到半個月的時間,1847年7月13日,普魯士王國對奧地利帝國宣戰。普魯士王國動員了超過五十萬軍隊,通guò鐵路線快速的運送到南部,對奧地利帝國作戰。加上從中華帝國那裡得到的無線電技術,使得普魯士王國的軍隊指揮速度,遠遠超過奧地利帝國。

大部分德意誌邦國都支持奧地利,把普魯士當作侵略者。它們包括:薩克森、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漢諾威、黑森-卡塞爾、黑森-達姆施塔特及拿騷。故此,普魯士及其盟友是與德意誌邦聯對敵。

一些北方的邦國支持普魯士,包括奧爾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及布朗史維希。此外意大利與普魯士結盟,希望奪回被奧地利占領的威尼斯,統一意大利。

奧地利帝國的主要盟友俄國,因為遠征軍的慘敗,加上大量的軍隊被派遣到了西西伯利亞平原,準備抵禦中華帝國的進攻,因此無法給奧地利帝國提供幫助。而法國也在這一次戰爭當中保持中立,夏爾.波拿巴總統已經將法國的軍隊積極起來,準備同中華帝國和西班牙王國一起,向美國展開進攻,也沒有多餘的實力來乾涉這場戰爭。

至於英國,他們巴不得歐洲大陸打成一鍋粥,這樣的話,更有利於英國維係其霸主地位。

普魯士王國和盟友,在這場戰爭當中一共投入八十萬軍隊,五十萬普魯士王國軍隊加上三十萬意大利軍隊。而奧地利帝國和盟友,則投入了足足六十萬軍隊。整個歐洲中部,殺的血流成河。(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