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旅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修鼎,星塵劍仙,星辰旅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蕭凡雲也為自己沏上茶,然後小抿一口。

飲茶不似喝酒,不需要互相敬來敬去,各自飲用便可。

待二道都品了兩三口茶水清除嘴裡殘留的異味後,才開口說起正事。

“小友,貧道有個不情之請。”老道不顧尊卑,先開口相求道。

蕭凡雲含笑道:“前輩可是要學禦雷神術?”

“正是。”天罡道長輕歎道:“這禦雷神術失傳已久,使得本門少了一項鎮邪除妖的神通。貧道這十幾年一直在收集各種古籍,希望能恢複這項神術,沒想到此術竟在小友手中留有真傳。”

蕭凡雲爽快道:“沒問題,前輩想學晚輩現在就可以教您,您要是怕學不會可以拿手機拍下,回去慢慢看。”

天罡道長微微搖頭道:“法不輕傳,貧道不可壞了規矩,小友可有所求?”

蕭凡雲知道這是對方的底線,也是道門的規矩,不可憑白要了人家好處,否則欠下人情容易糾纏不清。

蕭凡雲想了想說道:“晚輩想要一柄古劍。”

“古劍?”天罡道長眉頭微皺問道:“可否說的詳細一點?”

蕭凡雲說道:“隻要是古劍就成,年代越久遠越好,即使破舊也沒關係。”

天罡道長輕笑道:“小友的愛好還真是彆具一格。”顯然老道誤會了,以為蕭凡雲酷愛金石之學。

蕭凡雲靦腆笑道:“晚輩入道較晚,還沒修煉到斷絕欲念的境界。”

天罡道長捋須微笑道:“小友入道三年就能修得此等修為,著實令貧道汗顏呐。”

顯然一晚上時間足以讓老道把蕭凡雲的底細調查的清清楚楚,估計又誤會了蕭凡雲肯定是得了什麼大機緣了。

但到了老道這等境界也不會心生什麼貪念,隻是好奇的旁敲側擊一下,若蕭凡雲不說,他也不會多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蕭凡雲早料到老道會有此一問,便將早已編好的台詞說了出來:“不瞞前輩,晚輩三年前入道接管青鬆觀,偶有一日於三清神像前打坐悟道竟得顯聖托夢傳法,驚醒後十法隻得二三,但亦受用無窮了。”

老道聽得差點揪掉自己胡子,微微顫抖著雙手問道:“此言當真?”

蕭凡雲微笑道:“清修之人不打誑語,前輩若不信可隨我回青鬆觀一趟。”

哪怕以天罡道長的心境修為聞聽此等玄幻之言也倍感不可思議,思量許久才應道:“貧道最近俗事纏身,待忙完了再上門參拜,還望小友到時不要將貧道拒之山門外。”

“豈敢,豈敢。”蕭凡雲哈哈一笑,舉杯小酌一口。

隨後,蕭凡雲當著老道的麵前又將禦雷神術的印法以及竅門都一一詳細的演示了一邊。

老道得法後竟喜極而泣,保證一月之內就為他尋來心儀的古劍親自送上門去。

二道都是方外之人,沒有那麼多的矯情,聊完事後便互道了珍重。

蕭凡雲也沒多問八仙觀滅門慘案背後的隱情,想必老道已經查到了線索,他就不必要瞎摻合了,免得惹事上身。

隨後蕭凡雲在網上叫了一輛大貨車到八仙觀山腳下,然後又給十幾位工人每人封了一個大紅包,請他們幫忙將八卦爐抬上了車。

然後蕭凡雲親自押車,陪著司機師傅一路千裡迢迢的開回了浙省。

是真的千裡迢迢,因為從八仙觀開到青鬆觀居然整好是一千公裡的路程,一裡不多,一裡不少。

當天,蕭凡雲去臨市機場取回神車,順道請來了十幾位師傅將破鼎一路抬上了山,又親自將他們送回市裡好吃好喝的招待一頓。

這也是沒轍的辦法,他雖然力提千鈞,但卻無法向村民們解釋一尊破鼎是如何自己長腳爬上山去,所以隻能花點小錢請人抬上山去。

而村裡人見蕭凡雲千裡迢迢的從外省運回來一尊破鼎,又費儘周折的請人抬上山都大為詫異和無語,但又不好多說什麼。

但八卦消息還是不脛而走,有關蕭凡雲的負麵消息再次傳遍十裡八鄉,驚退走了無數蠢蠢欲動的媒婆。

當天下午蕭凡雲回到村裡就被老支書叫了過去,旁敲側擊的提醒他有了錢可不能亂花。

蕭凡雲豈能不懂老支書的意思,便將從蕭宗仁那裡借來的六十萬元全部交給村委會,委托村委會幫忙請人將上山道路的修繕一下。

老支書卻隻要走了兩萬,說是修條破路這點就夠了,剩下的全都還給了蕭凡雲。

蕭凡雲想了想又掏出八萬給老支書,說是山道太筆直,遇上刮風下雨的日子容易摔人,所以要修的曲折一些,最好是九曲十八彎一眼望不到頭的那種……

老支書一臉無語,但架不住蕭凡雲軟磨硬泡隻好勉為其難的應下。

至於施工隊自然是用自家人的。

將這事全權委托給老支書後,蕭凡雲挑著從市裡順道買來各種修補器物就回到了山上。

當天晚上蕭凡雲先飽餐了一頓,然後盤膝坐在三清神像前靜修了一整晚,等心境徹底平靜後才著手修複八卦爐。

直到這時蕭凡雲才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邊這尊爐鼎的造型。

高約一丈二,三足圓肚,龍頭雙耳,寶塔頂。

鼎肚上有陰陽圖,還有一篇模糊的經文。

蕭凡雲經過仔細辨認發現是《道德經》,他二話不說直接抹了乾淨,準備刻上《德道真經》。

確認了寶鼎原先模樣,蕭凡雲便將其搬到後院,然後將凹癟的地方一錘子一錘子的敲回去,接著又熔煉從市裡買回來的青銅錠對破損處進行修補。

這是一項十分細致且十分考驗耐心的活計,蕭凡雲不停的修修補補,一連修了七天七夜才將寶鼎修複回原本模樣。

當然粗修的寶鼎仍然是坑坑窪窪,滿是補丁的淒慘模樣。

隨後蕭凡雲又取來鑿子刻刀,在常人無法窺見的寶鼎內壁上銘刻下七七四十九道靈紋,然後又在鼎肚上刻下顯聖的《德道真經》,接著將上次煉完八卦鏡後殘留的一點純金混以水銀描到真經上,最後以烈火進行烘烤揮發掉水銀,使純金牢固的凝結在經文表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