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童養媳的春天,梅青,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劉永輝笑道:“三嬸家的白騾子,被平哥拉去換了匹灰騾子回來。”

這事張氏有印像,周氏當時特意在人堆裡誇過兒子,“平哥兒最是能乾,出門一趟就把家裡的白騾子跟人家換了個灰騾子,使著比以前趁手多了。可惜有些人就是看不到他的優點。”

她口中看不到劉永平優點的人,含沙射影遙指四房。

張氏不想跟她一般見識,根本沒接腔。

“如今那灰騾淋了場雨,又變成白騾子了。為換騾子,三嬸貼了五兩銀子呢。”劉永輝強忍住笑意,“就是塗了點草木灰,又拉回來了。”

張氏反應過來,也笑了。

至於老三兩口子打架鬨矛盾的事,張氏早聽說了,原以為周氏會反省一回,沒想到還是一點長進沒有,假如沒有劉永輝的這番話,估計她接下來是準備訴委屈的。

張氏懶得管三房的閒事,向劉永輝道:“你這麼來回跑也夠辛苦的,你娘他們也該吃過飯了,就留在這兒跟寶哥兒我們一起用午飯吧。”

劉永輝應了。

哪想飯還沒端上來,就有個叫陳七的典吏來傳話,“縣尉大人,同知老爺說了,讓你趕緊使人通知各個鎮,禁止生人出入,若有人發燒,需儘快隔離,定遠縣那邊發生了虐疾,已經有不少人喪命了。”

此話一出,眾人呆若木雞。

過了一會兒,張氏才強笑道:“小哥應該還沒吃午飯吧,我這兒剛做好,你就跟我們一起吃過再去忙。”

陳七忙擺手:“不用了,吃過才來的。”

張氏道:“城裡連房子都倒光了,哪來的灶做飯?你在我們老爺手下做事,來了家裡就是自己人,又不給你單獨加菜,有什麼好害羞的。”

張氏聽劉成方提起過陳七。

他今年十五歲,父親原本是負責郵傳的典吏,地動時輕信黃知府沒出城送了命,家裡隻一個八十多歲的祖母,得知噩耗悲痛交加也跟著去世了。留著他補了父親的差,又聽劉成方說地動過後的河水不能飲用,每天不過是饑一餐飽一餐的應付著。

現在聽張氏不是單純的客套,而是真心實地的留他吃飯,也就應了。

午飯蒸的饅頭,菜是紅燒茄子、涼拌莧菜、苦瓜炒肉,老母雞煨的野菌湯。

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軟。陳七一坐下來,就打開了話匣子,“現在城裡的百姓都在說要給劉三元和喬探花他們立長生牌呢,若不是他們晚上到處敲鑼打鼓的喊著出城,不知道咱府城要死多少人。”

“讀一肚子書,不就該為百姓乾點好事?不然枉費我供他這麼多年了。”張氏說道。她雖然喜歡聽彆人誇讚兒子,但更關心虐疾的事,“不是說就咱府城受災最嚴重,怎麼彆的縣倒發生虐疾了呢?”

陳七道:“嬸子您不在現場,根本不知道地動的時候有多嚇人,有些人就是沒死也瘋了,餓得受不住的時候,彆說是死豬、死雞、死牛肉煮著吃了,就是那受傷走不動的人也被他們煮著吃了。”

張氏皺眉:“你這孩子,儘編些瞎話來嚇嬸子。”

“同知跟咱們說了,那些死屍不能亂吃,吃了就會有時疫。”陳七以為張氏不信,“是定遠那邊戶房的典吏親口在府衙裡說的。定遠縣通往府城的路被埋掉了,侯爺派去查探災情的人,根本就沒過去,陸知縣派人在半道截了他,拿假話騙人的。”

陳七說完就後悔了,“嬸子,知府跟同知都交待過了,這事兒不能亂說,您就當沒聽到罷。”他說完抹了抹嘴,一口氣將雞湯喝了,站起來要走。

張氏也沒留他,隻給他拿麻袋裝了兩個西瓜,“當做喝茶了。”

陳七心道,有吃有喝還有得拿,難怪分派事情的時候大家都想跟他搶。

推讓了一回,張氏卻非讓他拿著。他高興地背著瓜,跟劉永輝一起去了。

王菁卻向張氏道:“娘,要不我去看看父親,他一個人在城裡,總有些讓人擔心。”

聽說有虐疾的時候張氏已經心急如焚了,兒子和丈夫都在城裡,讓她怎麼能不擔心?

“你個小姑娘家,現在這麼亂,你再去了,娘就更擔心了。”張氏說道。

“娘忘了,我跟師傅學過醫術的,上次您傷寒不就是我給您開的方子?”王菁說道。

張氏道:“你不過是念了幾天醫書罷了,現在可是虐疾,聽說那種病治不好的。”萬一治死人了呢?

“娘,若真是虐疾,又離咱們這麼近,萬一沒控製住,咱們這兒隻怕也不安全,女兒既然學了醫術,坐之不理總是難以心安。”王菁認真的說道。

張氏道:“就算有虐疾,不是還有官府嗎?關我閨女什麼事!”

王菁苦笑道:“娘,我爹現在是同知,若真發生虐疾,傷亡過大,病情又得不到很好的控製的話,官府隻怕會追究父親責任的;離得這麼近,咱們這裡也不見得就是安全的。”

張氏心裡“咯噔”一下,卻沒有再攔王菁了。

“你爹啊,接了個爛攤子。”她說道。

這話還真讓張氏說中了。

大災之後必有瘟疫。

就拿這次地動來說,發生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那些死去的動物、人類身上本身就帶有大量細菌和傳染病,但無知的人類為了裹腹,又把它們吃進了肚子裡。既然死屍他們都吃了,隻怕飲用水源也沒加以控製。依此類推,消毒工作隻怕也沒做好,蒼蠅蚊子一大堆,不瘟疫才怪。

定遠縣又隸屬於濠州管,劉成方可不就是接了個爛攤子?

此事韓知府已經上報了朝廷,不僅如此,他還上了丁憂的折子。

這麼一來,雖然官位丟了,但闔家老小的命到底不用再憂心了。

韓知府上任不到半個月,馬上又換人朝廷的臉麵可就有些不好看了。

於丞相乘機道:“群龍不能無首,不如先把那位同知封了知府,暫管濠州,上次不是有個探花在地動的時候立了大功?就任他為定遠的知縣,另派太醫院的人去治療虐疾就是了。”

不是說皇上仁厚,地動沒釀成大災嗎?接之而來的虐疾又是怎麼回事?不是說皇上慧眼識英才嗎?為什麼任用的人剛一上任就發生了疫情?

這話既敲打了皇上,也敲打了靖海侯。這不是你們提拔的人嗎?出了事就得繼續擔著!

凡於丞相開口的事,大部分朝臣附議,少數人則保持了沉默。

皇上覺得此事不妥,到底孤掌難鳴。

劉成方此時升官,不亞於架在火上燒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