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多讀點書總是好的,重生之全能首富,明巧,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稱完茶,太陽已經很大了。

有些跟著大人來,帶著玩鬨性質采茶的小孩子,已經受不了,躲在茶樹下乘涼,或者也回到茶廠稱茶,然後就在茶廠屋簷下休息。

這些七八歲、十一二歲的孩子,隻會單手采茶,大多數連半斤都不到,記賬也是記到大人名下。

當然,大人也沒真指望他們掙多少錢。

戴著草帽回到剛才采茶的地方,魏明讓一邊繼續采茶一邊心裡想著事。

馬長征茶場到期沒有續約的事,讓他心裡隱約有些想法。

不過,時間還早,還有好幾年。而且他現在還沒任何成績,即使跟父母談,也是徒惹笑話。

父親魏達貴的性格很強勢,家長作風很強,隻有子女聽他的,沒有他聽子女的。

空口說白話,在父親那裡沒有任何作用。

到中午11點過,太陽實在太曬,二妹和三妹都喊熱得受不了,母女仨茶兜也差不多要裝滿了,都喊回家。

於是,一家四口全部回茶廠稱茶,娘仨都是四斤多。

這一次魏明讓要少一些,隻有3斤,但加上前麵稱的,總共8斤多,還是讓周圍的人發出一片驚歎聲。

不少人恭維胡夢嫻:“你家明讓讀書行,采茶也是高手,不知道你是怎麼教的。”

胡夢嫻笑道:“行什麼行,也就500多分,通知書都還沒拿到手,不知道能不能被錄取呢!至於采茶,都是他自己找來自己用。想要多點零花錢,隻能自己勤快點了!”

話雖這麼說,但臉上的笑意怎麼都藏不住。

住在縣城邊,彆人家都是水泥樓房了,隻有魏明讓家還是紅磚瓦房,每年都要花錢請人檢修一次,不然有些地方下雨就要漏水。

可以說,魏明讓家是村民組裡最窮的。

唯一能讓胡夢嫻驕傲、抬頭挺胸說話的,就是魏明讓三兄妹的成績和懂事。

其中,魏明讓是兒子,又是老大,最能給胡夢嫻長臉。

彆人誇魏明讓,胡夢嫻最是高興。

魏明讓也順著母親的話,謙虛的應著大家,說通知書還沒到,不知道有沒有考上。

大家自然都說肯定能考上,等通知書到了通知他們喝酒。

實際上,上輩子拿到通知書後,魏明讓家並沒有擺酒。

因為魏達貴沒回來,家裡缺個一家之主操辦這種酒席大事。

並且魏達貴常年在外,胡夢嫻一個女人持家,是有些過於精打細算了,在家裡酒席走得少。

即使不得不去的酒席,送的禮也不高。

因此,一家人商量後決定不擺升學酒,免得到時候沒幾個人來,收的禮金也不多,傳出去丟人。

雖然家窮,但魏明讓一家人並不想被人瞧不起,被人說閒話。

窮的原因,是父親一輩兄弟姊妹太多,總共七兄妹,幾乎每一家都是一窮二白的結婚、起家。

但當過私塾老師的爺爺魏孝利,是有點墨水的人。

比如魏達貴七兄妹,族譜是達字輩,有四個兒子,取的名就是安平富貴。

魏明讓的父親是老幺,所以名字就是魏達貴。

然後四弟兄的兒子,族譜字輩是明字輩,總共是五個孫子:老大家一個,老二家一個,老三家兩個,老幺家一個。

於是,魏孝利給五個孫子取的名就是溫良恭儉讓。

魏明讓是五個堂兄弟中最小的,所以這個“讓”字,就是他的名。

村裡有這種名字的家族,不多。大多數都是腦袋一拍,亂取的。

據說爺爺還有個學生,父母雙亡,被爺爺收養,取的名字叫魏達賢。

雖然後麵被他自己的族人要了回去進行撫養,甚至最後考上了大學,但名字一直沒改,據說現在在外省某個地方當縣委一號,官還不小。

但魏明讓沒見過。

據說是爺爺過世的時候魏達貴四兄弟給魏達賢發了電報報喪的,但魏達賢沒回來,至此兄弟變路人。

後來魏達賢回來想要祭拜養父,魏達貴幾兄弟連門都沒讓他進,就趕出去了。

魏達賢回來的那次魏明讓在外婆家玩,所以沒碰到,也就沒見過。

魏孝利傳下來的家教,就是要多讀書,要有骨氣。

當然,繼承得不是很完善。部分人繼承到了,部分人沒有繼承到。

魏明讓一家,是屬於繼承到了的。

所以,這一世,收到通知書後魏明讓也還是會像前世一樣,跟父母商量不會擺升學酒的。

回到家裡後,之前一般是一個妹妹燒火,另一個妹妹幫助媽媽弄飯。

但現在魏明讓主動提出他來燒火、幫老媽做飯,讓兩個妹妹去看書,或做暑假作業。

兩個妹妹不大樂意,有點寧願燒火做飯,也不願看書學習的苗頭。

但魏明讓堅持己見,將兩人趕出了廚房。

兩個妹妹讀書的事,也是魏明讓必須要改變的曆史。

正是因為太窮,然後早早的接觸到采茶、賣菜這些行當,兩個妹妹現在心思越來越不放在讀書上了,越來越想掙錢。

小學的時候,同讀一班的兩個妹妹曾經有一個學期分列年級第一二名,其他學期成績也不差。

到了初中後,采茶越來越熟練,掙的零花錢越來越多,心思就越來越不放在學習上。

於是,兩人功課越來越差,有時候下午放學回來都要去采一趟茶。

母親要種地、持家,對子女是放養政策,兩個妹妹的學習一直是魏明讓監督著的。

等魏明讓上大學去後,沒人管著,兩個妹妹便徹底放了羊,乾脆連個普通高中都沒考上,初中畢業就跟著父親去廣東打工了。

結果,無論是工作還是談戀愛,直到婚姻,讀書少的惡果,越到後麵表現得越明顯。

不是說文憑低的一定過得差、文憑高的一定過得好,也有文憑低當大老板、文憑高連工作都找不到的。

但從大數據的概率上來看,還是文憑高的人占優勢。

讀書越多,後半輩子越輕鬆。

雖然十多年後很多年輕人高喊畢業即失業,好不容易找個工作,工資還沒有工地的民工高。

但實際上,這隻是剛畢業、初出茅廬的艱難時期罷了。

想想人家民工初出茅廬的時候,隻能當雜工、學徒,那不是工資更低?

想想五年後、十年後,雙方的職業發展前景,生活質量?

再想想雙方的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節假日待遇,發放工資的準時程度,還能說讀書再多也沒用、比不上民工嗎?

有是肯定真有比不上的,但那是少數中的少數。

不是瞧不起民工,魏明讓父母都算民工中的一員。

但尊敬歸尊敬,魏明讓這輩子絕對不能讓兩個妹妹再像前世一樣繼續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

必須要扭轉兩個妹妹的思想,讓她們將重心放到讀書上。

PS:起點APP書籍詳情頁有個新書投資團活動,免費投資新書,在本書簽約後可以獲得起點幣返點,也可以為作者爭取推薦位,拜請大家投資一下,謝謝!不要錢,免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