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樓盤預售,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售房處是一座二層木製小樓,在數天之內趕工完成,無論是外表,還是內部裝潢,都顯得比較粗陋。

而此時,徐齊霖和馬大秘正在二樓喝茶閒談。

儘管欽佩徐齊霖預售房屋的奇思妙想,可馬大秘還有些疑慮。畢竟這是新事物,隻是一片地基還沒弄好的空曠所在,憑著幾張宣傳單,便有人來買?

所以,今日散朝後沒有什麼緊要事情,馬大秘便騎馬趕到城外,先來參觀一下。

今天,也正是預售前的展示。在一樓,來見識一下的,真有意購房的,打聽價錢和交工日期的,各色人等還真不少。

等到馬大秘看到了一樓擺設的樓房縮微模型,原來的疑慮便全部打消了。

大大小小的樓房都用木頭雕成,從東至西排開,南麵的按照南一、南二編號,北麵的則是北一、北二。

按照編號,另一麵牆上則貼著樓房的具體內容,什麼麵積、樓層、標價等等。

這樣一來,可就不是滿眼空曠,隻能憑空想象來揣測將來的房層是什麼樣了,可謂是一目了然。

而且,大路兩側的樓房共是一百多間,但預售的隻是其中的半數,還大小都有。剩下的樓房也說得清楚,待建成後隻租不賣,公開競拍,租房合同兩年一簽。

精明的人立刻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一個是一次投入、終身受益;另一個則是隨行就市,租金漲落不定。

也彆說終身受益,便是乾上十幾年的買賣,甚至是更短的時間,買房的錢也差不多就能和房租相抵。以後繼續經營,豈不是等於白省了一趣÷閣房費?

還有一點,令前來參觀的人們不得不佩服這經營者的算計。

按照買房的章程,後天開盤預售,如果一房隻有一人來買,自然是按標價成交;如果一房有多人爭購,那不好意思,競價吧,價高者得。

這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饑餓營銷,人為地降低商品數量,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

但是不是假象,恐怕也隻有在市場上,在購房的數量上進行檢驗了。

馬大秘在一樓由徐齊霖陪著看了一圈,原來的顧慮消除大半。這麼搞,連他都覺得要買個鋪戶不容易。不僅房源不多,還很有可能和人爭搶。

馬大秘可能說不清現代用語,但買到就是賺到,好象就是這種類似的心理。

這下子放了心,馬大秘又被徐齊霖邀請到樓上,奉上茶水,閒聊起來。

初唐時,飲茶風尚局限於東南、西南,北方飲茶者很少,多集中於寺廟僧侶。

但製茶技術已經比西漢時有了進步,發展出了餅茶,就是用蒸青法緊壓製作而成,很好的保留了茶的香氣和內含物質。

徐齊霖從寺院中購買了餅茶,卻不用當時的煎茶法,也就是煮茶,而是用的衝茶法,在宋朝又叫點茶。

馬大秘看著徐齊霖將餅茶碾為碎末狀,放進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並用茶筅攪動,茶末漸漸上浮,形成粥麵。

其實,這已經很象抹茶。反正徐齊霖懶得鑽研,這麼弄喝起來味道不錯,那他就是專家,是宗師,誰讓茶聖陸羽還沒生出來,誰讓起源於宋朝的點茶還沒出現呢!

馬大秘接過徐齊霖雙手捧過的茶湯,輕輕啜吸,細細品味,笑道:“齊霖此種調茶手段確是新奇,這味道嘛,也還可以。”

徐齊霖笑了笑,說道:“喝茶有助於身體健康,某是個懶人,不取煮茶之繁瑣,便用此衝泡之法,也彆有味道。”

馬大秘微笑頜首,說道:“齊霖總是能獨出心裁,卻又於實際中合用,難得。”

徐齊霖說道:“某還托了市中商人,請他們幫忙采購南方各地茶葉。等運到時,送與馬兄日常飲用。”

馬大秘拱手表示感謝,又有些不太確定地說道:“不瞞齊霖,某有消渴之症,是否適合飲茶,還要請醫征詢。”

消渴症?!

徐齊霖眨巴著眼睛想了想,好象就是後世所稱的糖尿病吧?

就是到了一千多年後,糖尿病依然是不能治愈的疾病,現下的醫療水平,最好的辦法也隻能是延緩和維持啦!

馬周見徐齊霖皺眉思索,不以為意地說道:“齊霖不必思慮,此病並無大礙。”

徐齊霖也沒有馬上召魂上身,來給馬大秘診脈開方。啥都會,那不成妖怪了?

“這個——”徐齊霖遲疑著說道:“某聽說,得此病者要少吃甜食,少吃米糧,少飲酒。至於飲茶,似乎無妨礙。”

馬大秘笑著點了點頭,不想與徐齊霖討論治病的事情,他不懂,也認為徐齊霖不會懂。

“陛下昨天賜齊霖《管子》數卷,齊霖可知其意?”馬周飲著茶,岔開了話題。

徐齊霖猜測著說道:“陛下可能是耳聞某預售房屋,以籌款建造之事,讚賞某善於經營,可向先賢管子學習,更加進步吧!”

馬周輕輕放下茶碗,說道:“齊霖如此想,倒也沒錯。但你可知,陛下或許還有期盼?”

“願聞其詳。”徐齊霖拱手請教。

這段時間光忙著搞房地產啦,朝堂上的事情,徐齊霖還真是知道得不詳細。

這樣不好,國內國際的大事不清楚,李二陛下的心理和意圖不分析判斷,最高指示不細心揣摩領會,那還能混好?

徐齊霖做了自我批評,檢討了自己不關心社會發展,不關注國家大事的錯誤,認真地聽馬大秘講述了最近發生的幾件大事情。

吐蕃遣使求親,這件事情涉及到國家的政策方針,不是徐齊霖能左右的。

試想,連皇帝和大臣都不認為這賜婚是屈辱的,你慷慨激昂的上綱上線,說什麼“不納貢,不賠款,不和親”,那不是故意歪曲賜婚與和親的區彆,自己找抽嗎?

當然,在賜婚吐蕃這件事情上,是可以運作的。起碼,不能向吐蕃派那麼多能工巧匠,給那麼有用的好書。

大概,可能,也許,中國保密壟斷上千年的絲綢手藝,就是因為賜婚吐蕃而外泄到了中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