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陳勾勾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全靠同行襯托(一),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勾陳勾勾勾,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8章 全靠同行襯托(一)

“至於文和,吾還有一些事情交代。”

“……”

賈詡聽到董卓的聲音,靜待其將話說完,也不知這董相國又要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這時隻聽董卓緩聲道:“要想解決、控製瘟疫,起初之時最為關鍵。”“以董某看,那些最初有症狀的人要先行解決才是。”

“隻有將這些人處理好,才能有效的控製疫病。”

“要隔離!”

“要排查!”

賈詡聞言點了點頭,應道:“明公說的是,隻不過這樣的話人手需要的就更多了。詡望明公能夠調動軍隊參與其中。”

“另外再配以弓弩手從旁協助。”

“呀?弓弩手?”董卓詫異的瞟了一眼賈詡,調動軍隊參與這可以算正常,派弓弩手做什麼。

我草。

他不會理解錯我的意思了吧。

賈詡見董卓遲遲不言,輕聲道:“那些沾染疫病的百姓聚集起來也是麻煩事,若是一次性解決,還是……”

賈詡話未說完,董卓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不是賈詡理解錯了他的意思,是人家壓根就沒準備給這些人活路。

董卓也不是心軟之人,但沉思片刻後,他還是搖了搖頭,反駁道,“不妥,不妥。”

“人是越殺越少,想要恢複生機可又需要十數年時間。”

“以本相的意思來,這些人其實還是能挽救一下的,況且若是第一次能成功,那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萬事開頭難,等章程弄清楚,那瘟疫之事無憂矣!”

賈詡聽了董卓的話,不著痕跡的瞟了一眼董卓,其實他剛才的想法也隻是試探一下董卓而已。

像看看董卓心中到底是怎麼個想法,畢竟他賈詡也不是殺人魔王,能救人總比殺人要強。

“要注意防護,百姓之中也要當心有心懷鬼胎之輩散播謠言。”

說到這裡,董卓瞬間想到了口罩,口罩這個東西好啊,就算是最初級的口罩其實也非常有用的。

現在的醫者也的確有一些麵紗,麵巾之類的物件,但是哪有口罩來的直接有效?

這個可以著人去辦!

想到做到,董卓起身對賈詡吩咐道:“接觸感染瘟疫之人有可能同樣會感染上瘟疫,這中間就需要做好防護。”

“可以製作一批手套,口罩出來,這些東西做工簡單不是難事。”

“口罩?”賈詡眼中露出疑惑。

董卓點了點頭,“如今防疫之時大多數人隻知以雄黃抹鼻,以艾草、茱萸避瘟,卻不知可直接用這口罩來隔絕。”

雄黃抹鼻,用艾草、茱萸,甚至用吃生大蒜等等,這些方法的確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有了口罩,在輔之於這些方法,效果將會更加好。

董卓向賈詡比劃了“口罩”到底是何模樣,大概又怎樣製造,賈詡瞬間恍然大悟。

“相國神人也,隻是帶上這口罩恐十分氣悶。”賈詡口中讚歎,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董卓點了點頭,應道:“氣悶是正常的,但卻能有效的隔絕瘴氣,戾氣。”

“總比直接讓風邪入口鼻要強。”

緊接著董卓又與賈詡商討了一些防疫、控疫的方案,雖沒殺過豬,但總見過豬跑。

生水不能亂喝,特彆是有些被汙染的生水,有條件就多砍伐些樹木,燒熱水。

屍體要及時處理,最好是火燒掉。

用石灰粉消毒什麼亂七八糟的,董卓將自己能想到的東西一鼓腦的全部丟給了賈詡。

這些個防疫措施,在加上後續的專業人士的介入,想必效果會好上許多。

至於剩下的情況會變成什麼樣,那就不是董卓操心的事情了,事情已經安排下去,他隻看結果便好。

這一聊就聊了數個時辰之久,旁邊的李儒也時不時提出自己建議和觀點。

三人簡單的整理一套“瘟疫防控方案”出來。

……

就在董卓操心“瘟疫”時,此時的曹操喜不自禁。

“主公,如今我大軍已在泰山郡擊敗陶謙兵馬,如今正好可由泰山入徐州。”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徐州乃是囊中之物矣。”

“哈哈哈哈。”曹操放聲大笑,“吾也實在沒想到陶謙老兒如此不濟事,戰事竟進展的如此順利。”

陶謙也是身經百戰之人,而且手下又有數一數二的丹陽精兵,原本陶謙還套路了闕宣,找了個理由進入了兗州。

哪知道套路是套路,打仗還是要憑實力的。

要說陶謙實力也不差,怎麼就敗給了曹操。

這讓陶謙也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要說陶謙那肯定是不差的,但問題是陶謙手下的將校能力有問題啊。

曹操一方卻又不同,曹操的這些個親族,無論是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均是能力出眾之輩。

而反觀陶謙手下除了臧霸、孫觀極個彆領軍能力較強的人,其餘皆是尋常之輩。

戰爭初期還看不出什麼,但隨著時間過去,優勢就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正因此陶謙的軍隊才會節節敗退。

由此可見,當世宗族的力量是多麼強大,更何況曹操除了自己的宗族勢力外,還有荀彧、戲誌才這樣一群人投效於他。

再加上曹操自己也不是庸才,這樣在敵我雙方的對比下,陶謙就非常難受了。

此時的陶謙頗有些“虎落平陽被犬欺,龍遊淺灘被蝦戲”的可憐模樣,畢竟當年陶謙在揮斥方遒的時候,曹操還不知在哪混呢!

徐州

彭城州府

陶謙接到前線的戰報後就知要糟,此時的他眉頭緊鎖,這段時間原本花白的頭發竟大多數變得雪白。

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唉。”

一聲輕歎,陶謙望向下首一看上去富家翁模樣的人,緩聲道:“子仲,著人傳令下去,命前線人馬退回徐州吧。”

“是,使君。”

“另外徐州內部要開始備戰了,若不出吾之預料,曹操此人定然會侵入徐州,我等還要提前做好準備。”

“以防不測!”

被陶謙喚作子仲的人正是徐州豪商糜竺。

先前的王朗、趙昱二人已離開彭城前往會稽、廣陵二地赴任了,如今陶謙手下雖還有些可以詳談謀劃的人,但最信任的人便是糜竺了。

說到糜竺,不得不提起徐州另外兩個人物,那就是徐州陳氏家族的陳珪、陳登父子二人。

陳珪、陳登二人與糜竺不同,糜竺屬於商人出身,但這陳氏父子二人乃是世家。

二人也頗受陶謙看重,隻是如今陳珪年事已高,有些時候不便相召。

而陳登此人智謀過人、學識淵博,但是其被陶謙任命為典農校尉,正負責徐州內的屯田一事。

如今還在徐州各地考察,一時半會也回不來。

所以陶謙一時間竟找不到人商量對策。

曹操啊!

真是個麻煩!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