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馬周傳旨(求推薦,求收藏),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齊霖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問道:“馬舍人,徐某從文散至武散,可是就為了這千牛備身的職官?”

馬周說道:“這職官嘛,本來是文武散官皆可。但馬某以為千牛備身需會弓馬,武散官更為合適。”

徐齊霖又問道:“可千牛備身乃是六品職官,徐某的官階還差好幾級呢?”

馬周笑了笑,說道:“所以,才在千牛備身前麵加‘權守’二字啊!”見徐齊霖好象還不太明白,馬大秘便給他解釋了一下。

依隋唐官例,凡階(散官)卑而官(職事)高者稱“守”;“權”呢,則是暫時的意思。

說白了,徐齊霖的這個千牛備身職事隻是臨時工,並不算是正式工。這樣做是儘量不使朝臣反對,也隨時能把這個職事給除去。

但這個臨時工作,並不是徐齊霖所希望要的。和一群小屁孩執刀捧笏,站得端正裝正經,怎麼感覺象賓館門前的迎賓小姐,或者是門童侍應之類的。

馬大秘見徐齊霖皺眉撓頭,開口提點道:“彆看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不過是禦刀仗升殿供奉,但朝廷大事,君臣奏對,可都聽在耳中。有心者,自能從中獲益匪淺。”

徐齊霖大概明白了,這是一種變相的“入朝聽政”,也是有意栽培自己的苦心之舉。

想清楚之後,徐齊霖躬身拱手,說道:“多謝陛下隆恩,多謝馬舍人美言。”

停頓了一下,徐齊霖又說道:“隻是徐某才疏學淺,恐令陛下失望。”

“今番擢升是讚賞,是期許;他日若有負所望,除職另用便是。”馬大秘似笑非笑,說得也不含蓄。你行就乾,不行就撤掉你,反正是臨時工。

徐齊霖不由得翻了下眼睛,說得可真直接,可還令我無言以對。好嘛,編製是臨時工,乾的還是正式工的活兒,我還沒地方說理。

馬周見徐齊霖那副樣子,心中好笑,說道:“你不問問馬某,陛下為何青睞於你?”

我長得帥,有本事唄,什麼打架、抄詩、畫畫、彈琴、小主持人、遊泳……說出來嚇死你哈。

“陛下慧眼識珠,很有眼力!”徐齊霖笑道:“要論引經據典,學識淵博,恐怕徐某這輩子也不行。但要涉到解決實務難題,不敢說儘善儘美,可也不乏創意和點子。”

馬大秘哈哈一笑,對徐齊霖的自誇倒不反感。他少年時也是這般自信,現在也是相當自負。

出身寒門,青雲直上。彆人都是羨慕嫉妒恨,馬周卻知道能到今天,自己付出了多少辛苦,嘗到了多少白眼。

如果不是運氣好,偶然的機會得到了李二陛下的青睞,哪怕是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沒有出頭之日。

對此,馬周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更為那些埋沒的寒門弟子惋惜嗟歎。

就因為是寒門,就因為朝中無人,再有才能也難與世家門閥的子弟競爭。正因如此,當看到徐齊霖科舉改革的諫議時,馬周便大喜過望,對徐齊霖刮目相看。

儘管科舉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涉及到的方方麵麵也非常複雜,但終歸是有了可能實現的規劃,將使寒門和世家門閥的子弟縮短差距。

而且,馬周通過觀察,發現徐齊霖並不是嘩眾取寵,隻是想從陛下那裡得到封賞。那聲對宮人隨口而出的“謝謝”,就表明了徐齊霖並沒有太深的尊卑或是門戶觀念。

所以,如果徐齊霖真的有才,馬周當然願意扶持相助。從年歲上講,為寒門子弟張目,便可以有馬周和徐齊霖兩代人的努力。

再從徐齊霖的背景來看,前途也是相當光明。姐姐徐惠才名遠播,在宮中頗為受寵,這是徐齊霖相當大的助力。

況且,徐家並不是門閥世族,幾乎是沒什麼勢力。李二陛下儘可放心使用,而不必擔心曆史上的外戚擅權。

即便徐齊霖日後所表現出的才能並不耀眼,也不能達到馬周的期望,對馬周來說,也沒什麼損失。

馬大秘笑過之後,以調侃般的語氣說道:“今日裡一來是傳旨,二來是認認門,以後呢,也好相互親近指教。”

徐齊霖拱手道:“齊霖雖年幼,但這輩份不低,稱呼一聲馬兄可矣?”

這倒是實話,馬周和李二年歲相仿,而徐齊霖跟李二陛下卻是同輩。

馬周點頭笑道:“這有何不可?我便稱宣節校尉之名,以表親近。”

徐齊霖笑道:“聽說傳旨有個規矩,不空手出門,可當真嗎?”

馬周愣了一下,故意頜首,說道:“齊霖難道不知?便是沒有財貨相送,至少也要叨擾一頓。”

嘿,還順杆爬?

徐齊霖卻也不生氣,可還真沒想到馬大秘是如此隨和不羈。既然馬周如此說,他也正好結交一番以為助力。

要知道,馬周在貞觀名臣中,可謂是李二陛下評價最高的,“鸞鳳淩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還曾對左右侍臣說:“朕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

“家中飯食粗劣,不敢招待馬兄。”徐齊霖起身說道:“齊霖有一據點,環境舒適,菜肴美味,請馬兄前去品嘗。”

“據點?”馬周對這個名詞不太熟悉,猜測道:“可是齊霖相熟的酒樓?”

“此酒樓名醉霄,有小弟的股份,算是半個主人。”徐齊霖也不隱瞞,實話實說顯得坦誠,也更有親近之感。

馬周笑了笑,起身說道:“恭敬不如從命,便去齊霖所開的酒樓嘗嘗那美味菜肴。”

請的實在,應得痛快。二人出門騎馬,下人相隨,很快便來到了醉霄樓。

馬周下得馬來,先是打量了一番這酒樓的門臉,立時便被門前的楹聯所吸引,上前看著念著,轉頭對徐齊霖笑道:“看這趣÷閣跡,似是齊霖所寫。這詩呢,也是齊霖所做嗎?”

對聯的曆史最早記載於五代,據說最早的對聯是後蜀之主孟昶在除夕時,題於臥室門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